冬至的雪下得轻软,落在菜畦的保温膜上,积起一层薄薄的白霜。乐乐正坐在屋里整理“救命菜”的种植反馈——小周发来的照片里,邻县的菜苗已经扎稳了根,叶片在雪光里透着深绿;小林寄来的视频里,孩子们围着阳台的花盆欢呼,刚摘的嫩叶正往沙拉碗里放。
手机忽然震动起来,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乐乐姑娘,还记得我不?我是快递站的老张!”老张的声音带着笑意,“前几天有个市里的餐饮老板找过来,说想从你这儿订‘救命菜’,说要做健康餐,还问能不能年后合作种一批专供的?”
乐乐握着手机走到窗边,雪还在飘,落在窗棂上化成小水珠。“老板想怎么合作?”她追问。老张说对方想先看看菜的品质,还想让乐乐给后厨讲讲“救命菜”的吃法,“他后天会来村里,到时候我带他去你那儿。”
挂了电话,王奶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走进来:“刚听你说有人要订菜?这‘救命菜’要是能进城里的餐馆,可是件大好事。”乐乐夹起一个饺子,咬开是韭菜鸡蛋馅,暖意在嘴里散开。“我想着,要是合作成了,还能让周边村的农户一起种,大家都能多份收入。”
第二天下午,老张果然带着个穿浅灰色西装的男人来了。男人叫老陈,是市里“田园小厨”的老板,一进菜园就蹲在保温膜边,扒开雪看菜苗:“这菜看着就新鲜,我店里的客人就爱这种原生态的蔬菜,之前试用过一次从农户那收的‘救命菜’,反馈特别好。”
乐乐给老陈递上一杯热茶,拿出“救命菜笔记”,里面记着不同季节的种植方法和菜谱:“这菜春天能凉拌,夏天能做汤,秋天能腌咸菜,冬天还能涮火锅,吃法多着呢。”老陈翻着笔记,眼睛越亮:“我想年后在你这儿订五百斤,要是销量好,就长期合作,你看行不?”
“没问题,”乐乐点头,“不过我有个条件,得优先收周边村农户种的菜,他们跟着我学了种植方法,菜的品质有保证。”老陈立刻答应:“只要菜好,多收点没问题,我还能帮你们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救命菜’。”
送走老陈,乐乐坐在书桌前,在“救命菜笔记”上写下新的计划:年后帮农户们规划种植面积,联系老陈的餐馆对接,还要编本简易的种植手册。刚写完,手机又响了,是小林发来的消息:“乐乐,孩子们说年后想组团去你家菜园,亲手种‘救命菜’,你欢迎不?”
乐乐笑着回复“当然欢迎”,抬头看见窗外的雪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洒在雪地上,亮得像铺了层银霜。她想起老陈的订单,想起孩子们的约定,还有农户们期待的眼神,忽然觉得,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那些藏在雪下的菜苗,那些即将到来的合作,还有孩子们的约定,都在等着春天,等着新的故事发芽。
睡前,乐乐把老陈订菜的事告诉了小周,小周在电话里激动得直拍手:“我这就跟农户们说去!大家肯定高兴坏了!”挂了电话,乐乐走到菜园边,轻轻摸了摸保温膜下的菜苗,心里想着:等开春了,这片菜园会更热闹,而“救命菜”的故事,也会顺着春风,传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