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裹着寒气漫过基地的田埂时,育苗棚里却蒸腾着暖意。乐乐半跪在育苗架旁,指尖轻触刚舒展的菜苗嫩叶,叶片上的水珠映着棚顶的补光灯,像撒了把碎星星。旁边的温控仪稳稳显示22c,这组数字是她和农技员熬了三个通宵,对比十几种方案才定下的冬季育苗最优解。
“乐乐姐!发芽率超95%了!”小林掀着棉门帘冲进棚,怀里的记录本还沾着雪沫,“教授说咱们的基质配方能当教学案例,开春要带学生来实地学!”话音刚落,棚外传来熟悉的引擎声,老陈的货车停在雪地里,车斗里除了空菜筐,还码着几摞厚棉手套和印着“救命菜”字样的育苗标签。“我家那口子说你们总沾凉水,熬了姜枣茶揣保温桶里了!”他搓着冻红的手,把温热的桶塞到乐乐手里。
引擎声又起,县里中学的校车缓缓停在棚外。萌萌举着画满菜苗的笔记本跑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二十多个举着小水壶的孩子:“我们是‘冬日助农小队’!老师说贴标签能练写字,还能帮菜苗认‘家’!”她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纸包,倒出几颗饱满的向日葵籽:“这是我种的,明年种在棚外好不好?黄灿灿的花能陪菜苗晒太阳!”
乐乐把种子攥在手心,看着孩子们趴在育苗盘旁,一笔一画在标签上写名字——有的孩子怕字写歪,还特意用尺子比着;有的写完了,又在标签边角画个小太阳。老陈帮着把基质袋搬到架边,看见有孩子踮脚够不到上层育苗盘,干脆蹲下来当“人肉台阶”,让孩子稳稳站在自己膝盖上贴标签。小林则蹲在一旁,打开育苗记录本,教几个好奇的孩子认“发芽率”“湿度值”,还把上次采收时拍的照片指给他们看:“你们看,这是李大叔去年收菜的样子,开春咱们就能种出和这一样好的菜啦!”
棚外的雪越下越密,落在棚膜上沙沙响,像在给棚里的热闹伴奏。乐乐给孩子们倒姜枣茶,看着热气裹着孩子们的笑脸,忽然想起宣传栏里的故事册——早上来棚里时,她看见册子又多了新内容:李大叔用铅笔描了圈新添的育苗日期,还有城里家长寄来的明信片,上面画着孩子在阳台种的“迷你救命菜”。
夕阳西下时,育苗盘上的标签已经贴得整整齐齐,每个标签都带着孩子的温度。乐乐送孩子们到校车旁,萌萌突然跑回来,把一张画塞给她——画上是育苗棚、菜苗,还有一朵大大的向日葵。“等春天开花了,我再来帮你浇水!”萌萌挥着手喊。
乐乐站在雪地里,手里攥着画和向日葵籽,看着校车和老陈的货车渐渐远去。育苗棚的暖光从身后透来,落在雪地上映出一片暖黄。她低头把向日葵籽埋进棚边的土里,心里忽然明白:这些种子和菜苗一样,都是希望的模样,等开春时,定会顺着暖意,长出满棚满田的热闹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