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雾还没散,乐乐就揣着草莓检测盒往柳树村赶。车刚停在柳大娘家院门口,就看见小远举着个小篮子跑出来,里面装着几颗刚摘的小番茄——是基地之前送的菜苗结的果,红得透亮。“姐姐,你看!这番茄熟了,可甜了,给你留的!”小远把番茄塞到乐乐手里,又拉着她往草莓苗那边跑,“花苞又大了,有的都快开了!”
乐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从几株长势最好的草莓苗上取下叶片,放进检测盒里——要测农残、重金属,还有营养成分,这些都是合作社要求的,也是让顾客放心的关键。柳大娘凑过来,手里攥着块擦汗的布,语气里带着点紧张:“姑娘,这检测能过不?俺们可是一点农药都没打,就怕有啥问题。”乐乐拍拍她的手:“大娘放心,咱们的草莓用的是有机肥,土壤也是之前测过的好土,肯定能过!等结果出来,合作社就跟咱们签合同了。”
刚收好检测盒,乐乐的手机就响了,是超市采购经理打来的,语气急乎乎的:“乐乐!你快来超市一趟,有位顾客说吃了咱们的蔬菜不舒服,现在在服务台等着呢!”乐乐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检测盒差点掉在地上——基地的菜从来没出过问题,怎么会突然有人不舒服?她赶紧跟柳大娘说声抱歉,拿着检测盒就往超市赶,路上还不忘给老陈打了个电话,让他把最近一周的蔬菜种植记录和农残检测报告都带上。
到超市的时候,服务台已经围了几个人,中间站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脸色确实不太好,旁边还放着个空了的蔬菜礼盒。“您就是种这些菜的?我昨天吃了你们的生菜沙拉,晚上就又拉又吐,现在还浑身没劲!”大爷看见乐乐,语气带着责备,周围的顾客也都议论起来,有人还拿出手机拍照。
乐乐赶紧上前,先扶着大爷坐下,又递过一瓶温水:“大爷,您别着急,先喝口水缓缓。我们的蔬菜每天都做农残检测,也有种植记录,肯定不会有问题。您昨天除了吃生菜沙拉,还吃了别的东西吗?有没有可能是别的原因?”旁边的采购经理也帮腔:“是啊大爷,乐乐的菜我们超市也抽检过,都合格,您再想想,是不是吃了别的不干净的东西?”
大爷皱着眉想了想,忽然拍了下大腿:“哦!对了,我昨天下午还吃了点剩的海鲜,放冰箱里好几天了,当时觉得扔了可惜,就吃了……”周围的顾客瞬间安静下来,接着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乐乐松了口气,赶紧说:“大爷,海鲜放久了容易变质,您这情况大概率是吃了不新鲜的海鲜,跟蔬菜没关系。要是不放心,您可以去医院检查,医药费我们出——但我们的菜绝对没问题,您看这是我们的检测报告。”
老陈这时也赶到了,把一沓检测报告递过去,上面还有每天的种植记录,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都记得清清楚楚。大爷看着报告,又看看乐乐诚恳的样子,脸有点红:“真是对不住,我错怪你们了,还让你们跑一趟。你们的菜确实好吃,我昨天吃了不少,就是没想到海鲜坏了。”乐乐笑着说:“没事大爷,您身体没事就好。下次想吃蔬菜,还来我们这儿买,保证新鲜!”
围观的顾客也都放心了,有个刚才拍照的阿姨还说:“我就说乐乐的菜没问题,我都买了好几次了,吃着特别放心。”采购经理趁机拿起旁边的礼盒,对着围观的人说:“大家放心买!乐乐的基地是咱们市的放心农产品基地,每天现摘现送,绝对安全健康!”经这么一闹,反而有不少顾客围过来买礼盒,刚才的小风波,倒成了“活广告”。
处理完超市的事,乐乐赶紧把草莓叶片送到检测中心,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基地——老陈说有位顾客订了十份礼盒,要今天送到医院,给住院的亲戚补身体。“这位顾客姓孙,刚才打电话说,他亲戚做了手术,医生让多吃新鲜蔬菜,特意打听了咱们的基地,说就信咱们的菜。”老陈把订单递给乐乐,上面还备注着“要最嫩的生菜和小番茄,不要黄瓜,病人肠胃不好”。
乐乐赶紧和帮工们一起装礼盒,特意挑了最嫩的生菜芯,小番茄也选了熟透但不软的,还在每个礼盒里多放了张“术后蔬菜食谱”,写着哪些菜适合煮软了吃,哪些菜可以做蔬菜泥。“孙先生这么信任咱们,咱们得让病人吃得放心、吃得舒服。”乐乐一边装礼盒,一边说,心里忽然想起书名里的“我种的菜能救命”——虽然不能真的“救命”,但能给生病的人带去健康和安慰,也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下午三点,乐乐亲自把礼盒送到医院。孙先生早在门口等了,接过礼盒就道谢:“真是太感谢了,我亲戚就爱吃新鲜蔬菜,医院的菜不太合胃口,昨天听病友说你们的菜好,就赶紧订了。”乐乐跟着他去病房,病床上的阿姨看见礼盒里的蔬菜,眼睛一亮:“这生菜看着就嫩,小番茄也红,我今天就能做蔬菜泥吃!”孙先生笑着说:“医生说了,多吃新鲜蔬菜恢复得快,以后我每周都给您订。”
从医院出来,乐乐的手机收到了检测中心发来的消息——草莓叶片检测全部合格,农残为零,营养成分也比普通草莓高。她赶紧把消息转发给柳村长和合作社的人,柳村长很快回复:“太好了!俺们这就去给草莓苗浇水,等着签合同!”合作社的人也发来消息,说明天就来村里签合同,还会带设计师来,帮着设计草莓礼盒的包装。
乐乐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开车回基地的路上,看着窗外的田野,忽然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回到基地时,帮工们正在菜田里采摘第二天要送的菜,夕阳照在他们身上,像镀了层金光。老陈走过来,递过一封信:“乐乐,这是上午有个老太太送来的,说是给你的,还说吃了咱们的菜,她的老毛病都好多了。”
乐乐接过信,信封是用牛皮纸做的,上面写着“给种出好蔬菜的乐乐姑娘”。拆开一看,里面是张泛黄的信纸,字迹有点歪歪扭扭,却写得很认真:“姑娘你好,我今年七十多了,有糖尿病,医生让多吃新鲜蔬菜,可市面上的菜总觉得不放心。吃了你种的菜,我血糖控制得好了,睡眠也香了,谢谢你种出这么好的菜,这比药还管用……”
乐乐看着信,眼睛慢慢湿润了——原来自己种的菜,真的能给别人带去健康,能让老人的身体变好,这就是“我种的菜能救命”最真实的意义啊。她把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又走进菜田,看着绿油油的蔬菜,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基地办好,种出更多健康、新鲜的蔬菜,帮更多人找回健康,让“都市归田园”的日子,不仅有自己的幸福,也有别人的安心。
晚上整理订单时,乐乐在记事本上写下:“明天和合作社签草莓合同,给医院的孙先生送后续订单,还要给寄信的老太太回封信,送她一份新上市的菠菜……”每一笔都写得格外认真,因为她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都藏着别人的期待,也藏着自己回归田园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