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回到凤仪宫后,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她坐在案前,提笔写下《女诫新解》全文,字迹工整,条理分明。写完之后,她将文稿装入素色布囊,交予身边女官。
“送去王令仪那里。”她说,“附一张笺,就说我想与她谈谈女子读书的事。”
女官领命而去。
当晚,王令仪亲自登门。
她穿着淡青色宫裙,发间只簪一支银钗,神情平静,却带着几分审视。“妹妹送来的文章我看了。”她开口,“你说‘女诫非束身之绳,乃立心之基’,这话倒是新鲜。”
沈知微起身相迎,请她在侧座落座。“古训本无错,错在后人只取其形,不求其义。”她说,“若女子一生只能顺从,不能明理,那教化二字,又从何谈起?”
王令仪端起茶盏,未饮。“你设科举已惹争议,如今还要办学堂?”她语气略沉,“朝中士族不会轻易罢休。”
“我知道。”沈知微点头,“可正因为难,才更要做。”
王令仪抬眼看向她。“你不怕背上干政的名头?”
“我怕。”沈知微说,“但我更怕十年后,还有女子因不识字而被夫家退婚,因不懂律法而任人欺压。她们不是不想学,是没有机会学。”
王令仪沉默片刻。“那你打算怎么办?”
沈知微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兴学论》三字。她一边写,一边讲:“一地有女塾,则一家知书;十地有女塾,则一县明礼。我不求一步到位,只求先在京师立一所学堂,由官府备案,民间自办,朝廷不拨款,也不强推。”
她写下最后一句:“女子明理,则家国自安。”
王令仪站起身,走近细看全文。她的目光从开头一路扫到底,眉头渐渐松开。
就在此时,沈知微悄然启动心镜系统。
【目标内心读取成功:她竟真懂经义……不是靠权势压人】
【目标内心读取成功:若我女儿将来也能如此执笔论道……】
【目标内心读取成功:这路,该有人走】
三次读心结束,系统进入冷却。
沈知微收笔,转身面对王令仪。“姐姐觉得如何?”
王令仪看着她,声音轻了些。“你写这些,不只是为了自己出头。”
“从来都不是。”沈知微摇头,“我只想让后来的人,少走些弯路。”
王令仪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已变。“我原以为你是借新政树威。”她说,“是我错了。你不是争权,是在开路。”
沈知微没说话,只是静静站着。
王令仪深吸一口气。“我的陪嫁庄子在城南,空着也是空着。我愿捐出一半田产,作为学堂初资。”
沈知微点头。“我也会从凤仪宫年俸中拨出三成。”
“那就定了。”王令仪语气坚定下来,“我们一同上奏,请陛下允准设立京师女子学堂。”
两日后,早朝过后,沈知微与王令仪联袂步入御前。
裴砚正在批阅奏章,抬头见二人同至,略感意外。“有何事?”
沈知微笑道:“臣妾与王妃共拟了一份奏疏,请陛下过目。”
女官呈上《请设女子学堂疏》。裴砚接过,逐页翻阅。
殿内安静。
他看完,放下奏本,未语。
礼部侍郎刘崇当即出列。“陛下!”他拱手,“女子以贞静为德,习文识字易生妄念。此风一开,恐乱纲常!”
沈知微冷笑一声。“刘大人。”她说,“敢问当今能通《诗经》的女子有几个?能背《论语》的又有几个?若连书都未读过,谈何妄念?”
刘崇一时语塞。
沈知微转向裴砚。“陛下,昨夜有位老妇带女儿步行百里到京城,跪在贡院外哭求入学。她说,女儿夜里偷油灯读书,被婆家发现,打得手臂骨折。”
她顿了顿。“这样的女子,不该读书吗?”
裴砚目光微动。
王令仪上前一步。“妾身愿捐私产,首办京师女子学堂,请陛下许之。”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沈知微随即道:“臣妾亦拨凤仪宫年俸三成,充作学资。”
裴砚缓缓起身,走到殿中央。“你们可想清楚了?”他问,“一旦开了这个头,就收不回来了。”
“想清楚了。”两人齐声答。
裴砚盯着她们看了许久,终于开口:“准。”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
书肆连夜翻印《千字文》《女四书》,百姓争相购买。有寒门母亲抱着幼女站在街头打听:“学堂什么时候招生?我家孩子能去吗?”
也有村妇结伴而来,在宫门外跪下,高喊“谢皇后开恩”。
与此同时,士族内部暗流涌动。
有老儒写信给子弟:“妇人掌学,必生祸乱。”也有人密会乡绅,商议抵制。
但民间反应太过强烈。一名考生的母亲在集市当众朗读女儿写的策论,题目是“女子亦可治国”。周围百姓听着听着,有人抹起了眼泪。
三天后,各地寒门士子联名上书,请求推广女塾至州县。信中写道:“愿以私塾改办女塾,共襄盛举。”
士族见势,不再公开反对,只在私下抱怨。
一个月后,京师女子学堂正式挂牌。
王令仪亲手书写匾额草样,字体端正有力。她拿着纸站在窗前,阳光照在纸上,“京师女子学堂”六个字清晰可见。
沈知微走进来,看了一眼,说:“就用这个。”
王令仪点头。
外面传来喧闹声。一群年轻女子围在校门前,踮脚张望。有人手里攥着笔,有人抱着旧书,脸上全是期待。
一名少女挤到最前面,大声问:“我们真的能进去读书吗?”
守门的女吏笑着点头。“能。只要你想学,就能进来。”
那少女突然蹲下身子,抱着头哭了起来。
她肩膀一抖一抖的,嘴里断断续续地说:“娘……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读书了……”
人群安静了一瞬,接着响起一片抽泣声。
沈知微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
风吹起她的袖角,她没有动。
王令仪走到她身边,低声说:“下一步呢?”
沈知微望着校门方向。“等第一批学生毕业,我们要让她们当中有人能进户部,有人能做法曹,有人能当先生。”
王令仪怔了一下。“你要让女子做官?”
沈知微没有回答。
远处,学堂大门缓缓打开,第一批学生低头走进去。
她们的脚步很轻,但每一步都踩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