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溪林的枫树苗又长高了些,叶尖的红比上周深了点。陈建国早上来社区时,远远就看见门口围着一群老人,手里拿着竹篮、针线笸箩,还有人扛着小凳子,是来参加 “双时空互助活动” 的 —— 这是他照着枫溪的 “互助模式” 搞的,让身体好的老人帮行动不便的,一起做手工、唠家常。
“建国来啦!” 李爷爷第一个迎上来,手里的竹篮里放着刚编好的小竹筐,“俺昨天编了五个,给行动不便的王奶奶送了一个,让她装针线,比塑料筐结实。” 陈建国接过竹筐,摸着光滑的竹边:“李爷爷,您这手艺好,等会儿教大家编吧,枫溪的赵二柱也会编竹篮,下次让他跟您‘云切磋’。”
活动室里,张奶奶正帮王奶奶穿针。王奶奶的手抖得厉害,线总穿不进针孔,张奶奶眯着眼睛,把线捻细了递过去:“你看,这样慢慢穿,跟俺绣枫叶鞋垫一样,急不得。” 王奶奶笑着点头:“还是你有耐心,俺家孙媳妇忙,都没时间陪俺唠唠,现在跟你们在一起,比家里热闹。”
陈建国把怀表放在桌上,红光慢慢亮起来。赵二柱在画面里正帮李大婶劈柴,看见他们就停下手里的斧头:“建国兄弟,俺们今天也搞互助,年轻的帮老人挑水,老人教年轻的绣枫叶,跟你们一样热闹!” 李大婶举着针线走过来,身边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这是俺邻居家的丫头,俺教她绣枫叶,下次让她跟乐乐哥哥一起玩!”
乐乐从书包里掏出画板,趴在桌上画 “双时空互助图”:左边画着暖溪林的老人们编竹篮、绣鞋垫,右边画着枫溪的老人们晒秋、劈柴,中间用枫叶连起来。他举着画给怀表里的小丫看:“小丫姐姐!你看我画的,咱们两边都在帮忙!” 小丫凑过来,手里拿着片枫叶:“乐乐哥哥,我也画了,画的是你教我打游戏,我教你捡枫叶!”
小周拿着手机进来,笑着说:“陈哥,我把咱们的互助活动拍了视频,发在社区群里,好多年轻人都问能不能参加,说想跟老人们学编竹篮、绣枫叶。” 陈建国点头:“当然能,下次搞个‘老幼互助日’,让年轻人帮老人修手机,老人教年轻人做手工,跟枫溪一样,大家互相帮衬。”
中午,林慧送来熬好的红糖小米粥,是照着赵二柱的法子做的,放了三块红糖,还加了红枣。她给老人们每人盛了一碗,王奶奶喝了一口就眼睛发亮:“这粥甜得正好!跟俺年轻时喝的一样,那时候俺娘总熬给俺喝,现在再也没喝过了……” 怀表画面里的赵二柱笑着说:“王奶奶,您要是喜欢,俺下次教您熬,只要放够红糖,熬到粥起粘,保准香!”
下午,李爷爷教大家编竹篮。他拿着竹条,慢慢绕着圈,嘴里念叨着:“先编底,再编边,跟盖房子一样,得扎实。” 有个年轻姑娘学不会,急得直跺脚,李爷爷笑着说:“别急,俺当年学编竹篮,编坏了十个才学会,你这才编坏一个,比俺强多了。” 姑娘听了,又拿起竹条慢慢编,陈建国看着,想起在枫溪时,赵二柱教他修井,也是这样有耐心,一点一点教,从不着急。
夕阳西下时,老人们都拿着自己的成果:张奶奶绣了半片枫叶,王奶奶编了个小竹筐,年轻姑娘编了个竹篮。大家围着怀表,跟枫溪的朋友们展示,张村长笑着说:“你们编的竹篮比俺们的还好看!下次俺们搞个‘双时空手工展’,让两边的成果都亮亮相!” 乐乐举着自己的画:“我也要参展!我的画里有两边的朋友!”
陈建国收拾怀表时,发现表盖上映着枫溪的晚霞,红得跟暖溪林的夕阳一样。他摸着表盖,想起爷爷笔记里的话:“暖不是一个人热,是大家一起暖。” 现在他终于懂了,枫溪的暖,不是只在枫溪,只要把这份互助的心意带回来,现实里的日子,也能像枫溪一样,暖烘烘的,满是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