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一章:薪火初燃 法则自衍
净化之光如期而至,却并未如“观测之眼”所预期的那般,将那片新生的、微小的法则领域彻底湮灭。
在光芒触及领域的刹那,那片由张润意志强行定义、融合了秩序稳定与混沌演化的独特区域,展现出了它第一个不可思议的特性——选择性同化。
它没有硬撼那足以重启现实的毁灭性能量,而是如同一个拥有智慧的滤网,领域边界那层由混沌与无数文明烙印交织的光膜剧烈波动,竟开始主动“分解”和“吸纳”净化之光中蕴含的、纯粹的“秩序”与“归寂”法则!
这个过程凶险万分,如同在吞噬毒药。新生的领域剧烈震颤,内部刚刚初步稳定的法则结构发出濒临崩溃的呻吟,领域范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黯淡。但与此同时,那被强行吸纳的、来自“观测之眼”的至高秩序力量,也在被领域的核心规则——那份由张润定义的、包容“变”与“定”的独特烙印——飞速地解析、拆解,然后……化为最基础的“砖石”,反过来加固、拓展着这片领域!
这不是对抗,而是一种更加疯狂的……掠食!以敌人的攻击为养料,壮大自身!
“观测之眼”的意志似乎凝滞了一瞬。这种反应模式,完全超出了它的逻辑模型。在它的认知里,要么抵抗,要么湮灭,要么被同化,绝不存在这种“反向消化”的可能性!
就在这凝滞的刹那,混沌源种爆发出最后的力量,并非攻击,而是化作一道无比坚韧的“屏障”,并非保护自身,而是包裹着那片正在艰难“消化”净化之光的新生领域,猛地将其推出了归墟墓园所在的核心区域,掷向了更加深邃、更加混乱、连“观测之眼”的绝对秩序也难以完全覆盖的……归墟深层乱流之中!
做完这一切,源种的光芒彻底黯淡下去,其表面的文明烙印也仿佛耗尽了最后的力量,变得如同普通岩石般灰暗,静静悬浮在墓园中心,仿佛真的化为了一块永恒的墓碑。
而那片新生的领域,则如同被投入激流的种子,在归墟的乱流中载沉载浮,瞬息万里。
领域内部,混沌方舟如同风暴中的孤舟,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众人心有余悸地看着舷窗外那层变得稀薄、却依旧顽强存在的领域光膜,以及光膜之外那光怪陆离、法则崩坏的归墟深层景象。
“我们……活下来了?”林珩有些不敢置信,独臂紧紧抓着控制台边缘。
“是张润小友……他成功了!”玄玉太上长老感应着领域内那独特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则气息,老泪纵横。这气息虽然微弱,却真实不虚,它不属于“观测之眼”,也不属于纯粹的混沌,它属于他们自己!
清虚子立刻盘膝坐下,仔细感悟这片新天地的法则。“好奇特……灵气……不,这里没有传统的灵气。能量的形态更加原始,更加……包容。我感觉以往修炼的功法需要大幅调整,但似乎……前路更加宽广了!”
金鹏尊者深吸一口气,领域内那稀薄的空气带着一种混沌初开的蛮荒气息,却让他血脉深处某种古老的力量隐隐雀跃。“此地法则虽弱,却潜力无穷!”
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的严峻冲淡。
这片被张润命名为“薪火之域”的领域,实在太小了。其范围不过方圆百里,对于承载着一个文明最后火种的方舟而言,显得格外逼仄。领域外的归墟乱流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光膜,维持领域存在的消耗巨大。
而最让人担忧的,是张润。
他并未出现在方舟中。众人只能感应到,他的意识仿佛与这片领域本身融为一体,处于一种极其微弱、近乎消散的沉睡状态。他就像这方天地的“天道”,以自身最后的意志维持着领域的存续,却也陷入了最深沉的休眠。那枚与他融合的“源种”核心传承,也仿佛随之沉寂。
“当务之急,是稳定并拓展这片‘薪火之域’!”玄玉压下心中的忧虑,沉声道,“我们需要能量,需要物质,需要让这片领域真正‘活’起来,能够自我循环,自我成长!”
木灵族长老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尝试将方舟内保存的、来自青木大世界的植物种子和建木残枝,栽种在这片由混沌法则构成的大地上。令人惊喜的是,那些种子在接触到这片独特的土壤和“空气”后,竟真的开始发芽,只是生长出的植物形态与以往截然不同,带着明显的混沌特征,却生机勃勃。
人族与妖族修士则开始尝试引动领域内那原始的混沌能量进行修炼。过程凶险,时有弟子因能量失控而受伤,但成功者无不感到自身道基在与这片新天地共鸣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指向未知方向的蜕变。
探骊也全力运转,分析着领域内外的法则数据,尝试建立新的能量循环模型,并警惕着任何可能来自外界的威胁。
这是一切从零开始的创世之举,艰难却充满希望。
而在领域最核心处,那片与张润意识连接最紧密的区域,一点微光,如同沉睡的心脏,仍在缓慢而顽强地搏动着。它吸收着领域内新生的、微弱的生机,也吸收着领域外归墟乱流的侵蚀力量,将其转化为最本源的混沌,滋养着自身,也维系着这片脆弱的天地。
张润的意识,沉浸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与温暖交织的海洋中。
他仿佛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中,他化身为规则,与一个冰冷庞大的意志进行着永恒的争辩。他诉说着生命的偶然,文明的曲折,个体的微光;而那个意志,则重复着秩序、完美与永恒。
他感到疲惫,感到自身的渺小,但每当他想放弃时,青木大世界最后的光芒,木灵族决绝的笑容,冥河古舟悲壮的桅杆,方舟内同伴们期盼的眼神……这些画面便会浮现,化作支撑他坚持下去的薪柴。
他不知道外界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薪火之域”变成了什么模样。他只是在沉睡中,本能地引导着领域的法则,如同母亲哺育婴儿,缓慢地、坚定地……成长。
直到某一天,他沉睡的意识深处,那枚沉寂的“源种”传承,似乎感应到了领域内某种“量变”的积累,微微闪烁了一下。
一段更加古老、更加晦涩的信息,如同解封的卷轴,悄然流淌进他的意识——
那是关于“法则具象”、“概念实体化”的……更深层次的奥秘。
与此同时,在归墟的某个不可测的维度,那双冰冷的“眼睛”再次缓缓“睁开”,其“视线”扫过无尽乱流,开始重新定位那逃脱的、不该存在的“变量”……
“薪火之域”的宁静,或许,并不会持续太久。
但这一次,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法则,以及……一位在沉睡中,与这片天地一同成长的道主。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却又如混沌中的奇点,蕴含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