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共生站重建后,苏晓在整理婉清妈妈的 “共生笔记” 时,发现笔记本最后几页夹着一张透明的能量胶片 —— 胶片上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像是未激活的记忆碎片。苏晓想起之前收纳格真相揭开时,序列一的持有者影像中提到 “完整的记忆,藏在信念的共鸣里”,便立刻带着胶片来到废品站的老磨盘旁。
老磨盘是共生起源的核心,也是婉清妈妈和序列一持有者最初交流的地方。苏晓将能量胶片放在磨盘中央,调动十五个收纳格的信念能量,轻轻注入胶片。很快,胶片发出淡淡的金光,无数细碎的记忆碎片从胶片中飞出,像萤火虫一样围绕着磨盘旋转。
“大家快来!” 苏晓立刻通知苏衍、阿木、张奶奶等人。当所有人聚集在磨盘旁时,记忆碎片突然开始拼接,一段完整的记忆影像缓缓展开 ——
影像的开头,是三十年前的废品站,那时的废品站还是一片破旧的仓库,婉清妈妈刚从大学毕业,带着几株向日葵种子来到这里。她看着周围生活困苦的普通居民,有的因为没有能量保护而被黑暗能量波及,有的因为贫困而吃不饱饭,心里满是不忍。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婉清妈妈拿着向日葵种子,对居民们说,“没有强大的能量没关系,我们有手,有信念,我们可以种向日葵,种艾草,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家园!”
居民们起初并不相信,觉得仅凭普通人力,根本对抗不了黑暗能量。直到有一天,黑暗能量袭击了废品站附近的村庄,婉清妈妈带着居民们用艾草编织防护网,用向日葵的花粉驱散黑暗能量,竟然真的挡住了袭击。
就在这时,序列一的持有者出现了。他看着婉清妈妈和居民们,笑着说:“我找了很多地方,终于找到真正懂‘共生’的人了。能量不是觉醒者的专属,普通人的信念,才是最强大的能量来源。”
接下来的日子里,婉清妈妈和序列一的持有者一起,在废品站建立了第一个共生点。他们教居民们用信念能量与植物沟通,教大家制作能驱散黑暗的艾草香囊,还一起设计了共生自由核心的十五个收纳格 —— 每个收纳格的纹路,都融入了一位普通居民的信念印记,有农民的 “耕耘信念”、教师的 “传承信念”、医生的 “治愈信念”。
影像的最后,是婉清妈妈和序列一的持有者站在刚种下的向日葵田旁,看着居民们忙碌的身影。婉清妈妈说:“以后,不管我在不在,只要这些向日葵还在,只要普通人的信念还在,共生就永远不会消失。”
序列一的持有者点点头,将一块刻有 “普通人的序列” 的木牌交给婉清妈妈:“这木牌,就作为共生的信物吧。它会提醒所有人,共生的核心,永远是普通人。”
影像渐渐消散,记忆碎片也重新融入能量胶片,胶片上多了一行字:“完整的记忆,是普通人的信念传承史。”
阿木看着胶片,眼里满是泪水:“原来婉清妈妈和序列一的持有者,一开始就是为了普通人而建立共生的。我们之前经历的所有困难,都是在延续他们的信念啊。”
张奶奶也感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共生记忆,不是靠能量书写的,是靠普通人的双手和信念一点点拼出来的。我们要把这段记忆,永远传承下去。”
苏晓将能量胶片小心地存放在共生记忆馆的展柜里,旁边放着婉清妈妈的向日葵种子和序列一的木牌。她知道,这段完整的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未来的指引 —— 只要普通人的信念还在,共生的故事,就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