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陈兴用尽心力的给予了朱高炽几个月悠然时光后。

洪熙帝终究还是在乾清宫的暖阁中,于一个宁静的清晨,在皇后、太子和陈兴的陪伴下。

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他走得平静,嘴角似乎还残留着昨夜陈兴特制的那碗清甜莲子羹的余味。

消息传出,举国哀恸。这一次的悲痛,与永乐帝朱棣驾崩时那充满敬畏与功业盖世的感怀截然不同。

官员们,无论是六部堂官还是地方小吏,许多人都是真心实意地痛哭流涕,捶胸顿足。

“陛下啊!仁君呐!” 户部尚书夏原吉老泪纵横,对着皇宫方向深深叩首,

“您登基不过十余月,罢不急之务,停西洋宝船,赈济灾荒,宽宥罪囚…臣等…臣等刚看到点太平盛世的曙光啊!”

“陛下体恤下情,虚怀纳谏…是臣等无能,未能为陛下分忧…” 吏部尚书蹇义亦是悲从中来。

朱高炽的宽仁、节俭、以及试图休养生息的政策。实实在在地让许多官员看到了希望。

可他们好不容易熬走明太宗朱棣,好日子没过几天,又要迎来“小太宗”朱瞻基。

好日子,太短了!

在一片哀思中,太子朱瞻基在陈兴、张辅、杨士奇等大臣的见证下,于奉天殿登基,次年改元宣德。

年轻的宣德帝朱瞻基,继承了祖父的英武果决和父亲的仁厚之心,但眉宇间更多了几分锐利和深沉的忧虑。

父皇的早逝、江南的刺杀、以及朝堂的暗流,让他深知,做一个“仁君”远远不够。

登基大典后不久,宣德帝朱瞻基便在文华殿召见了陈兴。

屏退左右后,朱瞻基开门见山,目光灼灼:“姑爷爷,朝局如棋,该落子了。”

“父皇在时,文官尚能因父皇宽仁而有所收敛。”

“如今朕初登大宝,他们见朕年轻,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抱团对抗皇权。长此以往,政令难出紫禁城!”

陈兴眼中闪烁着洞悉世事的智慧:“你所虑极是。文官结党,根源在于权力过于集中于六部。”

“且他们彼此勾连,形成铁板一块,足以抗衡甚至架空皇权。要破此局,需引入新的力量,分化瓦解,使其相互制衡。”

“朕与姑爷爷所想不谋而合。”朱瞻基手指轻叩御案,

“其一,抬高内阁地位!*内阁本为陛下顾问秘书机构,品阶不高。朕欲明确内阁‘票拟’之权。“

“赋予其‘赞襄机务’之责,阁臣加尚书或侍郎衔,位同部堂!”

“让内阁成为真正参与决策的中枢!六部掌执行,内阁掌谋划,两者相互依存,又必然产生龃龉!”

陈兴点头:“妙!内阁品阶提升,阁臣有了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甚至略高一筹的地位,自然不甘心只做传声筒。”

“他们会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六部争夺话语权和政策主导权。”

“文官集团这铁板一块,便有了第一道裂痕。你再居中裁决,游刃有余。”

“其二,”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锐芒,“设立内书堂!选拔聪明伶俐的小宦官入学。”

“延请翰林学士教授经史子集、典章制度、乃至政务处理!培养通文墨、懂政务的内侍。”

“日后,司礼印、秉笔等要职,非内书堂出身者不得担任!朕要赋予司礼监‘批红’之权!”

陈兴眉头微挑:“此计,是引入第三股力量——宦官集团,使其与内阁、六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司礼监批红,掌握了最终决策的象征性权力,地位陡增。”

“内阁想推行政策,需争取司礼监的批红;六部想抵制内阁,也可能寻求司礼监的支持。”

“三者相互牵制,任何一方都难以独大,最终决策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三足鼎立,确实比两强相争更为稳固。”

“可朕知此计,必将引来滔天非议!”朱瞻基沉声道

新政的推行,果然如朱瞻基所料。

抬高内阁,阻力虽有,但相对可控。

朱瞻基先是私下召见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德高望重的老臣,许以入阁重任。

加太子太保等荣衔,并暗示这是“清流领袖”掌舵朝政、制衡六部权臣的绝佳机会。

三杨等人本就有抱负,得此重用,自然心动。

同时,朱瞻基又在六部中提拔了一些年富力强、有改革倾向的中层官员。

暗示他们未来有入阁可能,分化了六部内部的意见。

最终,在部分官员虽有微词但未形成强力反对的情况下,内阁地位提升的诏令得以顺利颁布。

杨士奇等人入职文渊阁,加尚书衔,内阁“票拟”之权正式确立,朝局格局悄然改变。

而设立内书堂这道旨意一出,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朝堂之上,群情激愤!

“陛下!万万不可!” 礼部尚书吕震率先出列,须发皆张,声音悲愤,

“宦官干政,乃历朝覆亡之祸根!太祖高皇帝明令,宦官不得干政,不得识字!”

“陛下设立内书堂,教阉竖识文断字,参与机务,此乃违背祖制,自毁长城啊!”

“陛下!司礼监批红,等同于代行天子之权!此例一开,阉宦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汉之十常侍,唐之宦官废立天子,殷鉴不远!陛下三思!” 都察院御史们纷纷跪倒,声泪俱下。

“陛下!治国理政,乃士大夫之责!岂能假手刑余之人?此乃对天下读书人之羞辱!臣等宁死不敢奉诏!”

翰林院、国子监的清流官员更是群情激昂,仿佛天要塌下来。

反对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理由冠冕堂皇,核心只有一点:

权力是文官的禁脔,绝不容宦官染指!分权给内阁,肉还在锅里。分权给太监?那等于把锅都砸了!

朱瞻基高坐龙椅之上,面色平静地看着下方汹涌的反对声浪,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眼神却越来越冷。

等到反对的声音达到最高潮,几乎要演变成集体跪谏逼宫之势时,他缓缓抬起了手。

整个奉天殿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年轻的皇帝身上。

朱瞻基没有看那些激动的大臣,而是将目光投向殿外,淡淡地说了一句:“抬进来。”

几名锦衣卫力士,抬着一个沉重的、贴着封条的大木箱,步履沉稳地走进了大殿中央。

箱子落地,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细微的灰尘。

一股淡淡的、陈旧纸张和墨迹的味道弥漫开来,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百官的目光惊疑不定地聚焦在箱子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朱瞻基站起身,一步步走下丹陛,来到木箱前。

他亲手撕开封条,打开箱盖。里面是满满一箱,堆积如山的卷宗!

卷宗的封面,赫然印着刺目的朱砂大字——“江南水寇谋逆案”!

嘶——!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参与过、或暗中与江南豪绅有勾连的官员,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

那些慷慨激昂反对内书堂的官员,声音也戛然而止,如同被掐住了脖子!

江南那场腥风血雨,陈兴的雷霆手段,以及那些被抄家灭族的惨状,瞬间浮现在所有人眼前!

朱瞻基随手拿起最上面一份卷宗,看都没看,声音平静得可怕,却带着千钧之力:

“江南之事,牵连甚广。这箱子里装的,不仅仅是水寇的罪证,还有些什么…诸位爱卿,心里想必比朕更清楚。”

他顿了顿,目光如冰刀般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缓缓道:

“朕,登基伊始,欲与诸位爱卿共开新政,图谋社稷长治久安。”

“设立内书堂,不过是为朕多添一双耳目,多一分制衡,使朝局更为稳固。朕,本不欲深究过往…”

朱瞻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若有人,执意要阻挠新政,视朕之善意如无物,以为朕年轻可欺!”

“那朕,也不介意让锦衣卫的诏狱,再热闹热闹!让这大明的律法,再显显它的锋芒!”

在百官惊恐的目光中,朱瞻基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动作!

他拿起那份卷宗,走到大殿一侧熊熊燃烧的蟠龙金柱旁,竟将那份卷宗,直接丢入了燃烧的炭火之中!

火焰猛地窜起,贪婪地吞噬着纸张,发出噼啪的脆响,映照着朱瞻基冷峻的侧脸。

“江南旧事,到此为止!”朱瞻基的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死寂的大殿,“朕,烧了这卷宗,既往不咎!”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逼视着下方:

“现在,朕再问一次,设立内书堂,以司礼监批红制衡内阁票拟,使三权分立,朝局稳固…诸卿,以为如何?”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火焰吞噬卷宗的声音噼啪作响。

朱瞻基的话,意思再明白不过:

权力游戏,有进有退。我烧了足以让你们很多人掉脑袋甚至灭族的罪证,退了一步。

现在,轮到你们在设立内书堂这件事上,退一步。

如果你们还执意反对,那就是不识抬举,是要掀桌子!那就别怪我朱瞻基不念旧情!

别忘了,我爷爷是永乐大帝!我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皇帝!我手里握着刀把子!

陈兴站在文官班列之首,看着朱瞻基这番恩威并施、雷霆手段,心中暗赞:

好一招“烧卷宗,立规矩”!朱瞻基真是一个天才的帝王,六边形战士。

终于,在一片压抑的沉默中,首辅杨士奇缓缓出列,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妥协:

“陛下…圣虑深远。内书堂之设,若只为培养通晓文墨、协助陛下处理文书之内侍,严加管束,使其恪守本分…”

“或…或可一试。然,必须严加防范,绝不可使其干预外朝政务,此乃底线!”

杨士奇作为文官领袖的表态,如同一个信号。

那些原本激烈反对的官员,看着那还在燃烧的卷宗灰烬,再想想朱瞻基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冰冷杀意。

以及陈兴那柄悬在头顶的“刀”,所有的勇气都化作了冷汗。继续反对?那就是自寻死路!

“臣…附议…”

“陛下圣明…臣无异…”

稀稀拉拉,最终汇聚成一片无奈的附议之声。

朱瞻基的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他目光扫过陈兴,微微颔首。

“好!既然诸卿皆无异议,此事便定下了!”朱瞻基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鼎之力,

“着司礼监遴选聪颖小内侍,翰林院选派讲官,即日内书堂开课!”

“司礼监批红之权,待内侍学有所成,再行启用!望诸卿,与朕同心,共开宣德之治!”

一场看似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

在朱瞻基一手“烧卷宗”的杀手锏和毫不掩饰的武力威慑下,以文官集团的全面妥协告终。

内书堂,这颗未来将深刻影响大明政治格局的种子,就此埋下。宣德新政的棋盘上,

六部、内阁、司礼监三足鼎立的格局,初现峥嵘。

至此朱瞻基即将成为“实际权力运行最顺畅”的帝王。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