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37章:医经补战伤,内容臻善

晨曦微露,医典阁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带着一身晨露的轩辕缓步走入。案几上,那部历经数十载修订的《黄帝内经》手稿静静摊开,泛黄的麻纸边缘已被翻阅得有些毛边,上面密密麻麻的朱笔批注,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心血凝结。此刻,他的指尖抚过“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字句,眉头微蹙,昨夜伤营中那个因失血过多而气绝的士兵身影,又在眼前浮现。

“先生,您一夜未眠?”随侍的弟子端着一碗温热的药粥进来,见案几上散落着数十张战伤记录竹简,不由得轻声问道。轩辕抬眼,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他却只是摆了摆手,拿起一支狼毫,蘸了蘸朱砂:“去把战时记录的‘金疮大出血’医案取来,我要补进经文中。”

弟子应声而去,心中却有些疑惑。往日先生修订医经,多是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根本理法入手,鲜少如此急切地增补具体病症。待他将捆扎整齐的竹简抱来,轩辕已铺开一张新的麻纸,提笔写下“金疮血溢不止者,当益气以摄血,勿徒求止血”。笔锋遒劲,墨色透过纸张,仿佛要将这生死之际的体悟刻进字里行间。

“先生,”弟子忍不住问,“从前医经中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已是点明失血之证,为何还要特意强调‘益气摄血’?”轩辕放下笔,拿起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涿鹿之战时的一则医案:一名士兵被长矛刺穿腹部,血流如注,当时医队只用了止血粉外敷,虽暂时止血,却在三日后气绝,脉细如丝。

“你看此处,”轩辕指着竹简上的脉象记录,“血虽止,气已脱。就像堤坝溃决,只堵缺口而不加固堤岸,洪水退后,堤身仍会崩塌。”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正在操练的士兵,他们身上的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战时士兵气血奔涌,一旦受伤,血失于外,气亦随之耗散。若只知止血,不知补气,便是舍本逐末。”

说罢,他回到案前,提笔在“血证”篇后补写道:“金疮出血多,先以草木灰、蒲黄止其流,继以人参、黄芪补其气。气能摄血,如将帅统兵,气足则血自归经。”写罢,又想起那名中了毒箭的骑兵,虽用甘草、绿豆解了毒,却因元气大伤,调养月余才恢复,便又添上“中毒者,先解其毒,再以山药、粳米调其脾胃,脾胃健则气血生,毒邪自无所附”。

弟子在旁研墨,见先生时而停笔沉思,时而翻阅旧案,时而起身踱步,不由得想起昨日整理战时医案时,发现先生对每一例战伤的诊治都做了三次批注:初诊时的应急之法,复诊时的调理之方,痊愈后的总结之论。此刻这些零散的经验,正被先生像串珍珠般,一一纳入《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

“先生,您看这段‘经脉别论’中‘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是否也可与战伤联系?”弟子指着经文问道。轩辕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昨夜苦思的关键。战时士兵有勇怯之分,受伤后的反应亦有不同:勇者虽伤而气不馁,恢复更快;怯者未伤而心先乱,易生他病。

“善哉!”轩辕抚掌道,“可补注:‘战伤之证,不仅在皮肉筋骨,更在神气。勇者神气不散,虽重伤亦能复;怯者神气先夺,虽轻伤亦难愈。故治伤需先安其神,如定军之帅,神安则兵不乱。’”他提笔疾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将战场上的呐喊、伤兵的呻吟,都化作了经文中的字句。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案几上,医典阁内弥漫着墨香与草药的混合气息。轩辕已补完了“热病”“痈疽”“外伤”三篇,正对着一卷《灵枢·经筋》沉思。战时不少士兵因弓弩弹射而致筋脉断裂,当时用了夹板固定、续断草药,却仍有不少人留下手臂屈伸不利的后遗症。

“经筋者,束骨而利机关也。”轩辕轻声念着经文,“筋伤则关节不利,就像琴弦断了,虽接上却音不准。”他想起曾见部落中的工匠修复弓弩,不仅要接好断弦,还要反复调试张力。“治筋伤,不仅要续其形,更要调其气。”他提笔在“经筋”篇后补记:“筋断者,先以续断、杜仲续其质,再刺‘阳陵泉’‘太冲’通其气。气至则筋柔,如春风化冻,筋脉自能屈伸如常。”

此时,一名负责药圃的弟子匆匆进来,递上一株刚采的“骨碎补”,叶片上还带着露水:“先生,这味药经战时验证,接骨之力远超他药,是否要补入百草图谱?”轩辕接过草药,放在鼻尖轻嗅,其气辛温,断面呈淡红色,正是他在伤营中反复试用过的。

“不仅要入图谱,更要写入医经。”轩辕说道,“在‘至真要大论’中‘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后,可添‘骨伤者,以骨碎补、自然铜坚其骨,如筑墙以砖石,辅以牛膝引药入肾,肾主骨,则药力更专’。”他一边说,一边让弟子取来百草图谱,在空白页上画出骨碎补的形态,注明“生于岩缝,叶如鳞,采根入药,酒浸后捣敷,接骨如神”。

暮色渐浓,医典阁内点起了油灯,昏黄的光晕将轩辕的身影拉得很长。案几上的《黄帝内经》手稿已增厚了不少,那些新增的字句旁,都画着一个小小的“战”字,像是一枚枚勋章,印刻在这部医典之上。弟子端来晚饭,见先生仍在批注,便轻声道:“先生,这些战伤之法,和平时期或难用上,何必如此费神?”

轩辕放下笔,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远处的炊烟在暮色中袅袅升起,那是战后重建的村落传来的烟火气。“医道无战时与平时之分,”他缓缓说道,“今日的战伤经验,或许明日就能救田间劳作的农夫,救山崖采药的药农,救市井争斗的百姓。”他拿起补注完毕的医经,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就像这经文,看似讲的是医理,实则藏的是生生不息之道。”

弟子似懂非懂,却见先生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那是一种将实践升华为理论的欣慰,一种将创伤转化为智慧的坦然。轩辕将补注好的手稿仔细捆好,放入特制的木盒中,对弟子道:“明日将这些新增内容抄录十份,分送各部落医庐。告诉他们,医道需经风雨,方得圆满。战时的血与泪,不该白白流淌。”

油灯下,轩辕的身影与《黄帝内经》的手稿重叠在一起,仿佛一部活的医典,在岁月的长河中,将那些来自战场的生死智慧,化作护佑万民的生命之光。而那些新增的字句,就像在古老的大树上抽出的新枝,让这部医典愈发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