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集:经络初探
暮色像一块浸了水的灰布,沉沉压在有熊部落西迁的临时营地上。篝火噼啪地舔着木柴,将轩辕的影子拉得老长,映在岩壁上,像一尊沉默的石像。他刚为一个受了风寒的孩童裹好兽皮,指尖还残留着草药混着炭火的温热,就听见营地东侧传来一阵压抑的痛呼,像被巨石碾过的兽类在挣扎。
“轩辕!轩辕!快来看看!”是部落里的猎手苍,声音里裹着慌。
轩辕心头一紧,抓起身旁的药篓就往那边赶。苍正蹲在地上,双手死死按住一个青年的胳膊,那青年脸憋得通红,额头上的冷汗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棱角分明的脸颊往下淌,滴在胸前的兽皮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怎么了?”轩辕蹲下身,目光落在青年的右臂上。那胳膊以一个不自然的角度歪着,袖子被血浸透了,伤口周围肿得像发起来的面团,显然是脱臼加拉伤。
“刚才练射箭,他想试试新做的硬弓,没站稳,往后一仰,胳膊就成这样了。”苍喘着气说,“巫祝用了草药敷,也念了咒,可他疼得连气都喘不上,动都动不了。”
青年叫石,是部落里最年轻的猎手,平日总爱跟在轩辕身后问东问西,眼睛亮得像林间的晨星。此刻他咬着牙,嘴唇都咬出了血印,见轩辕来了,眼里才勉强挤出点光:“轩辕哥……我这胳膊……是不是废了?”
轩辕没答话,先用干净的麻布擦去他伤口周围的血污。伤口在肘部,皮肉外翻着,能隐约看见里面的筋络像拧在一起的麻绳。他指尖轻轻搭上石的胳膊,从肩头往下一寸寸摩挲,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眉头越皱越紧——这伤比看上去重,不仅脱臼,连带着肘部的筋腱也撕裂了,气血堵在那里,像堰塞的河道。
“别怕,骨头没断。”轩辕的声音很稳,像山涧里的石头,“只是筋扭了,气淤住了。”他一边说,一边回忆着在崆峒山见过的石阶纹路,那些蜿蜒的线条此刻在脑子里活了起来,仿佛正顺着石的胳膊流淌。
他的手指在石的上臂停下,那里有一处微微凸起的骨节,按压下去时,石“嗷”地叫了一声,额头上的青筋跳得更厉害了。但奇怪的是,喊过之后,他肘部的胀痛似乎轻了些,呼吸也顺了半口。
“这里疼?”轩辕加重了些力道。
“疼……但……但胳膊里好像松快了点。”石咬着牙说。
轩辕心里一动。他记得岐伯曾说过,人体气血如江河,遇阻则滞,遇通则流。莫非这身体上,也有像河道上的闸口一样的地方?按压这些地方,能让淤住的气血松动些?
他又往石的肘部下方探去,在靠近手腕的地方,摸到一处凹陷,按下去时,石疼得浑身一哆嗦,却突然喊了一声:“哎!胳膊肘那里好像不那么胀了!”
苍在一旁看得直咋舌:“轩辕,你这是摸到啥了?比巫祝的咒语还好使?”
轩辕没说话,只是专注地在石的胳膊上摸索着。他发现,从肩头到手腕,有几处地方特别敏感,按压时虽然疼,却能让肘部的肿痛减轻几分。这些点像串在绳子上的珠子,隐隐连成一条线,从肩膀一直通到指尖。
“苍,帮我按住他肩膀那个点。”轩辕说着,自己按住了石手腕处的凹陷,“石,试着慢慢抬抬胳膊,别怕疼。”
石咬着牙,深吸一口气,胳膊像生了锈的铁轴,一点点往上抬。起初疼得他冷汗直流,但随着轩辕和苍按压的力道加重,他感觉有股热流顺着胳膊里的那条“线”往上涌,肘部的僵硬感竟真的缓解了些,胳膊居然能抬到胸前了。
“动了!能动能动了!”苍兴奋地喊起来。
石也愣住了,眼里的绝望被惊喜取代,他看着自己的胳膊,又看看轩辕,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抽噎堵了回去。这胳膊是他打猎的命根子,若是废了,在部落里就只能当个被人照顾的废人,此刻能抬起来,比捡回条命还让他激动。
轩辕松开手,额头上也见了汗。他看着石胳膊上那几个被自己按红的点,心里翻涌着惊涛骇浪。他想起在崆峒山看到的星图,北斗七星像串起来的灯,指引着方向;又想起山间的溪流,顺着地势的脉络流淌不息。人身上的这些“点”,还有它们连成的“线”,是不是也像星图和溪流一样,是气血运行的路径?
“轩辕哥,你这法子太神了!”石抹了把眼泪,声音还有些发颤,“这到底是啥道理啊?”
轩辕望着远处黑沉沉的山林,篝火的光在他眼里跳跃:“我也说不好,或许……人身上也有一条条看不见的‘路’,气血就在这些路上走,路堵了,人就病了,把路通开,病就好了。”他顿了顿,指着石胳膊上那几个红点,“这些点,就是路上的关口。”
“那这路叫啥名?”苍追问,眼里满是好奇。
轩辕想了想,山间的大川叫“经”,小河叫“络”,这些在人身上运行的路径,不也像纵横交错的江河吗?他脱口而出:“就叫‘经’吧,气血行走的常道。这些点,就叫‘筋节’,是经路上的节点。”
那天夜里,轩辕没怎么睡。他在篝火旁铺开兽皮,用炭笔在上面画着石胳膊的轮廓,再在那些敏感点的位置做上记号,用线条把它们连起来。画完后一看,那线条像一条蜿蜒的蛇,从肩头一直爬到指尖,活灵活现。
天快亮时,他又去看石。石睡得很沉,呼吸平稳,胳膊虽然还肿着,但已经能轻微活动了。轩辕轻轻按了按他胳膊上的“筋节”,石只是皱了皱眉,没像昨晚那样疼得叫出声。
“看来这‘经’是真的存在。”轩辕喃喃自语,心里像揣了团火。他想起自己游历四方时见过的各种病症:有人腿疼,却在腰上找到压痛点;有人头疼,按按脚上的某个地方就缓解了。那时只当是巧合,现在想来,或许都是这“经”在起作用。
他正想着,石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说:“轩辕哥……我梦见自己胳膊里有条小河……水哗哗地流……可舒服了……”
轩辕心里一动,笑了。或许,这“经”里流淌的,就是滋养生命的“河水”吧。
第二天,部落里的人都听说了石的事,纷纷围过来看稀奇。一个常年腰疼的老婆婆拄着拐杖,怯生生地问轩辕:“轩辕啊,我这腰天天疼,你也帮我摸摸,看看有没有那啥‘筋节’?”
轩辕蹲下身,在老婆婆的腰上摸索起来。果然,在她后腰两侧,也摸到了几处按压时会疼的点,按了一会儿,老婆婆直咂嘴:“哎,还真舒服点了,腰没那么沉了。”
这下,营地里的人都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让轩辕给他们“摸筋节”。轩辕忙了一上午,手上沾了不少人的汗渍,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他发现,不同的病症,对应的“筋节”和“经”也不一样:头疼的人,手上和脚上的“经”会有反应;肚子疼的人,腰腹两侧的“筋节”会疼。
这些发现像一颗颗珍珠,在他心里慢慢串成了串。他意识到,这“经络”或许是解开人体奥秘的一把钥匙,比单纯的草药更能触及病的根源。
傍晚时,石已经能举着弓箭比划了,虽然还不能用力,但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他走到轩辕身边,把一块刚烤好的鹿肉递给他:“轩辕哥,这肉给你,谢谢你保住了我的胳膊。”
轩辕接过鹿肉,看着石眼里的光,又望向远处连绵的山峦。他知道,这“经络”的发现只是个开始,人体里还藏着更多的秘密等着他去探寻。那些看不见的“经”,就像天地间的道,无声无息,却掌管着生老病死。
他咬了一口鹿肉,肉香混着草药的气息在舌尖散开。篝火依旧在燃烧,映着他眼里不灭的探索之光。
想知道轩辕如何进一步发现更多的经络走向?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