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上陈博带着侵略性的目光,邱雅并未在意,她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好啊!正好今晚我没有吃饭。”
“那行,今晚我请客,大老远的把你叫过来我也挺不好意思的。”
场面话谁都会说,邱雅在心中腹诽,她接到雷鸣的电话的时候可谓是十万火急,不好意思才怪!
“应该的,我和雷总有过合作,曾经多次采访过雷总。”
警局斜对面就有一家夜宵店,他对虞城区不熟悉,于是招呼道:
“要不就马路对面这家吧。”
“我都行。”
路过商务车时,陈博看到摄像师在车里玩手机:
“你的摄影师不叫上一起吗?”
邱雅轻飘飘来了一句:
“摄影师最近减肥,不用喊他了。”
奈何摄影师是个瘦子,邱雅睁眼说瞎话很明显是不想带别人。
看着陈博和邱雅的背影,摄影师低头看着自己,自嘲道:
“我很胖吗?一百斤都不到,减个锤子肥?”
进入夜宵店,两人要了个包厢相对而坐,陈博将菜单推到邱雅面前:
“你点吧,不用跟我客气。”
邱雅落落大方的笑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
“随便点。”
邱雅点了个几个喜欢吃的川菜,将菜单推到陈博面前。
“我点好了。”
陈博随手圈了两个菜交给服务员:
“先照点的上吧。”
“好的。”
包厢里只剩下陈博和邱雅两人,陈博看出邱雅找他有事情,倒了杯水抿了一口,开门见山道:
“邱小姐,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
邱雅组织了下语言,试探着问道:
“陈先生,我想对你做一次专访,不知道陈先生能不能给个机会?”
“哦?你想从我这里知道什么呢?”
“就比如你对房产和互联网的投资理念,一般人没有这个魄力,还有坊间传言你有灰色背景,但是我觉得你不像涉黑人员,如果有可能,我可以帮你澄清。”
听完邱雅的专访诉求,陈博嗤笑道:
“我问你,把一个有争议的人放在摄像头前面说一些长篇大论,你觉得这个人需要承受多少外部舆论压力,需要花费多少精力来应付各方谣言?最后这个人又能得到什么?”
邱雅被问的哑口无言,她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想着拿到一手的采访资料。
陈博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搭在桌面上,两人的距离拉近。
“是不是回答不上来?那我来告诉你,当舆论形成风暴时,这个有争议的人无论说什么都不重要了,他会被键盘侠拿来当做攻讦的目标,各路纷飞的谣言让他在网络上无处遁形,最后得到的是社死。”
邱雅这才意识到一个问题,有的人是不能曝光的,很多问题无法向公众解释。
“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
“你是不是觉得采访我可以体现出你的人脉和能力?又或者是成为你未来晋升道路上吹嘘的资本?”
“我...我没有想这么多。”
面对陈博带着压迫感的犀利言辞,邱雅羞愧的低下头,她这次意识到今晚自己太冒失了。
“你作为新闻媒体从业者,应该知道什么是人言可畏,像我这种人只适合站在背光的地方,但凡被阳光照到就会引来诸多连锁反应,就比如你听说的韩琛事件,如果引起网络舆情,你能给我兜底吗?”
韩琛案件牵扯到一位省级大员,特别还是惊动的京纪委下场调查。
这种事情已经定性了,如果再因为陈博的原因引起舆论后果不堪设想,简直细思极恐。
“对...对不起!陈先生,是我太急功近利了,请原谅我的冒昧。”
邱雅再也没有先前的淡定,她低估了陈博问题的严重性。
“呵呵,不用跟我道歉,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的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异。”
“今晚既然能坐到一起吃夜宵,那我就多说两句,作为媒体人,但凡涉及官方舆情的人和事都不要轻易触碰,搞不好会把你自己搭进去。”
“明白!是我考虑不周。”
“我能好端端的坐在这里跟你说话,这已经表明了官方的态度,所以,有些事情到我这里适可而止,不要问也不要到处打听,你知道的越多对你越没有好处。”
陈博发现再说下去估计会把对方吓哭,于是打了个响指:
“采访的事情到此为止,咱们私下聊聊经济发展和时政要闻,或许我能给你一点建议。”
邱雅眼眶泛红,她为自己的愚蠢行为感到惭愧:
“陈先生,刚刚你说的我都记住了,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引以为鉴。”
“不要紧张,咱们就事论事,不涉及人身攻击。”
“谢谢,你是我接触的企业家里面最独特的一位,我希望能跟陈先生做朋友,以后如果有新闻和广告方面的项目可以长期合作。”
“这样吧,抽个时间到我公司找王婷,目前这个阶段我觉得应该是有合作的机会。”
“王婷是你推在前面的话事人吗?”
“你应该打听过我的情况,不需要我过多介绍吧?”
“我明白了,陈先生你是个甩手掌柜。”
这个点出餐很快,看着满桌的菜肴,陈博笑着问:
“邱小姐,要不要来一杯?”
“客随主便,我都可以。”
随后,陈博跟服务员要了瓶老窖,酒菜上齐,两个人各自满上一杯。
邱雅是懂人情世故的,她率先端着酒杯站了起来,主动向陈博敬酒:
“陈先生,请恕我今晚的冒昧,为表达我的歉意自罚一杯。”
说罢,邱雅仰头一口气干掉了杯中的二两白酒。
“邱小姐的酒量可以啊。”
“还好,都是练出来的。”
“是吗?”
“没办法,有些采访避免不了饭局,不喝的话就拿不到采访权。”
陈博微微颔首,开始针对性聊起邱雅的工作履历,以及这些年接触到的企业家,大部分时间都是邱雅在说。
或许是喝了酒,又或者是被陈博打击到了,邱雅说了很多关于她的辛酸历程。
就比如曾经参加过315消费者权益暗访工作,在一家猪肉厂待了三个月,成功揭发黑心厂商违规收购病猪死猪以次充好。
还有曝光过江城当地污染企业,结果事后遭到人身威胁,可以说她在新闻实践上从未含糊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博放下筷子,看着满脸绯红的邱雅笑着问:
“邱小姐,有没有兴趣做个人Ip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