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八百四十一章:危机里的新信号

工作室的风铃第三次响起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订单曲线发呆。连续三个月,传统手作刺绣的订单量以每周8%的速度下滑,连最畅销的“曼陀罗系列”书签都只卖出了往常的一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面上的刺绣绷架,那里还摊着块未完成的作品,银灰色的丝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郭峰推门进来时,手里的行业报告边角都被攥皱了。“蓝曼,你看这个。”他把报告拍在桌上,红色的荧光笔在“跨界联名”四个字上画了三道粗线,“传统手作市场份额掉了12%,但带‘非遗+’标签的跨界产品搜索量涨了三倍。上周拒绝的那个游戏公司,他们新出的皮肤联名款卖了五百万。”

我抬头时,正撞见他眼里的焦灼。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打在玻璃上,像在敲一面沉闷的鼓。“可我们的刺绣讲究‘一针一线有温度’,跟那些像素块搭在一起,不是毁了老手艺吗?”我拿起一枚刚绣好的玉兰花书签,针脚细密得能数清层次,“玩家会懂这种好吗?”

郭峰没说话,打开手机翻出段视频。画面里,几个年轻人围着块电子屏争论,屏幕上是我的“曼陀罗”纹样被拆解成的游戏场景,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有人在记笔记。“他们在众筹复刻你的刺绣,说想‘把东方美学搬进虚拟世界’。”他忽然指着视频角落,“你看那个穿汉服的姑娘,手里捏着块真丝方巾,跟屏幕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工作台角落堆着刚完成的刺绣书签,针脚细密却透着陈旧感。我拿起一枚对着光看,丝线的光泽在阴影里忽明忽暗。“手作的温度,和代码能兼容吗?”话音刚落,风铃又响了,快递员捧着个纸箱站在门口,是粉丝寄来的礼物——用3d打印技术复刻的我的刺绣纹样,下面压着张纸条:“传统不是标本,是能发芽的种子。”

晚班会上,我把这段视频投在幕布上。设计师小陈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本速写本:“我表妹在剧本杀店工作,她说玩家超爱带故事的道具。咱们可以做能藏线索的刺绣香囊,比如把密码绣在夹层里,得拆开特定的针脚才能看见。”

讨论声像炸开的爆米花,有人说加荧光丝线,有人提可变色的材料。我看着白板上迅速填满的线法,忽然觉得那些横七竖八的线条,像极了刺绣时打底的轮廓线。危机的裂缝里,好像真的漏进了新的光。

第八百四十二章:破圈第一步的阵痛

和游戏公司的第一次对接会,我提前半小时到了会议室。红木长桌上摆着他们的方案,封面是我的“曼陀罗系列”刺绣,却被拆成了棱角分明的像素块,原本温润的玉兰花瓣变成了锯齿状的几何图形。策划总监推来一杯咖啡,笑意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我们需要更有网感的设计,比如把牡丹改成赛博朋克风,花瓣边缘加电流特效。”

我捏着方案的手指泛白,纸页边缘被掐出深深的折痕。郭峰在桌下轻轻碰了碰我的膝盖,我转头时,看见他眼里的示意。深吸一口气,我翻开自己的手账,里面贴着三个月来收集的玩家反馈:“想要有故事的皮肤”“希望能看到刺绣过程”“能不能加段非遗小知识?”

“蓝曼的作品讲究‘一针一线有叙事’。”郭峰接过话头,把我的手账推到总监面前,“比如这个玉兰花,她绣了六十个小时,每片花瓣的针脚密度都不一样,因为参考了宋代《梅谱》里的‘风摇七分姿’。或许我们可以保留核心纹样,让玩家在游戏里解锁刺绣的历史故事?”

回去的路上,晚风卷着沙尘扑在车窗上,像在给我们泼冷水。“是不是妥协太多了?”我望着路灯下自己被拉长的影子,感觉那影子都透着股委屈,“奶奶教我刺绣时说,‘好东西得耐得住性子等懂的人’,现在我们好像在追着别人跑。”

郭峰把车停在天桥下,远处的cbd灯火璀璨。“你看那栋玻璃楼,”他指着最高的那座,“钢架是骨架,玻璃是皮肤,少了谁都立不起来。老手艺就像那钢架,得有新东西包着,才能让更多人看见里面的结实。”

深夜的工作室,我试着在刺绣绷架上绷起银色丝线。针穿过布面时,反光像游戏里的粒子特效,忽然有了灵感——用三层丝线叠加,最外层绣赛博朋克的轮廓,中间层藏传统纹样,最里层用荧光线绣制作过程。当第一个赛博牡丹雏形出现时,手机突然震动,是游戏公司发来的消息:“玩家投票,最想解锁的是‘刺绣工艺如何抵抗时光侵蚀’。”

试修改样时,策划总监盯着那朵半机械半传统的牡丹,突然说:“能不能加段你的刺绣视频?玩家说想知道‘每一针背后的心思’。”我抬头时,看见郭峰在角落里偷偷比了个胜利的手势,窗外的月亮正悬在刺绣绷架上方,像盏温柔的灯。

第八百四十三章:场景革命的灵感闪

剧本杀店的老板老王拎着个褪色的布包来工作室时,我正在给新到的丝线分类。布包一打开,一股陈旧的樟木味扑面而来——里面是十几个民国时期的绣花荷包,有的夹层里藏着泛黄的纸条,有的锁扣上刻着 tiny 的暗号。“客人就爱这种有秘密的老物件,”老王摩挲着个绣着并蒂莲的荷包,“但存量太少了,上周有桌客人为抢最后一个差点打起来。”

郭峰突然拍了下手,差点碰倒我手边的线轴:“我们可以做模块化设计!”他拿起我的刺绣半成品比划,“比如香囊分三层,每层绣不同线索,玩家拼对了才能看到完整图案。外层用普通丝线,中层用遇热变色线,最里层得用紫外线灯照才能看见。”

老王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这个好!就像拆盲盒,每一步都有惊喜。”他当场付了五千定金,要求一周后看样品,“下周六有场主题派对,叫‘绣里藏针’,正好用上。”

连续三天,工作室的灯亮到凌晨。设计师小李把苏绣的“虚实针”改成可翻转的结构,我则试验用感光丝线,让某些图案只在紫外线灯下显现。第四天清晨,当第一个成品从绷架上取下时,郭峰举着紫外线灯照上去,原本空白的布面突然浮现出一行小字:“藏在针脚里的时光。”

试玩会上,我躲在屏风后偷看。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对着香囊研究了二十分钟,终于发现夹层里的丝线要按“上三下二”的顺序抽,才能露出下一层线索。当他解开最后一层,看见用荧光线绣的“愿得一心人”时,突然红了脸——对面的女生正盯着他笑。

散场时,那个女生跑来问:“能定做一个藏求婚密码的刺绣盒吗?”我望着她手里紧紧攥着的香囊,突然懂了——手作的价值,不止在于好看,更在于能让人慢下来,触摸到物件背后的心思。就像奶奶当年给爷爷绣的烟荷包,针脚里藏着“平安”两个字,爷爷揣了一辈子。

回去的路上,郭峰突然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开个‘手作解密工坊’?让大家自己绣藏秘密的物件。”晚风里,我手里的香囊轻轻晃着,里面的铃铛发出细碎的响声,像在应和这个主意。

第八百四十四章: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第一批联名产品预售破万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仓库盯着新到的丝线。阳光透过高窗斜切进来,在堆积如山的箱子上投下光斑,每个箱子上都印着半机械半传统的牡丹图案。供应商王姐急匆匆跑进来,手里的货单飘了一地:“蓝曼,你要的那种变色丝线,工厂说原材料涨了价,要么加钱,要么赶不上工期。”

我翻出合同,第三页明明白白写着“价格锁定三个月”。指尖划过“不可抗力”几个字,忽然想起三年前,王姐因为我订单量小,连定金都不肯收,说“小打小闹的生意,没必要这么较真”。现在她搓着手站在旁边,鬓角的碎发都汗湿了:“要不……我帮你想想办法?”

郭峰这时发来视频,背景是喧闹的供应链峰会现场。“别急,”他把镜头转向身后的样品墙,那些丝线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梦幻的渐变效果,“我刚认识个做新型材料的老板,他们有环保变色纱线,成本比传统丝线低15%,还能降解。”

挂了电话,我突然注意到王姐眼里的羡慕。“王姐,”我递过去一杯水,“其实你也可以进点新材料试试,现在年轻人就爱新鲜玩意儿。”她愣了愣,接过水杯时手都在抖:“我这把年纪了,哪懂这些?”

仓库外的卡车鸣了声笛,是郭峰说的新材料到了。我剪了段丝线递给王姐,在阳光下轻轻拉动,它像有了生命般从银白变成浅粉,再变成淡蓝。“你看,”我笑着说,“不难的,就像当年你教我分辨丝线好坏一样,多摸几次就熟了。”

当晚,我在朋友圈发了段丝线变色的视频,配文:“传统不是守旧,是找到让老手艺活下去的新语法。”点赞里,有个陌生Id留言:“我们是非遗保护中心,想聊聊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王姐的评论排在最下面:“明天我也进点货,蓝曼,到时候可得教我。”

第二天一早,王姐的儿子小陈突然来工作室,手里捧着台崭新的缝纫机:“我妈说,想跟你们学做联名款。”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机器的金属部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给这个清晨镀上了层希望。

第八百四十五章:团队裂变的新挑战

小陈抱着辞职报告站在我面前时,窗台上的薄荷草正冒出新芽。他的手指绞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曼姐,我想自己开个工作室,做手作和露营装备的联名。”说完这话,他的头埋得更低了,“但我保证,绝不抢咱们的客户,也不用‘蓝曼’的名字。”

我想起他刚来时,连穿针都要练半天,绣错了线就红着眼圈蹲在角落拆。现在他设计的“山系刺绣”系列,在户外圈小火了一把,帐篷上的雪松纹样用的是改良版的“乱针绣”,既防水又有层次感。

郭峰端着两杯咖啡进来,把其中一杯推给小陈:“辞职干嘛?”他指了指墙上的团队架构图,“我们可以投资你,成立子品牌‘野绣’,共享供应链。你占70%股份,决策权在你手里,我们只帮忙把控品质。”

小陈的眼睛瞬间亮了,像两年前第一次卖出自己设计的钱包时那样。“真的?”他猛地抬起头,额前的碎发都晃了起来,“可是……我怕做不好,砸了招牌。”我拿起他设计的露营袋样品,上面的刺绣用了耐磨的尼龙线,针脚排列得像鱼鳞,既好看又结实。

“还记得你设计的第一只猫头鹰零钱包吗?”我笑着说,“当时你绣错了眼睛,非要拆了重绣,说‘手作的东西,不能有半点马虎’。就凭这点,你肯定能做好。”郭峰在一旁补充:“而且我们会帮你对接资源,比如上次那个帐篷品牌,他们早就想做刺绣款了。”

那天下午,我们在白板上画出了“裂变计划”:允许设计师孵化个人品牌,工作室占股30%,共享供应链和专利技术,但必须保留“手作核心工艺”。消息传开后,设计师小周怯生生地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曼姐,我想做手作教具,让小孩子也能学刺绣。”

我望着工作室里那些年轻的面孔,突然明白:最好的扩张,不是开更多分店,而是让每个有想法的人,都能带着手作的火种走出去。就像奶奶当年教了七个徒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活,有的擅长绣花鸟,有的专做荷包,反而让这门手艺传得更广了。

小陈的“野绣”品牌上线那天,我去他的新工作室帮忙。墙上挂着他设计的登山包,上面的山脉刺绣用了五种深浅不同的绿色丝线,远看像真的山影在晃动。“曼姐,”他递来杯奶茶,“谢谢你肯放手。”我接过杯子时,发现杯套上绣着只小小的猫头鹰,跟他当年做砸的那只一模一样,只是这次,眼睛绣得又圆又亮。

第八百四十六章:科技与温度的平衡术

技术团队来演示AR刺绣教程时,我捏着手机的手心直冒汗。镜头对准绣绷,屏幕上就会浮现出虚拟针脚,跟着手势移动,红色的光标提示“下针位置”,蓝色的线条标注“拉线长度”。“这样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程序员小张推了推眼镜,语气里满是得意,“我们测试过,零基础的人半小时就能绣出朵完整的花。”

我却想起奶奶教我刺绣时的样子。她的手指划过我的手背,纠正我握针的角度,“针要像握着只小鸟,既不能太松让它飞了,也不能太紧捏伤了它。”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的白发上,银丝和丝线缠在一起,分不清哪根是哪根。

“能不能加个‘大师模式’?”我突然开口,指着屏幕上的虚拟针脚,“保留纯手工的步骤,让想挑战的人也能体验完整过程。比如……加入我奶奶当年教我的口诀?”郭峰在一旁点头:“就像给咖啡拉花,机器能做到完美,但人们还是爱看手作的流动感。”

我们和技术团队改了七版方案。最后定下:基础步骤用AR辅助,关键针法则插入我手作的慢镜头,配着奶奶当年教我的口诀——“平针要像水漫滩,斜针得似风吹柳,打籽绣要粒粒圆,就像田里的豆荚饱。”

上线那天,我收到一条私信,来自一个视障姑娘:“听着你的口诀,我居然绣出了第一朵花。”配图里,歪歪扭扭的花瓣上,丝线闪着微光。她还说,摸着那些凹凸的针脚,就像在“读一本能触摸的书”。

技术团队的人都很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反效率”的设计会受欢迎。郭峰却看着那朵歪扭的花笑:“这就是手作的魔力。机器能教技巧,但教不了那种‘慢慢来’的心思。”

那天下午,我在工作室摆了张桌子,邀请来体验的人先试试AR教程,再试试传统绣法。有个小姑娘试完后说:“AR像有老师在旁边扶着我的手,传统绣法像自己学走路,虽然会摔跤,但走稳了特别开心。”她的妈妈在一旁补充:“其实孩子学的不是刺绣,是耐心。”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些新旧交织的工具上——奶奶传下来的顶针,郭峰送的3d打印绣绷,小陈设计的模块化剪刀。它们安安静静地待在一起,像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科技是翅膀,但温度才是让手艺飞翔的风。

第八百四十七章:破圈后的口碑考验

第一个差评出现在周五晚上,猩红的字体刺得人眼睛发疼。买了剧本杀刺绣道具的客户写道:“线索太难找,拆坏了都没看到,徒有虚名。”评论下面,很快聚起十几个附和的声音,有人晒出被撕烂的香囊照片,有人吐槽“紫外线灯照半天没反应,纯属智商税”,还有人说“花这钱不如买机器批量产的,至少说明书看得懂”。

我捏着手机站在工作室中央,望着墙上“一针一线有温度”的标语,忽然觉得那行字有些刺眼。郭峰端来一杯热茶,蒸汽模糊了他的眼镜片:“别慌,咱们去现场看看。”半小时后,我们站在那家剧本杀店的储藏室里,老板正对着一堆拆开的香囊唉声叹气,玩家留下的抱怨纸条散落一地。

“其实是有技巧的。”我拿起一个完好的香囊,对着镜头演示,“第一层的线索藏在‘回针绣’的针脚里,得顺着丝线的走向抽,不能硬扯。”郭峰打开直播架,屏幕上的观看人数噌噌往上涨,有人刷弹幕:“原来我拆反了方向!”我忽然福至心灵,举起香囊说:“手作的乐趣,或许就在于这份‘不便利’——就像拆礼物,太容易得到的,反而记不住。”

那场直播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从拆香囊讲到刺绣工艺,有人问:“为什么不做得简单点?”我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奶奶当年教我绣第一个荷包时说的话:“好东西都得费点心思,就像熬汤,急火煮不出那股鲜。”屏幕上的弹幕突然变了风向,有人说“突然懂了,这是仪式感”,有人说“明天就去买,这次一定耐心拆”。

第二天,我们发布了“手作温度公约”,白纸黑字写着:“所有产品保留手工痕迹——故意留一小段不修剪的线头,附上手作者的签名卡片,上面写着制作时间和心情。”那个差评客户发来私信,附了张修复好的香囊照片:“拆到第三层看到‘山有木兮木有枝’时,突然很感动,像收到一封穿越时空的信。”

更意外的是,有个文化学者联系我们:“你们的‘不便利’理念,其实是在对抗快消时代的浮躁。”他说要写篇论文,题目就叫《手作的抵抗:当慢成为一种力量》。我望着工作室里那些正在埋头刺绣的姑娘们,忽然明白:有些差评,或许只是没找到对的沟通方式;而真正的手作,从来不怕被误解——因为针脚不会说谎。

第八百四十八章:跨界生态的新蓝图

非遗保护中心的李主任第三次来工作室时,手里捧着个樟木盒子。打开的瞬间,一股陈年墨香混着樟木味漫开来——里面是民国绣娘沈雪君的手稿,泛黄的宣纸上,用蝇头小楷记着“虚实针”的编法,旁边还粘着几缕褪色的丝线。

“这是她后人捐的,”李主任抚摸着纸页上的针脚示意图,“你复原的针法,跟手稿上的几乎一模一样。”他忽然话锋一转,“我们想建个‘传统工艺基因库’,把老手艺拆解成可复用的‘基因模块’,你们愿不愿意牵头?”

我想起那些天和游戏公司、剧本杀店的磨合——他们要的“网感”和我们守的“传统”,其实就像拼图的两块,找对接口就能严丝合缝。郭峰突然在白板上画了个思维导图:“刺绣的‘平针’可以是游戏里的基础代码,‘打籽绣’能当解密钥匙,‘盘金绣’适合做高端皮肤……”

李主任的眼睛越睁越亮:“就是这个意思!让传统工艺像乐高积木,能被不同领域的人拿去重组。”他掏出份文件,“我们申请到了非遗数字化保护资金,你们出技术团队,我们出资源,把全国的老手艺都搬进这个‘基因库’。”

当天下午,我给游戏公司、剧本杀店、露营品牌发了同样一封邮件,主题是:“共建手作生态,你愿意成为哪块积木?”游戏公司的回复最快:“我们想接入‘苏绣配色基因’,让角色皮肤随剧情变色。”剧本杀店老板说:“需要‘蜀绣的藏针技法’,做更隐蔽的线索。”

最意外的是小陈,他的“野绣”品牌刚签下户外品牌联名,却主动提出:“我想把‘山系刺绣’的针法捐给基因库。”他挠着头笑,“当年曼姐教我的时候就说,手艺不是私产,是要流动的水。”

三个月后,“传统工艺基因库”上线那天,我点开后台,看见全国各地的手艺人在上传自己的“基因”——有剪纸艺人的“阴阳刻”模块,有竹编师傅的“经纬法”参数,还有个做糖画的老爷爷,把“熬糖火候”写成了可视化的温度曲线。郭峰指着不断跳动的用户数据:“你看,这才是真正的破圈——不是我们走出去,是让更多人走进来。”

第八百四十九章:团队裂变的新挑战

工作室的年度总结会开成了“创业分享会”。设计师小周站在台上,手里举着她的手作教具样品——一块绣着字母的布贴,孩子可以用魔术贴反复练习针法。“我想成立‘绣绣学堂’,”她的声音有点抖,却透着坚定,“让幼儿园的孩子也能摸到刺绣的温度。”

台下的设计师们交头接耳,有人说想做“刺绣家居”,有人想尝试“宠物服饰刺绣”,连负责后勤的王姐都红着脸举手:“我女儿说,想做‘刺绣电竞外设’,年轻人玩游戏时也能摸到点传统文化。”

我望着这些跃跃欲试的面孔,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只有三个人的小作坊。郭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是他算的账:“如果成立孵化平台,每个子品牌抽成5%,既能保证他们的自主性,又能反哺基因库。”他画了个循环箭头,“就像老话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挑战来得比想象中快。第一个月,小周的“绣绣学堂”就遇到了麻烦——幼儿园老师反馈,孩子力气小,普通绣针太尖。我带着她去拜访老中医,发现可以用牛角做钝头针;又找玩具厂改良绣线,用玉米纤维做了更柔软的版本。“原来创业不止是做设计,”小周捧着改良后的教具说,“还得懂孩子的手掌大小。”

更棘手的是品控。有个子品牌为了赶工期,用机器绣冒充手绣,被客户投诉。我们连夜召开“工艺听证会”,当着所有合作方的面销毁了这批货。“手作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真诚。”我望着墙上的“基因库公约”,一字一句地说,“这是底线。”

那天晚上,小陈突然敲我办公室的门,手里拿着份“子品牌自律手册”,上面是他和几个创始人一起写的:“每针必须有3毫米的手工误差”“附制作视频溯源”。“曼姐,”他眼里的光像当年第一次成功绣出猫头鹰时那样,“我们想成立‘手作联盟’,自己管自己。”

我翻开手册,最后一页画着棵大树,每个子品牌都是分枝,根须处写着“蓝曼工艺”。窗外的月光正好落在那棵树上,像给它镀上了层银霜。

第八百五十章:下一站的邀请函

郭峰把一张设计图铺在我面前时,工作室的风铃正叮当作响。图纸上是个透明的玻璃房子,一半是手作工坊,阳光能透过屋顶洒在绣绷上;一半是科技实验室,屏幕上跳动着“基因库”的数据流。中间用绣着藤蔓的屏风隔开,藤蔓的针脚里藏着一行字:“让传统长出新枝。”

“这是我们的‘手作未来馆’,下个月动工。”他的手指点在图纸角落,那里有行小字:“创始人:蓝曼、郭峰及所有手作共建者。”我抬头时,看见他眼里的期待,像当年第一次跟我提议“试试游戏联名”时那样。

手机弹出一条推送,是“传统工艺基因库”的用户突破百万的消息。评论区里,有个网名叫“指尖星火”的留言:“我只会织围巾,但能不能把‘祖母格’针法捐进去?我奶奶教我的,说这是‘穷人的宝石’。”下面跟着上百条呼应,有人要捐“妈妈的钩针花样”,有人想分享“爷爷的木工刨法”。

郭峰突然牵起我的手,往工作室外面走。春天的风带着花香扑过来,路边的玉兰开得正盛。“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他笑着说,“你在天桥上摆地摊,我问你‘这刺绣能不能印在t恤上’,你差点用绣绷砸我。”

我当然记得。那时我总说“老手艺不能瞎改”,是他拉着我去看年轻人的漫展,去逛潮玩店,让我明白“坚守不是把自己关起来”。就像奶奶的绣绷,既要有固定的木架,也要有能转动的轴。

未来馆动工那天,来了很多人。非遗中心的李主任带来了沈雪君的手稿复刻本,要嵌在玻璃墙里;小陈扛来了他设计的露营刺绣帐篷,支在草坪上;小周的“绣绣学堂”孩子们,用钝头针在布上绣出歪歪扭扭的太阳。

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来,颤巍巍地从布包里掏出个针线笸箩:“我会‘打络子’,就是系玉佩的那种结,能进你们的‘基因库’吗?”我蹲下来,握着她的手说:“当然能,这是最珍贵的‘基因’。”

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无数根线交织在一起。郭峰指着天边的晚霞:“下一站,你想去哪?”我望着那些在风里飘动的刺绣旗帜——有赛博朋克的牡丹,有露营风的雪松,有孩子们绣的太阳,突然笑了:“去哪都行,只要这些线还在织下去。”

卷末互动:如果你的手艺能成为“基因库”里的一项,你会贡献什么?是奶奶教的纳鞋底技巧,还是自己摸索的折纸方法?来评论区留下你的“手作密码”吧!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斗罗2:和霍挂比金手指后成团宠穿越成姐姐,妹妹你要干嘛?问鼎记!寻找胭脂[射雕同人]妖女七零:炮灰夫妻发家忙七零之小媳妇甜甜嘴疯批跑断腿穿越异界之崛起逆世穿越之灵域传奇盛宠之嫡女医妃陆沉周若雪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好孩子小明去哪了盗墓:选对喜欢的CP嗑合成召唤摄政王的神探娇妻龙珠:我能吸收能量变强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我有一个诡王朝精灵游病娇师姐装呆套路我,人麻了!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掐指一算,你是逃犯!重生娇妻已上线崩坏:雷电芽衣之名阴郁疯批师尊,对我垂涎欲滴快穿之这段数据成精了吧我在万界都有分身是拖油瓶也是青梅竹马我打打打打打打死你个渣男换老公女尊也得嫁人斩神:穿越后的决斗之旅四合院:开局先把媳妇娶了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重生木兰辞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狐妖:剑圣一心重生1962之开局怒扇禽淮茹要命!我睡的小白脸是首富太子爷星林风途娶鬼妻行阴阳小鬼拜师璃雪快乐田园生活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味主骑砍:从破落农庄开始四合院,开局一个太初仙境手握空间,和离后开启流放高端局仙游云风录重生最强农妇修仙之混沌道果
随梦书屋搜藏榜:我的后宫奋斗记穿越改造男女的身高体重快穿之鬼差女配打工日常冷冬气候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位面收集功德高武:金手指姐姐是我的理想型无上至尊是狼不是狗给疯批霸总当替身后,我成了顶流盗墓:反派系统,开局保护伞公司下堂王妃是毒医救命!我好像被禁欲陆警官看上了重生六零,带着空间宠夫暴富被迫攻略反派剑尊后,全书he了通天神医本是人好可不可以勇敢点从龙族开启的异世界生活表白装高傲,我转身校花崩溃哭了除魔人:开局遇到大黑佛母恋综直播:女扮男装的她引爆热搜重生之后,娶了诡新娘做老婆孤女穿成小丫鬟龙族之龙骑士从聊斋开始,证就人道古史!爱的谜题:林晓萱要命!和章鱼网恋后,他疯了!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海贼王:渣女今天也在努力死遁跨越时空的花季我,诡异NPC,吓唬哥哥怎么了劫天之人天灾囤货,灵泉空间种田记[综韩]黑色阳光重生不谋爱,京圈大佬给我下跪了金玉传奇终默沦陷修罗场,大佬都想独占她守寡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五十年代卷到飞升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港综开局之我有一座万界楼林海边和陈心的爱情故事叶罗丽之命宝可梦科普与职业日常心被俘获后?我化形了!回到旧石器时代无尽轮回:从禁酒令开始月老可能忘了给我绑红线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四合院根据地的红小鬼两界穿:吾以中二之名,重定秩序修真之多宝葫芦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刑侦档案:情迷真相原神:烈风,但白月光剧本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您的外卖到了快穿:软萌娇夫被反派女神捡走了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金兰厌胜劫完美仙路东南亚军阀混战重生1990这一世逆转乾坤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多了一道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太初:开局获得太初锻体决我竟是水怪不能修炼?那就换个修炼体系!洪荒第3001位魔神东京:开局神选,三天制霸铃兰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快穿之反派的饲养指南步步惊天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全息建城:重生后被偏执城主娇养全球公认:陆爷是妻奴你不要的疯批病娇,乖巧且恋爱脑御兽:开局截胡天命龙女帝我把生存游戏玩成了养成神印:魔族长公主只想谋朝篡位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系统返现,极品恶女靠养崽暴富!准提:孔宣求你别刷我了必须犯规的游戏梨花犯罪手册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我吞!我吞吞吞!我吞吞吞吞吞!穿成星际恶雌,兽夫们跪求我别走四合院:重生归来,开局爆锤众禽女配娇憨撩人,男主秒变恋爱脑超感应用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荒村辣媳两界倒卖,我仙武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