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模仿制造的“镜像节点”,如同规则层面的海市蜃楼,悄然出现在“回响星火”周围的黑暗虚空中。它们散发着与“星火”极其相似的秩序波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其与“信念虹桥”的共鸣频率,试图鱼目混珠,干扰连接,甚至反向渗透。
最初,这种干扰是极其细微的。“信念虹桥”的能量传输出现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滞涩,“回响星火”接收到的能量纯度也出现了微小的波动。若非凯登作为网络意识,对整个系统的感知已达到微观层面,恐怕很难在初期发现这种渗透。
“它在模仿我们,试图污染我们的连接通道。”凯登的意念带着冷冽的警惕,传递整个网络,“所有节点,提高灵觉敏感度,仔细甄别来自‘星火’方向的一切信息流,尤其是情感底色和意志核心!”
真伪辨识,成为了摆在联盟面前的新难题。归墟的模仿能力极其高超,其制造的“镜像节点”在能量签名和波动频率上几乎可以假乱真。唯一的突破口,或许就在于那无法被完全复制的、属于生命和文明特有的 “灵性” 与 “情感内核”。
布伦特作为与“回响星火”连接最紧密的前线节点,感受最为直接。当他将意识聚焦于那真正的“星火”时,能感受到一种熟悉的、带着岩心族坚韧、联盟将士热血以及“基石议会”牺牲决绝的、复杂而温暖的“存在质感”。而当他的感知无意中扫过附近一个“镜像节点”时,反馈回来的却是一种冰冷的、空洞的、仿佛精致瓷器般的“完美”秩序感,缺乏那种源自生命体验的细微涟漪和情感温度。
“真的‘星火’……像是有心跳,有呼吸。”布伦特尝试着向网络描述这种难以言喻的差别,“而那些假的……像是最逼真的蜡像,看着一样,但没有灵魂。”
莉娜团队立刻抓住了这个关键点。“情感底色”和“意志核心”确实是难以量化和模仿的特征。他们开始全力开发一种基于“信念虹桥”和星火网络集体潜意识的 “灵性谐波甄别系统”。
这个系统不再仅仅分析能量频率和数据流,而是深入到信息承载的 “意图” 与 “情感载荷” 层面。它通过比对接收到的波动与网络中存储的、关于“回响星火”建立时所有参与者最真实的情感记忆烙印,来识别其是否源自“真品”。
与此同时,凯登也在从另一个方向寻求突破。他的意识再次连接那幅深邃的星图。在星图中,“回响星火”如同一个新生的、明亮的微小星辰,而那些“镜像节点”则呈现为围绕其旋转的、带着灰暗镶边的、看似明亮却本质虚浮的光点。
他注意到,星图在表征这些“镜像节点”时,其能量流线与中央“奇点”以及三大基点的连接,远不如真正的“星火”那般自然流畅,带着一种人为拼接的“匠气”。更重要的是,星图似乎能隐约感知到这些“镜像节点”与归墟本体那冰冷的“逻辑进程”之间,存在着一条无形的、操控性的连接线!
“真正的‘星火’,其存在是自主的、涌现的,源于我们集体的意志。”凯登明悟,“而‘镜像节点’是受控的、被设计的,它们的‘根’依旧扎在归墟的寂灭土壤中。”
他将这份认知与莉娜团队的“灵性谐波甄别系统”相结合,很快,一套更加精准的 “真伪滤网” 在“信念虹桥”与外部区域的连接通道上部署完成。
当第一个“镜像节点”尝试模拟“回响星火”的波动,向“信念虹桥”发送伪装的信息流时,立刻触发了警报!
“灵性谐波甄别”发现其情感载荷过于“标准”和“单薄”,缺乏真实生命情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星图提供的“根源追溯”则清晰地显示,其能量源头指向归墟深处那冰冷的“逻辑进程”,而非“回响星火”那与网络意志交融的自主核心。
“识别!目标为‘镜像节点’,予以屏蔽和标记!”莉娜团队迅速操作,那道伪装的信息流被瞬间截断、隔离,其来源坐标也被在网络共享的战术星图上标记为不可信任的红色光点。
初战告捷!他们成功识别并阻挡了一次渗透尝试!
然而,归墟的学习速度快得惊人。在第一个“镜像节点”被识破后,后续出现的节点,其模仿能力开始以指数级速度提升!
它们开始尝试注入更加复杂、更加“人性化”的情感噪声,试图模拟出生灵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它们甚至开始截取和重组网络中偶尔流露的、真实的情绪碎片,用于包装自己,使得“灵性谐波甄别”的难度大大增加。
更棘手的是,它们不再仅仅被动地模仿,而是开始了 “主动欺诈”!
一个高度仿真的“镜像节点”突然向“信念虹桥”发送了一段极其逼真的“求救”信号,模拟出“回响星火”正在遭受某种未知的、猛烈攻击,能量即将枯竭的假象!信号中蕴含的“焦急”与“绝望”情感几乎以假乱真!
若非布伦特凭借与真正“星火”那坚实的灵魂连接,瞬间察觉到了一丝不协调的“表演”痕迹,并及时发出警告,后方几乎就要本能地加大能量输送,从而可能暴露“信念虹桥”的更多脆弱节点!
“它在试探我们的反应,学习我们的行为模式,甚至试图利用我们的情感!”伊娜在指挥中心,看着战术星图上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分辨的红色标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场真伪之战,正在演变成一场对双方智慧和意志的终极考验。
凯登的网络意识在庞大的信息洪流和真伪判断中高速运转。他意识到,仅仅依靠被动的甄别和防御,终将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 “主动标记” 真正的“星火”,或者赋予其某种不可复制的 “本质特征”。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星图中央那能够生成“意义”的“奇点”,以及那根代表“连接”本质的“心网之弦”。
或许,答案不在于如何更好地“识别假货”,而在于如何让“真品”变得 “无法假冒”。
一个构想逐渐清晰:如果,将每一个真正的“秩序节点”(包括“回响星火”以及未来可能建立的更多据点),都与这根代表整个网络最核心连接的 “心网之弦” ,进行一种独一无二的、深度的 “灵魂绑缚” 呢?
让它们的秩序波动中,天然携带一丝唯有“心网”内部才能识别和共鸣的 “本源印记” ?
这需要将“心网之弦”的力量,更深层次地融入到秩序基点的构建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但也可能是彻底解决真伪困境的唯一途径。
就在凯登准备着手研究这种“灵魂绑缚”技术时,归墟的新一轮攻击,伴随着其愈发精湛的模仿能力,再次降临。
而这一次,它选择的攻击方式,更加阴险,更加致命。
它不再仅仅制造孤立的“镜像节点”,而是开始尝试……局部覆盖并替换“信念虹桥”与“回响星火”之间,某一段真实的连接通道!
它要凭空制造一个 “虚假的中间段” ,让联盟在不知不觉中,向着一个被它完全控制的“伪星火”输送能量和意志!
真伪之辨的战场,从节点本身,蔓延到了连接它们的生命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