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计划那惊心动魄的一瞥,虽短暂如星火,却为帝国照亮了前路上最浓重的迷雾,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寂灭深渊”并非单纯的天文险地,而是一个拥有“结构”、存在“逻辑”、能够“呼吸”并吞噬秩序的恐怖造物——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帝国高层对“熵寂”的认知。
龙渊基地,最高简报室。
空气中弥漫着凝重与压抑。嬴雪华虽已服下徐福亲自调制的安神丹药,脸色依旧带着灵能透支后的苍白,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正详细复述着那超越感官的惊悚体验:
“……其‘结构’之复杂,远超我们任何已知的造物,更像是由规则本身编织而成的囚笼或……熔炉。那些‘执行终端’散发的并非纯粹的能量波动,而是一种强制性的‘格式化’指令,所过之处,宇宙常数都在发生微小的、不可逆的偏移,趋向于……热寂与虚无。”
徐彭岳调出了“织网”计划最后时刻捕捉到的、经过艰难解析后的一丝规则扰动数据,将其与帝国现有数据库进行比对。“看这里,”他指着光幕上一条扭曲的、不断自我否定的数学曲线,“这种规则侵蚀模式,与我们之前在‘归墟’边缘采集到的样本高度同源,但更加……高效,更加本源。可以确定,‘归墟’仅仅是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次级单元,或者说是其力量泄露到现实宇宙的一个‘脓疮’。”
白起(通过灵晷接入)冰冷的声音响起:“反向探测波动,性质?”
石星澜立刻回答:“非能量冲击,更像是一种……信息层面的‘标记’和‘溯源’。对方试图定位我们的灵能网络核心。幸而断连及时,但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获取部分节点信息。星鲸前辈表示,它的灵能屏障干扰了大部分追溯,但对方的手段……很高明。”
这意味着,“深渊”背后的系统,已经察觉到了帝国的窥探,并具备沿着灵能痕迹进行反制的能力。帝国从暗处的观察者,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自身的存在。
“陛下,”蒙恬沉声道,“情况已明。‘寂灭深渊’乃帝国存续之根本大患,其威胁等级,远超以往任何敌人。远征计划,需即刻提速,且必须以最强姿态出击,力求一击必中,否则恐遭灭顶之灾。”
嬴政端坐于帝座之上,指尖轻轻敲击扶手,深邃的帝眸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星图中那片被标记为“寂灭深渊”的黑暗区域。
“星鲸指引,灵网窥秘,前路已昭然。”嬴政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回荡在室内,“然,猛虎搏兔,亦用全力。况此宇宙之顽疾乎?”
他缓缓起身,帝威勃发:
“传朕旨意:
一、‘深渊级’主力舰研发,列为帝国至高优先级,龙渊格物院一切资源,无条件倾斜。徐彭岳,朕予你全权,三年之内,朕要见到帝国最锋利的剑刃出鞘!
二、星骋军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蒙恬、顿弱,整合所有新锐舰队,以‘深渊先遣军团’为基干,扩编为‘深渊远征集团军’,白起任总指挥,开始进行高强度、极端环境下的实战化演习。
三、章邯,启动‘星火’储备库,开放所有战略资源权限,确保远征军建造与训练无后顾之忧。
四、嬴雪华,石星澜,‘灵枢阁’与‘星语阁’合并组建‘深空情报总局’,由嬴雪华总领,石星澜副之。全力解析此次窥探所得,并构建覆盖帝国全境的灵能预警网络,严防对方任何形式的渗透与反击。
五、令徐福、公子贞,协调各方,稳定内政,凝聚国运,为远征提供坚实后盾。”
命令层层下达,如同给一台本就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再次注入了狂暴的动力。整个帝国,如同一张被拉满的强弓,所有的力量都向着那支即将射出的箭矢汇聚。
龙渊基地的灯火彻夜不熄。徐彭岳几乎住在了实验室,与各路院士争分夺秒地攻克“深渊级”战舰的各项技术难关,尤其是如何抵御那种规则层面的“格式化”侵蚀。嬴雪华在身体稍有好转后,便立刻投入工作,领导新成立的“深空情报总局”,开始构建更庞大、也更隐蔽的灵能监视网络,并尝试逆向研究那“反向探测波动”,以期找到防御甚至反制的方法。
白起则离开了相对安稳的后方,亲自前往东境最前沿,坐镇“铁幕”哨站。他麾下的“镇幽司”如同最敏锐的触须,开始以更激进、也更隐蔽的方式,向着“寂灭深渊”的方向进行渗透式侦察,试图摸清其外围防御的规律与漏洞。
帝国这台精密而庞大的机器,在明确了目标后,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与决心。星海之间,帝国的疆域仿佛化作了一个巨大的熔炉,正在将所有的资源、智慧与勇气,熔铸成一柄足以斩开宇宙黑暗、为文明寻求生路的——开天之刃。
然而,无论是徐彭岳在数据海中紧锁的眉头,嬴雪华在灵能网络中感受到的隐晦压力,还是白起在深空前沿捕捉到的、越来越频繁的异常空间涟漪,都清晰地预示着——风暴,正在汇聚。帝国的砺刃之声,能否压过那来自深渊的、吞噬一切的寂静呼吸?答案,将在不远的将来,由星海本身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