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带回的古老坐标与遗迹石碑中蕴含的破碎信息,在帝国高层引发了剧烈的震荡。这不仅证实了“归零协议”的真实性与残酷性,更提供了一个可能窥探其内部运作的潜在窗口。然而,面对这来自毁灭文明的最后馈赠(或是警告),帝国必须慎之又慎。
龙渊基地,超算中心与灵能解析室同时亮起了最高优先级的指示灯。
徐彭岳亲自坐镇超算中心,调动了帝国最强的量子计算阵列“河图”,对白起传回的空间坐标进行亿万次校验与推演。同时,他组织了一支由数学、宇宙学、信息学顶尖学者组成的团队,尝试破译石碑上那些冰冷的几何符号,试图理解那个已逝文明的逻辑体系与技术语言。
另一边,嬴雪华与石星澜则带领“深空情报总局”最精锐的感应者,在层层灵能护盾的保护下,尝试以更柔和、更深入的方式,“阅读”石碑信息流中蕴含的那些超越符号的“意念残留”与“情感烙印”。
工作艰难而缓慢。石碑的信息编码方式与帝国所知的一切体系都截然不同,其数学基础似乎建立在某种非欧几里得几何与概率云叠加的模型之上,充满了矛盾与不确定性。而灵能解读则更加凶险,那些绝望、恐惧与不甘的情绪碎片,如同无形的毒刺,不断试图侵蚀解读者的心智。
数日不眠不休后,两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徐彭岳团队发现,那些几何符号并非静态文字,而是一种描述“系统状态”与“协议流程”的动态逻辑图!它们揭示了“归零协议”并非一个单一的指令,而是一个庞大、多层级的自动化判决与执行系统。系统会持续监测特定宇宙区域的“熵值”与“信息有序度”,当某个阈值被突破,或检测到“超规信息扰动”(可能指触及宇宙底层禁忌知识的行为)时,便会启动不同层级的“清理”程序——从局部规则重置到区域“格式化”,直至终极的“归零”。
“就像一套……宇宙的免疫系统,”徐彭岳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却带着发现真理的兴奋,“只不过,它的标准过于严苛,将文明的发展本身,也视作了需要清除的‘病毒’或‘癌细胞’!”
而嬴雪华与石星澜那边,则从情感的碎片中,拼凑出了更令人心悸的真相。
“他们……他们并非坐以待毙,”嬴雪华脸色苍白,显然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个文明,我们暂称其为‘几何文明’,他们试图……欺骗系统。”
石星澜补充道:“他们在最后时刻,集中全族之力,创造了一个虚假的、符合系统‘低熵’标准的宇宙泡模型,试图将自己‘伪装’成无害的背景噪音,躲过扫描。但……失败了。系统识别出了‘伪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级的‘信息扰动’,从而启动了最高级别的格式化协议。”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背脊发凉。对抗“归零协议”的难度远超想象,它不仅强大,而且具备极高的“智能”和反制能力。
然而,危机中往往蕴藏着转机。徐彭岳团队在反复演算那个古老坐标与“寂灭深渊”的相对位置及能量关联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这个坐标,很可能不是‘几何文明’的母星,而是他们为了实施‘伪装计划’而建造的一个……‘协议屏蔽试验场’或‘系统漏洞探测站’!”徐彭岳指着光幕上复杂的能量流向图,“它位于‘寂灭深渊’规则辐射的边缘地带,其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人为的‘信息隐匿’特征。这可能是他们未完成的避难所,也可能是……一个用于研究如何屏蔽乃至干扰‘归零协议’的前沿实验室!”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精神大振!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座遗迹的价值将无可估量!那里可能保存着“几何文明”关于对抗“系统”的最核心研究与技术遗产!
“立刻将分析结果呈报陛下!”徐彭岳当机立断,“建议派遣最高规格的科学考察团,前往该坐标进行实地勘探!这可能是我们理解并最终战胜‘归零协议’的关键!”
咸阳宫中,嬴政凝视着分析报告,帝眸中光芒闪烁。他看到了风险,但更看到了那黑暗中唯一的一线曙光。
“准。”帝音斩钉截铁,“命白起所部,确保坐标区域绝对安全,建立前进基地。”
“命徐彭岳、嬴雪华,组建‘薪火’科学考察团,由徐彭岳任团长,嬴雪华任副团长,石星澜及龙渊、灵枢阁精锐随行,前往遗迹坐标,务必获取‘几何文明’之遗产!”
“命蒙恬,舰队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前出接应!”
“章邯,开放所有特殊资源权限,保障考察团所需。”
旨意下达,帝国这部庞大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一支汇聚了帝国最强科技与灵能智慧的特殊团队迅速组建完毕,搭载着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强大的护卫力量,乘坐经过特殊改装的“烛龙”级巡弋舰“薪火”号,在白起麾下精锐舰队的护送下,悄然驶离帝国疆域,向着那个承载着已逝文明最后希望与警告的坐标,义无反顾地前进。
星海之中,一个文明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另一个年轻的文明便已踏上征途,试图从中拾取薪火,照亮自身以及或许所有智慧文明的前路。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与宇宙既定命运的豪赌。帝国的命运,乃至更广阔星海的未来,或许都将因这次深入未知的“薪火”之旅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