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师范的十二月,寒风裹着细碎的雨丝,敲打着图书馆的玻璃窗。馆内却暖意融融,墨香与纸张的气息交织,静谧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苏晓晓趴在桌上,对着面前的教育学考研大纲皱起眉头,指尖无意识地戳着笔记本,脸上满是愁绪。
“卡在哪个知识点了?”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顾言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将其中一杯放在她手边,顺势坐在她对面的位置。他穿着深灰色的羽绒服,围巾还没来得及取下,鼻尖带着一丝室外的凉意,眼神却依旧温和。
苏晓晓抬起头,委屈地指了指大纲上的“教育心理学核心理论”部分:“学长,这部分也太绕了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我总记混,做题老是错。”
顾言拿起她的笔记本,认真翻看了几页,指尖在关键知识点上轻轻一点:“别急,我给你画个思维导图,把两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区别和联系都理清楚,你就好记了。”他从背包里拿出笔,快速在纸上勾勒起来,线条清晰,重点突出,还特意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
苏晓晓凑过去看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顾言的讲解通俗易懂,还结合了具体的教学案例,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瞬间变得清晰明了。“哇!学长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么一讲我就懂了!”她兴奋地说,拿起笔赶紧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这些都是基础,以后还会遇到更难的知识点,我们一步一步来。”顾言笑着说,喝了一口咖啡,“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按部就班推进就好。”
这已经是他们一起泡图书馆备战考研的第三个月了。从大一上学期末确定考研的目标后,两人就达成了共识——一起报考南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相关专业,继续在同一所学校深造,把双向奔赴的约定,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每天早上七点,顾言会准时在女生宿舍楼下等苏晓晓,一起去食堂吃早餐,然后直奔图书馆占座。晚上十点图书馆闭馆,他们再一起沿着林荫道回宿舍,路上互相抽查知识点,分享当天的复习心得。
顾言的专业课基础扎实,尤其是教育学原理和中国教育史,他整理的笔记堪称“考研宝典”,不仅知识点全面,还标注了历年考点和出题规律。他毫无保留地把这些笔记分享给苏晓晓,还会根据她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复习方案。
而苏晓晓虽然专业课基础稍弱,但胜在认真刻苦,记忆力也好。她会把顾言整理的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和记忆卡片,方便随时背诵;还会帮顾言搜集最新的考研资讯和历年真题,把不同题型分类整理,让他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学长,你看这个题,去年考的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今年会不会考陈鹤琴的‘活教育’呀?”苏晓晓拿着一道真题,抬头问顾言。
顾言接过真题,认真分析道:“有这个可能。陶行知和陈鹤琴都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教育思想经常放在一起考。我们可以把两人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列出来对比记忆,这样无论考哪个,都能应对自如。”
“好!”苏晓晓点点头,立刻拿出纸和笔,开始整理两人的教育思想对比表。顾言坐在对面,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他喜欢这样的时光,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互相扶持,彼此鼓励,每一点进步都显得格外有意义。
考研复习的过程枯燥而艰辛,偶尔也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有一次,苏晓晓模拟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看着满是红叉的试卷,她忍不住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顾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递上纸巾,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等她情绪平复一些,他才拿起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帮她分析错误原因:“你看这道题,是因为知识点记不牢;这道题,是因为审题不清;还有这道题,是因为答题思路不清晰。没关系,模拟考试就是为了找出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掉,下次就能进步了。”
“可是我怕我考不上,辜负你的期望。”苏晓晓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哽咽。
顾言看着她,眼神坚定而认真:“晓晓,我从来没有对你失望过。我知道你已经很努力了,考研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放弃,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按照计划一步步复习,一定能考上的。”
他顿了顿,握住她的手:“而且,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也不是。我们是一起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一起面对。”
苏晓晓看着顾言真诚的眼神,心里的委屈和不安渐渐消散。她用力点点头:“嗯!学长,我不会放弃的!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考上研究生!”
从那以后,苏晓晓更加努力了。她每天都会比以前早半小时起床,晚上也会多复习一个小时。顾言担心她太累,会逼着她按时休息,每天给她带各种营养品,还会在周末的时候,带她去公园散步、去看电影,让她放松心情。
他们的努力也渐渐有了回报。在第二次模拟考试中,苏晓晓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专业课排名进入了班级前十。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她兴奋地抱住顾言:“学长!我进步了!我真的进步了!”
顾言笑着回抱住她:“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晓晓,你真的很棒!”
图书馆里的其他同学看着他们,眼里满是羡慕。他们知道,这对情侣不仅恩爱,还一起努力上进,这样的双向奔赴,实在让人动容。
除了一起复习考研,他们还会一起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考研经验分享会。有一次,学校邀请了一位考研名师来做讲座,顾言提前三天就去排队领票,给苏晓晓占了一个靠前的位置。讲座结束后,他还带着苏晓晓去请教名师,把自己和苏晓晓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都问了一遍,认真记录下名师的建议。
“学长,今天的讲座真的太有用了!名师讲的答题技巧,我以前都不知道。”回去的路上,苏晓晓兴奋地说。
“是啊,以后有这样的讲座,我们还要去听。”顾言笑着说,“多听听别人的经验,能少走很多弯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大一的寒假就到了。回家前,两人在图书馆里制定了寒假的复习计划,每天都会通过视频通话互相监督、互相抽查知识点。苏晓晓会把自己每天背诵的知识点录成视频发给顾言,顾言也会把自己整理的错题集分享给苏晓晓。
春节期间,两人也没有放松。苏晓晓会在走亲访友的间隙,抽出时间复习;顾言则会利用拜年的机会,向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请教复习经验,然后把这些经验分享给苏晓晓。
开学后,他们又回到了图书馆,继续为考研而努力。此时的他们,目标更加明确,信念也更加坚定。他们知道,考研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不会退缩,因为他们有彼此,有共同的目标,有双向奔赴的勇气和决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苏晓晓和顾言坐在图书馆的窗边,看着窗外的春暖花开。苏晓晓靠在顾言的肩膀上,轻声说:“学长,等我们考上研究生,我们就去青岚岛,像高中时那样,看日出,看海浪。”
顾言握紧她的手,温柔地说:“好。不仅要去青岚岛,还要去很多很多地方。等我们研究生毕业,就结婚,一起在这个城市扎根,一起实现我们的梦想。”
苏晓晓笑着点点头,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知道,只要和顾言一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图书馆里的阳光温柔而明亮,映照着他们认真的脸庞。他们的爱情,在考研的道路上愈发坚定;他们的未来,在双向奔赴的努力中愈发清晰。他们用行动证明,最好的爱情,是和你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一起奔赴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