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美院的六月,凤凰花将校园染成一片炽热的红,风里裹着毕业季的喧嚣,也藏着油墨的清香。林溪坐在画室里,指尖抚过刚拆封的画册,深蓝色封面烫金的“林溪作品集”五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她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银色签字笔,笔尖划过纸面时,留下清晰而有力的字迹。
桌上摆着两个牛皮纸信封,是她特意挑选的,朴素却不失质感。画册已经仔细包好,放在信封里,只露出一角深蓝色的封面。林溪深吸一口气,拿起其中一本,翻开扉页。
扉页的留白处,她写下一行娟秀的字:“致知行:谢谢你的陪伴,像暖阳照亮我的创作之路。愿我们都能在热爱里闪闪发光——林溪”。落笔时,她的嘴角不自觉上扬,眼前浮现出陆知行晒黑的脸颊、开朗的笑容,还有他每天陪在画室角落看书的身影。从开学时的志愿者马甲,到寒假带回来的贝壳手链,再到无数个深夜的热奶茶和鼓励,这些温暖的瞬间,都化作了她画笔上的力量。
签完名字,她又在落款旁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像她画里常出现的那样,明亮而温暖。
拿起另一本画册,林溪的笔尖顿了顿,心里泛起一股复杂而温柔的情绪。她写给江翊的话更简洁,却藏着跨越山海的牵挂:“致江翊:愿北方的风捎去南方的暖意,愿我们在各自的征途上熠熠生辉——林溪”。她想起江翊发来的那些北方风景照,想起他寄给奶奶的奖学金,想起他瘦高了些、话多了些的模样。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始终在以各自的方式陪伴着彼此,这份沉默的默契,是青春里最珍贵的印记。
同样,她在落款旁画了一朵小小的樱花,那是他们高中时共同看过的风景,也是藏在心底的柔软。
将两本签好名的画册小心翼翼地放进信封,林溪又分别塞进了一张照片。给陆知行的是她特意打印的《陪伴》局部,画里那个坐在角落看书的少年,眉眼依稀是他的模样;给江翊的是一幅南方的樱花图,花瓣洁白,带着江南的温润,弥补他无法亲眼看到的遗憾。
粘好信封,写下收件地址和名字,林溪看着“江城师范大学”和“北方理工大学”这两个熟悉的地址,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能想象到他们收到画册时的样子,嘴角忍不住扬起笑容。
寄完快递的第二天,林溪就收到了陆知行的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兴奋的声音几乎要冲破听筒:“溪溪!画册收到了!太惊喜了!你的签名好好看,还有那个小太阳,太可爱了!”
“你这么快就收到了?”林溪有些惊讶,江城离南方美院不算太远,但没想到这么快就送达了。
“是啊!快递小哥刚送过来,我拆开一看,差点跳起来!”陆知行的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我现在正在宿舍给画册包书皮呢,要好好珍藏起来,以后你成了大画家,这本签名画册可就值钱了!”
林溪被他逗笑了:“哪有那么夸张。你喜欢就好。”
“喜欢!超级喜欢!”陆知行连忙说,“我已经把画册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了,刚才室友们都来看了,都夸你的画好看,还问我能不能帮他们要签名呢!”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林溪笑着说,心里满是暖意。
“对了,你画的那个小太阳,是不是代表我呀?”陆知行突然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
林溪的脸颊微微发红,轻声说:“你觉得是就是呀。”
电话那头的陆知行笑得更开心了:“我就知道!溪溪,谢谢你!这本画册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我会一直好好收藏的。晚上我请你吃饭,就去你最爱的那家糖醋排骨店,好好庆祝一下!”
“好呀!”林溪笑着答应。
挂了电话,林溪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打开微信,看到苏晓晓发来的消息,说陆知行已经在朋友圈炫耀了画册,配文是“我的朋友是全国绘画比赛一等奖得主,这本签名画册我可太稀罕了!”,还附上了画册扉页的照片。
林溪点开照片,看到自己的签名和那个小小的太阳,心里满是成就感。
江翊收到画册的时间晚了两天。那天他刚结束一个重要的实验,回到宿舍,就看到门口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看到寄件人是林溪,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快步拿起信封,小心翼翼地拆开。
深蓝色的画册映入眼帘,烫金的字迹在灯光下泛着光泽。江翊轻轻抚摸着封面,心里泛起一股莫名的暖意。他翻开扉页,看到林溪娟秀的签名,还有那行写给自己的话,以及落款旁那个小小的樱花图案,眼眶微微发热。
他坐在书桌前,一页一页地翻看画册。里面的每一幅画都色彩明亮,充满了温暖与生命力——南方的樱花、画室的阳光、青岚岛的日出、校园的凤凰花……每一幅画都仿佛带着南方的暖意,透过纸张传递过来,驱散了北方六月的燥热。
看到《陪伴》那幅画时,江翊的目光顿了顿。画里的画室阳光明媚,角落里的少年安静地看着书,画架前的女孩专注地创作,整个画面温暖而治愈。他能感受到画里的情谊,心里泛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羡慕,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
翻到最后一页,他看到了林溪夹在里面的樱花照片。照片里的樱花开得正盛,花瓣洁白如雪,背景是南方美院的红砖墙,和他高中时看过的樱花一模一样。
江翊拿起手机,给林溪发了一条消息:“画册收到了,很漂亮,谢谢你。你的签名很好看,樱花也很美。”
林溪的消息很快就来了:“你喜欢就好。北方的天气越来越热了,要注意防暑,别总待在实验室里,偶尔也要出去走走。”
“嗯,会的。”江翊回复道,“你的画越来越好了,继续加油。我已经把画册放在书架上了,会好好珍藏的。”
“好。”林溪回复道,还加了一个笑脸表情。
江翊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笑脸,嘴角忍不住扬起一丝浅浅的笑容。他把画册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和他的获奖证书、专业书籍放在一起。这本画册,不仅是林溪的成长见证,也是他们之间友谊的见证,值得他好好珍藏。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知行几乎每天都会提起画册。他会跟林溪分享室友们对画册的赞美,会跟她讨论某幅画的创作灵感,还会拿着画册去跟朋友们炫耀,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
有一次,两人一起去吃糖醋排骨,陆知行特意把画册带在了身边。“溪溪,你看,我给画册做了个专属书皮,上面画了个小太阳,跟你签的那个呼应。”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画册,眼里满是珍视。
林溪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知行,谢谢你这么喜欢我的画册。”
“那当然!”陆知行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这是你努力的成果,也是我们友谊的见证,我肯定要好好珍藏呀。”
江翊虽然没有像陆知行那样频繁提起画册,但林溪偶尔会在朋友圈看到他分享的动态。有一次,他发了一张画册放在书桌前的照片,配文是“南方的暖意,照亮北方的征途”。林溪看到后,心里泛起一股暖流,给她点了个赞。
暑假来临的时候,林溪收到了江翊寄来的礼物——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装着他打印出来的樱花照片,还有一张他自己拍的北方星空照。照片背面,他写着一行字:“谢谢你的画册,愿我们都能如星辰般璀璨。”
林溪把相框放在书桌前,每天画画时都能看到。南方的樱花和北方的星空,跨越千里,在她的书桌前相遇,就像她和江翊、陆知行之间的友谊,无论相隔多远,都始终温暖着彼此。
画册的余温还在继续。学校里有越来越多的同学知道了林溪的名字,甚至有新生来向她请教画画的技巧。林溪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她会把画册里的作品拿出来,跟新生们讲解创作灵感和技法,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
周教授看着林溪的成长,心里满是欣慰:“林溪,你的画不仅有温度,还有力量。这本画册,不仅是对你的肯定,也能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热爱。”
林溪点点头,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这本签了名的画册,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约定——约定着他们要在各自的领域里继续努力,约定着无论相隔多远,友谊都不会褪色,约定着未来要一起变得更加优秀。
南方的风依旧温暖,凤凰花依旧热烈地绽放着。林溪坐在画室里,看着窗外的阳光,手里握着画笔,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知道,这本画册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会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会举办更大的画展,会和朋友们一起见证更多的美好。而那些签了名的画册,会像一颗颗种子,在他们的友谊里生根发芽,开出最绚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