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夜来得早,实验室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映着窗外飘落的细雪。江翊合上笔记本电脑,指尖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屏幕右下角弹出的日历提醒他——该给林溪发本周的书单推荐了。
这个“每周一书”的约定,始于那次“各自努力,保持联系”的视频通话。林溪说画画久了容易陷入思维定式,想多看看书拓宽视野;江翊则觉得代码世界之外,需要文字来沉淀心境。于是两人约定,每周互推一本好书,附上简短的读后感,让书香成为跨越山海的纽带。
江翊打开手机备忘录,里面记着密密麻麻的书单,有专业相关的科普着作,有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有一些治愈系的散文随笔。他指尖划过屏幕,最终选定了一本《山月记》,这是他上周重读的书,心里有太多感触想与人分享。
“本周推荐:中岛敦《山月记》。”
消息发送后,江翊紧接着附上了自己的读后感:“重读《山月记》,依旧被‘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戳中。我们总在自我怀疑中裹足不前,却忘了所有光芒都需历经打磨。就像你笔下的色彩,从青涩到醇厚,是无数次调色与修改的结果;也像我调试的代码,从报错到流畅,是反复校验与优化的成果。愿我们都能摆脱怯懦,在各自的领域里,坦然接受打磨,终成自己的美玉。北方今日落雪,书中的孤寂与坚韧,恰似这冬日雪景,清冷却有力量。”
发送完毕,江翊端起桌上的热水喝了一口。他想起高中时,自己总爱把喜欢的书借给林溪,两人偶尔会在画室的角落,分享彼此的读书心得。那时他话不多,大多是林溪在说,他在听,偶尔点头附和。而现在,他能写下这样一段完整的读后感,连自己都觉得惊讶。
没过多久,林溪的消息就来了:“收到!《山月记》我高中时看过节选,一直想读完整版,谢谢你的推荐!你的读后感写得真好,‘坦然接受打磨’这句话,正好点醒了我。最近修改参展作品,总觉得不够完美,有些急躁,现在想想,慢慢来,才是最快的路。”
紧接着,她也发来自己的推荐:“本周推荐:汪曾祺《人间草木》。”
读后感是她一贯的温柔笔触:“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太治愈了,‘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读来满是暖意。画画讲究意境,而先生的文字里,藏着最本真的生活意境。那些寻常的草木、烟火气的饮食,都被写得鲜活可爱,让我明白,艺术源于生活,真正的美,藏在平凡的日常里。就像我最近在画的《秋日市集》,正是从这些烟火气中汲取了灵感。南方的桂花还没谢尽,空气里满是甜香,读着先生的文字,觉得连画画都变得温柔了。”
江翊看着她的文字,仿佛能闻到南方的桂花香,看到她坐在画室里,一边读书,一边构思画作的模样。他回复道:“汪曾祺的文字确实温润,能让人静下心来。期待你的《秋日市集》,相信一定满是生活气息。”
从那以后,“每周一书”成了两人雷打不动的约定。江翊的推荐总是带着理性的思考,偶尔夹杂着对生活的感悟;林溪的推荐则偏向感性,字里行间满是对美与生活的热爱。
江翊会推荐《人类简史》,读后感里写道:“从认知革命到人工智能,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好奇心与探索欲。科研与画画一样,都需要保持好奇,敢于探索未知。你的画笔在探索色彩的边界,我的代码在探索技术的可能,本质上,我们都是在探索世界。”
林溪则会推荐《瓦尔登湖》,读后感里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简单却富足。这让我想起青岚岛的海边,清晨的日出,傍晚的潮汐,那些简单的风景,却能给我无限的创作灵感。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才能画出有温度的作品。”
江翊还会推荐一些专业相关的科普书,比如《人工智能的未来》,读后感里会分享自己的科研感悟:“书中对人工智能的展望,让我对自己的项目更有信心。但同时也明白,技术是工具,人文才是底色。就像你的画,技法是基础,情感才是灵魂。我们都需要在专业之外,多一些人文关怀,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深度。”
林溪则会推荐艺术相关的书籍,比如《梵高传》,读后感里满是敬佩:“梵高的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极致,哪怕不被理解,也从未放弃。他的执着与热爱,让我深受鼓舞。画画这条路,或许会有迷茫,但只要心中有热爱,就一定能走下去。就像你在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只要坚持下去,终会看到曙光。”
他们的读后感里,不仅有对书籍的理解,还有对彼此的鼓励与牵挂。江翊会在读后感里提到北方的天气,提醒林溪注意保暖;林溪会在读后感里说起画室的日常,分享自己的创作进展。
有一次,江翊推荐了《百年孤独》,读后感里写道:“马尔克斯的文字充满了魔幻与孤独,但孤独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但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与鼓励,这份孤独便多了一份温暖。就像你画画时,有陆知行的陪伴;我科研时,有你的牵挂。这份跨越千里的联系,让我们在孤独的追梦路上,不再孤单。”
林溪的回复满是感动:“《百年孤独》我读了三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你说的对,孤独是常态,但有了牵挂,便有了温暖。你的推荐总能让我有新的思考,谢谢你。最近画《陪伴》系列,正好从你的读后感里汲取了灵感,画里的孤独与温暖,正是我想表达的。”
北方的雪越下越大,南方的秋意越来越浓。“每周一书”的约定,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千里之外的两人。他们在书香中,分享彼此的成长与感悟,鼓励彼此勇敢追梦。江翊的读后感越来越流畅,思考越来越深刻;林溪的画作越来越有深度,意境越来越悠远。
江翊坐在实验室里,看着窗外的雪景,手里握着手机,屏幕上是林溪刚发来的书单推荐。他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心里满是坚定。这个“每周一书”的约定,不仅让他们拓宽了视野,更让他们在跨越山海的联系中,感受到了彼此的温暖与力量。
他知道,只要这个约定还在,无论相隔多远,他们都能在书香中,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在各自的领域里,勇敢前行。而这份千里书香的约定,也会在时光的沉淀中,变得愈发珍贵,愈发温暖,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