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深冬,湿冷的风裹着细雨漫过南方美院的红砖墙,画室里的空调嗡嗡作响,将松节油的气息烘得愈发浓郁。林溪正对着画布上的《暖冬》调色,笔尖刚蘸上一抹浅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时,一张雪景照赫然映入眼帘。
是江翊发来的。
照片里,北方理工的校园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枯黄的草坪铺着细碎的雪粒,光秃秃的树枝上挂着冰晶,远处的教学楼在灰蒙蒙的天色下透着冷冽的质感。没有过多的构图,却真实得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北方的寒意,下方只有简单的五个字配文:“比南方冷”。
林溪握着手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嘴角忍不住扬起一抹浅笑。自从“各自努力,保持联系”的约定后,江翊总会分享北方的日常,有时是实验室楼下的流浪猫,有时是食堂的特色菜,而这样带着生活气息的随手拍,最是让她觉得亲切。
她想起高中时,青岚岛很少下雪,偶尔飘起零星的雪花,全班都会跑到操场上欢呼。江翊那时候总是站在角落,看着她和陆知行追逐打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话不多,却会默默递上温热的奶茶。如今他身处北方,每年都能看到漫天大雪,不知道会不会想起那时的场景。
“在看什么?笑得这么开心。”陆知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端着两杯热可可走进来,小麦色的脸颊带着暖意,“刚去食堂加热的,你画画手冷,快暖暖。”
林溪抬头,把手机递给她:“江翊发来的北方初雪照片,说比南方冷。”
陆知行接过手机,认真地看着照片,笑着说:“北方的雪看着就冷,他穿得够不够厚啊?记得提醒他多添衣服。”他把热可可递给林溪,“南方是湿冷,钻骨头缝的那种;北方是干冷,虽然温度低,但有暖气,说不定他在室内还觉得舒服呢。”
“嗯,我会提醒他的。”林溪喝了一口热可可,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开来。她点开对话框,回复道:“雪好美!但看着就觉得冷,你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别总待在实验室里,偶尔也出去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
想了想,她又翻出自己早上拍的画室窗外的照片——常青树的枝叶上挂着水珠,远处的红砖墙被细雨打湿,透着温润的质感。她把照片发过去,配文:“南方今天下雨了,湿冷湿冷的,但画室里有空调,很暖和。”
没过多久,江翊的消息就来了:“你们那边也降温了?记得关好窗户,空调温度别调太高,容易感冒。”紧接着,他又发来一张照片,是实验室的窗台,窗台上放着一杯热水,窗外的雪花正簌簌落下,“实验室有暖气,不冷。刚调试完一段代码,休息一下,看看雪。”
林溪看着照片里的雪花,想象着江翊坐在温暖的实验室里,看着窗外飘雪的样子,心里泛起一股淡淡的暖意。她想起他以前总说自己不喜欢冬天,因为南方的冬天又冷又湿,没想到现在到了北方,反而会主动分享雪景。
“他现在话比以前多了不少呢。”林溪轻声说,语气里带着欣慰。
陆知行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翻开专业书,笑着说:“环境改变人嘛,北方的校园氛围可能更开放,加上他做科研需要和团队沟通,话自然就多了。挺好的,总比以前那样沉默寡言好。”
林溪点点头,继续回复江翊:“你调试代码也别太拼了,注意休息。我们这周的‘每周一书’还没分享,我最近看了《雪国》,川端康成的文字太细腻了,里面的雪景描写让我想起你的照片,清冷又唯美。”
江翊的回复很快:“《雪国》我高中时看过,当时没太懂,现在身处北方,再想起书里的描写,突然有了新的感悟。雪的纯洁与孤寂,和科研时的专注很像。我这周推荐《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字很有力量,能让人保持清醒的思考。”
他们的聊天没有太多寒暄,却有着跨越千里的默契。从初雪聊到书籍,从天气聊到各自的近况,林溪说起自己正在修改的参展作品,江翊分享了他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偶尔还会插一两句轻松的玩笑。
“北方的冰糖葫芦是不是特别好吃?”林溪突然问道,想起他以前提过的北方美食。
“挺好吃的,酸甜可口,外面的糖壳很脆。”江翊回复道,“等你以后来北方,我请你吃正宗的冰糖葫芦,还有涮羊肉,暖乎乎的,能抵御寒冷。”
“好呀!”林溪笑着回复,“那你也要来南方,我带你去吃糖醋排骨,还有青岚岛的海鲜,让你感受一下南方的温暖。”
“一言为定。”江翊发来一个笑脸表情,这是他以前很少用的表情,让林溪觉得他越来越开朗了。
窗外的雨还在下,画室里的暖光却让人安心。林溪把手机放在画架旁,重新拿起画笔,笔尖在画布上轻轻勾勒。她想起江翊发来的初雪照片,想起他简单的配文,心里突然有了灵感——她要在《暖冬》里加一点雪的元素,不是北方的鹅毛大雪,而是南方罕见的零星小雪,落在常青树的枝叶上,落在红砖墙的角落,既有南方的温润,又有北方的清冽。
陆知行看着她专注画画的样子,没有打扰,只是默默翻开书,继续看书。画室里很安静,只有画笔划过画布的沙沙声和翻书的轻响,偶尔传来手机震动的声音,是江翊发来的北方雪景小视频,雪花在视频里簌簌落下,带着北方独有的清冷。
林溪画累了,就点开视频看一眼,再看看身边认真看书的陆知行,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虽然他们三人身处不同的城市,过着不同的生活,但这份跨越山海的联系,从未中断。江翊的初雪照片,陆知行的热可可,都是她生命里最温暖的存在。
傍晚时分,林溪终于完成了《暖冬》的修改。画布上,南方的细雨与零星的雪花交织,暖黄的灯光从画室窗户里透出,照亮了湿冷的街道,整个画面温暖而治愈。她把画作拍下来,发给江翊:“给你看看我的新作品,加了点雪的元素,算是回应你的初雪照片啦。”
江翊的消息很快就来了:“很好看!温暖又有意境,南方的雪原来可以这么温柔。”他顿了顿,又发来一条:“今天收到你的消息,看到你的画,觉得北方的冬天也没那么冷了。”
林溪看着消息,嘴角扬起温柔的笑容。她回复道:“以后我多给你发南方的温暖,你多给我发北方的雪景,我们互相取暖。”
北方的雪还在下,南方的雨渐渐停了。江翊坐在温暖的实验室里,看着林溪发来的画作,心里满是暖意。他知道,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陪伴着彼此,鼓励着彼此。那张初雪照片,简单的配文,成了他们友谊里最温暖的纽带,让遥远的距离变得不再可怕。
林溪和陆知行收拾好画具,走出画室。夜色渐浓,路灯亮起,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要不要去吃糖醋排骨?”陆知行笑着问,“庆祝你完成新作品。”
“好呀!”林溪点点头,心里满是欢喜。
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林溪想起江翊发来的初雪照片,想起他的配文“比南方冷”,心里却觉得格外温暖。她知道,无论北方有多冷,南方有多湿,只要他们保持联系,互相牵挂,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就会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彼此的每一天,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蜕变。而那些简单的照片、简短的文字,都会成为他们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永远铭记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