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范围)从己未年(建元元年,公元 479 年)到癸亥年(建元五年,公元 483 年),共五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年,公元 479 年)
春季正月甲辰日,南朝宋任命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
起初,沈攸之想聚集兵众,鼓励百姓互相告发,因此被抓去服劳役的百姓很多;萧嶷到任后,一天之内就遣散了三千多人。府州的仪仗器物,力求节俭,他减轻刑罚、减少赋税,管辖的地区百姓都非常高兴。
辛亥日,任命竟陵世子萧赜为尚书仆射,晋升官号为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傅萧道成因谢朏名声卓着,一定要招揽他参与辅佐自己成就帝业,任命他为左长史。萧道成曾设酒与谢朏谈论魏晋旧事,趁机说:“石苞没有早点劝晋文帝(司马昭)称帝,等司马昭死后才痛哭,把他比作东汉的冯异,实在是不识时务啊。” 谢朏说:“晋文帝一生侍奉曹魏,本应终身做臣子;即便曹魏按照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的旧例,晋文帝也应当多次辞让,这样品德才更显高尚。” 萧道成很不高兴。甲寅日,任命谢朏为侍中,改任王俭为左长史。
丙辰日,任命给事黄门侍郎萧长懋为雍州刺史。
二月丙子日,邵陵殇王刘友去世。辛巳日,北魏太皇太后(冯太后)和北魏主(拓跋宏)前往代郡温泉。
甲午日,朝廷下诏重申此前的命令,允许太傅萧道成朝拜时不用直呼其名。
己亥日,北魏太皇太后和北魏主前往西宫。
三月癸卯日初一,发生日食。
甲辰日,朝廷任命太傅萧道成为相国,总揽朝政,封给他十个郡,封为齐公,加授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九种礼器,象征特殊恩宠);他原有的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职位不变。乙巳日,下诏规定齐国的官爵、礼仪制度,都仿照朝廷的规格。丙午日,任命世子萧赜兼任南豫州刺史。
杨运长离开宣城郡回到家乡,齐公萧道成派人杀了他。凌源县令潘智与杨运长关系密切;临川王刘绰是刘义庆的孙子。刘绰派亲信陈讠赞劝说潘智:“您是先帝的旧臣,我是宗室近亲,如今这样的形势,咱们怎能长久保全!如果召集朝廷内外的力量,必定有很多人响应。皇宫里的人常有反萧道成的想法,只是苦于没人发起罢了!” 潘智立即把这话报告给萧道成。庚戌日,萧道成诛杀刘绰兄弟及其党羽。
甲寅日,齐公萧道成接受朝廷的策命,在自己的封境内实行大赦,把石头城作为世子的宫室,规格完全仿照东宫。褚渊援引何曾从曹魏司徒升任西晋丞相的旧例,请求担任齐国的官职,萧道成不同意。任命王俭为齐国尚书右仆射,兼任吏部尚书;王俭当时年仅二十八岁。
甲戌日,武陵王刘赞去世,并非因病身亡。
丙戌日,朝廷给齐王萧道成加授特殊礼遇,晋升世子萧赜为齐国太子。
辛卯日,宋顺帝下诏将皇位禅让给齐国。壬辰日,顺帝应当亲临殿前举行禅位仪式,却不肯出宫,逃到佛像的宝盖下面;王敬则带兵驻守殿庭,用木板车入宫迎接顺帝。太后恐惧,亲自带领宦官找到顺帝,王敬则劝说顺帝出宫,引导他上车。顺帝擦干眼泪对王敬则说:“你是要杀我吗?” 王敬则说:“只是让您搬到别的宫殿居住而已。当初你们刘家取代司马家(东晋),也是这样做的。” 顺帝哭着弹了弹手指说:“但愿我后世子孙永远不要再生在帝王家!” 宫中的人都哭了起来。顺帝拍着王敬则的手说:“你一定不要担心,我会赏赐你十万钱。” 当天,文武百官都在殿外陪侍。侍中谢朏正在宫中当值,应当解下皇帝的玺印绶带,却假装不知道,说:“有什么公事?” 传诏官说:“解下玺印绶带,交给齐王。” 谢朏说:“齐国自然会有自己的侍中。” 说完就拿过枕头躺下。传诏官害怕,想让谢朏声称生病,再找别人代替,谢朏说:“我没病,说什么病!” 于是穿着朝服步行走出东掖门,上车回家。朝廷只好任命王俭为侍中,解下玺印绶带。禅位仪式结束后,顺帝乘坐画轮车,从东掖门出宫前往东邸,问身边的人:“今天为什么不演奏鼓乐?” 左右没人回答。右光禄大夫王琨是王华的堂弟,在东晋时就已担任郎中,到这时,他抓住车后的獭尾(车饰)痛哭说:“别人都以长寿为乐,老臣我却以长寿为忧。既然不能早点死去,却又屡次见证这样的改朝换代!” 呜咽不止,文武百官都流下眼泪。
司空兼太保褚渊等人捧着玺印绶带,率领百官前往齐国王宫劝萧道成登基;萧道成推辞,没有接受。褚渊的堂弟、前安成太守褚炤对褚渊的儿子褚贲说:“司空(褚渊)今天在哪里?” 褚贲说:“捧着玺印绶带,在齐国王宫的大司马门。” 褚炤说:“真不知道你家司空把刘家的天下送给萧家,算怎么回事!” 甲午日,萧道成在南郊登基称帝。返回皇宫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元。尊奉宋顺帝为汝阴王,优待尊崇的礼仪,都仿照南朝宋初年对待晋恭帝的旧例。在丹阳修建宫殿,派兵守卫。南朝宋的祖先神主迁到汝阴王的宗庙,原南朝宋的诸王都降封为公;除了为齐朝效力的人,其余诸王的封国都被废除,只保留南康、华容、萍乡三个封国,分别供奉刘穆之、王弘、何无忌的后代,被废除的封国共有一百二十个。朝廷和齐国原来的官员,都按照原职位继续任职;对于官名不同、人员超编的情况,另外详细商议调整。
朝廷任命褚渊为司徒。前来祝贺的宾客坐满了厅堂,褚炤叹息说:“褚渊(字彦回)年轻时就树立了名节品行,没想到如今竟放纵到这种地步!家族不幸,才会有今天这样的任命。要是褚渊在担任中书郎时就死去,不就能成为一名名士了吗!名声德行不能保全,就算活到老又有什么用!” 褚渊坚决推辞司徒一职,没有接受。
奉朝请河东人裴觊上奏表,列举齐高帝萧道成的过失罪恶,然后摘下官帽,径直离去;萧道成发怒,杀了裴觊。太子萧赜请求杀谢朏,萧道成说:“杀了他,反而成就了他的名声,应当把他排除在考虑之外,不予追究。” 过了很久,谢朏因其他事情被罢官,闲居家中。
萧道成向前抚军行参军沛国人刘献询问治国之道,刘献回答说:“治国的道理都在《孝经》里。南朝宋之所以灭亡,陛下您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原因都在《孝经》里。陛下如果能吸取南朝宋灭亡的教训,再加上宽厚待人,即使处于危难之中也能安定;如果重蹈南朝宋的覆辙,即使现在安定,将来也必定危险!” 萧道成感叹说:“儒者的话,值得万世珍视啊!”
丙申日,北魏主前往崞山。
丁酉日,朝廷任命太子詹事张绪为中书令,齐国左卫将军陈显达为中护军,右卫将军李安民为中领军。张绪是张岱的侄子。
戊戌日,任命荆州刺史萧嶷为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
萧道成命令群臣各自上奏谈论朝政得失。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刘善明请求废除南朝宋大明年间以来的各种苛刻政令和繁琐制度,推崇简便易行的治理方式。又认为:“交州地处偏远险阻,南朝宋末年政令苛刻,导致当地百姓怨恨反叛。如今我朝刚开创大业,应当用恩德安抚他们。况且交州出产的东西,只有珠宝,实在不是朝廷急需的物资。讨伐交州的事情,我认为应当暂且停止。” 给事黄门郎清河人崔祖思也上奏说:“百姓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这是叛逆祸乱产生的根源。现在有很多没有实际职责的官员,空领俸禄,消耗百姓财力。应当开设文武两科学校,命令中央各部门、地方州府中编制外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喜好,依照规定学习课业;如果有荒废懈怠的,遣返回原籍;对于经学技艺优秀出众的,破格提拔任用。此外,现在陛下虽然自身节俭,但群臣仍然习惯于奢侈浪费。应当褒奖提拔朝廷中生活简朴、品行端正的官员,贬斥罢免骄横奢侈、荒淫无度的官员,这样社会风气就能改变了。” 南朝宋元嘉年间,凡事都责成郡县办理。世祖(刘骏)时期,因郡县办事迟缓,开始派朝廷使者监督郡县。从此,朝廷使者到处奔走,竞相作威作福,谋取私利、收受贿赂,官府和百姓都深受其扰。会稽太守闻喜公萧子良上奏表,极力陈述这种制度的弊端,认为:“朝廷如果有需求,只需明确下达诏令,规定完成期限,百姓自然会竭尽全力;如果有拖延不办的,自然会依照法令追究责任。现在虽然朝廷使者众多,但最终还是要靠郡县办理,只会让彼此猜疑怨恨,反而更加拖延懈怠,应当全部撤销朝廷使者。” 员外散骑郎刘思效上奏说:“南朝宋自从大明年间以来,逐渐走向衰败,赋税不断增加,但国库却更加空虚。百姓哀号遍野,几乎没有生路;而贵族富豪之家,却以奢侈华丽互相攀比,甚至连山林湖泽的百姓,都不敢采摘那里的水草。陛下应当革新治国之道,纠正过去的过失。” 萧道成都对他们加以褒奖,有的还把奏表交给相关部门,让他们详细选择合适的建议,上奏后施行。己亥日,萧道成下诏:“皇宫和诸王宫中的人,都不得营建庄园宅邸,霸占山林湖泊。”
北魏主返回平城。
北魏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拓跋目辰、长安镇将陈提等人,都因贪婪残暴、不守法度获罪,尉洛侯、拓跋目辰被处死,陈提被流放到边疆。
北魏主又下诏说:“负责侦察的‘候官’有上千人,对重罪者收受贿赂不予追究,对轻罪者却吹毛求疵加以揭发,应当全部撤销。” 重新设置几百名谨慎正直的人,让他们在街道上巡逻防卫,只负责抓捕喧闹斗殴的人而已。从此,官吏百姓才得以安心从业。
自从泰始年间以来,朝廷内外多有忧患,将帅们各自招募部曲,驻扎在建康。李安民上奏表,认为:“除了淮北地区常年驻守的军队外,其余军队都应遣散;如果陛下身边需要设立随身护卫的军队,允许限定人数。” 萧道成采纳了他的建议;五月辛亥日,下诏禁止私自招募军队。
壬子日,萧道成赏赐辅佐自己登基的功臣,褚渊、王俭等人的爵位和食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处士何点对人说:“我编写的《齐书》已经完成,赞语写道:‘褚渊是世家大族,王俭也是国家精英;不依靠舅家的势力,怎能顾念国家!’” 何点是何尚之的孙子。褚渊的母亲是南朝宋的始安公主,继母是吴郡公主;他还娶了巴西公主。王俭的母亲是武康公主;他也娶了阳羡公主。所以何点这样说。
己未日,有人骑马从汝阴王的府门前经过,卫士担心有人作乱,冲进去杀了汝阴王,然后上报说汝阴王因病去世;萧道成没有治卫士的罪,反而加以赏赐。辛酉日,萧道成诛杀南朝宋宗室阴安公刘燮等人,无论老少全部处死。前豫州刺史刘澄之是刘遵考的儿子,与褚渊关系友好,褚渊为他坚决求情说:“刘澄之兄弟没有军事才能,而且与刘氏宗室关系疏远。” 因此,只有刘遵考的家族得以幸免。
丙寅日,萧道成追尊父亲萧承之为宣皇帝,母亲陈氏为孝皇后。
丁卯日,封皇子萧钧为衡阳王。
萧道成对兖州刺史垣崇祖说:“我刚得到天下,北魏一定会以接纳刘昶为借口,侵犯我国边境。寿阳是北魏进军的要冲,除了你,没人能抵御北魏。” 于是调任垣崇祖为豫州刺史。
六月丙子日,萧道成诛杀游击将军姚道和,因他在沈攸之叛乱时怀有二心。
甲子日,萧道成立太子萧赜为皇太子;封皇子萧嶷为豫章王,萧映为临川王,萧暠为安成王,萧锵为鄱阳王,萧铄为桂阳王,萧鉴为广陵王;封皇孙萧长懋为南郡王。
乙酉日,将宋顺帝安葬在遂宁陵。
萧道成因建康居民成分繁杂,多有奸诈盗贼,想实行 “符伍制”(居民编制制度,五家为伍,互相监督)来核查管理,右仆射王俭劝谏说:“京城是天下四方汇聚之地,如果一定要实行符伍制,事情既繁琐,也难以全面推行;这就是谢安所说的‘不这样,怎么能称得上京城呢’。” 萧道成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起初,交州刺史李长仁去世,堂弟李叔献代替他统领交州事务,因号令不能推行,派使者向南朝宋请求任命刺史。南朝宋任命南海太守沈焕为交州刺史,任命李叔献为沈焕的宁远司马、武平新昌二郡太守。李叔献得到朝廷任命后,人心归附,于是发兵据守险要,不让沈焕入境。沈焕停留在郁林郡,因病去世。
秋季七月丁未日,萧道成下诏说:“交趾、比景二郡,唯独不能按时接受朝廷的历法,这是因为前朝末年政局混乱,当地百姓因迷惑而与朝廷隔绝。应当特赦交州,任命李叔献为交州刺史,安抚南方领土。”
北魏葭芦镇主杨广香请求投降,丙辰日,萧道成任命杨广香为沙州刺史。
八月乙亥日,北魏主前往方山;丁丑日,返回皇宫。
萧道成听说北魏将要入侵,九月乙巳日,再次任命豫章王萧嶷为荆、湘二州刺史,保留原有的都督职位;任命临川王萧映为扬州刺史。
丙午日,任命司空褚渊兼任尚书令。
壬子日,北魏任命侍中、司徒、东阳王拓跋丕为太尉,侍中、尚书右仆射陈建为司徒,侍中、尚书代郡人苟颓为司空。
己未日,北魏安乐厉王拓跋长乐谋反,被赐死。
庚申日,北魏陇西宣王源贺去世。
冬季十月己巳日初一,北魏实行大赦。
癸未日,汝阴太妃王氏去世,谥号为宋恭皇后。
起初,晋寿百姓李乌奴与白水氐人杨成等人侵犯梁州,梁州刺史范柏年劝说李乌奴投降,然后进攻杨成等人,打败了他们。等到沈攸之叛乱时,范柏年派兵从魏兴出发,声称要进京救援,实际上是观望形势。叛乱平定后,朝廷派王玄邈接替范柏年的职位。下诏让范柏年与李乌奴一同东下建康,李乌奴劝说范柏年不要接受接替;范柏年犹豫不决,王玄邈已经抵达。范柏年于是把李乌奴留在汉中,自己返回魏兴,徘徊不前。左卫率豫章人胡谐之曾向范柏年索要马匹,范柏年说:“马不是狗,怎能满足你无止境的索取!” 对待胡谐之的使者也很冷淡;使者返回后,对胡谐之说:“范柏年说:‘胡谐之是什么狗东西!索要起来没完没了!’” 胡谐之怨恨他,向萧道成诬陷说:“范柏年凭借险要地势聚集兵众,想独占梁州。” 萧道成让雍州刺史南郡王萧长懋引诱范柏年,征召他担任雍州府长史。范柏年抵达襄阳后,萧道成本想不再追究,胡谐之说:“既然已经抓住了老虎,怎能再放它上山呢?” 甲午日,萧道成赐范柏年死。李乌奴反叛,逃入氐人地区,投靠杨文弘,带领一千多名氐人士兵侵犯梁州,攻陷白马戍。王玄邈派人假装投降,引诱李乌奴,李乌奴率领轻装士兵袭击梁州州城,王玄邈埋伏士兵截击,大败李乌奴,李乌奴独自逃脱,再次逃入氐人地区。
起初,王玄邈担任青州刺史时,齐高帝萧道成还在淮阴,被宋明帝猜忌,想向北归附北魏,于是写信联络王玄邈。王玄邈的长史、清河人房叔安说:“将军身负一州重任,无故抛弃忠孝之道,三齐地区的百姓,宁可跳东海而死,也不愿跟随将军背叛朝廷!” 王玄邈于是没有回复萧道成的信。等到王玄邈卸任青州刺史返回建康,途经淮阴时,整顿军队径直过境,没有停留;抵达建康后,他向宋明帝奏报,称萧道成有谋反之心。后来萧道成担任骠骑大将军,引荐王玄邈担任司马,王玄邈十分恐惧,但萧道成仍像过去一样对待他。等到王玄邈打败李乌奴,萧道成说:“王玄邈果然没有辜负我对他的器重。” 房叔安当时担任宁蜀太守,萧道成赏识他的忠诚正直,想任命他为梁州刺史,恰逢房叔安病逝。
十一月辛亥日,齐朝立皇太子妃裴氏。
癸丑日,北魏派遣代理梁郡王拓跋嘉统领两名将领从淮阴出兵,陇西公拓跋琛统领三名将领从广陵出兵,河东公薛虎子统领三名将领从寿阳出兵,护送丹阳王刘昶入侵齐朝;北魏许诺刘昶,若能收复南朝宋旧土,就让他世代统治江南,并向北魏称臣。蛮族首领桓诞请求担任先锋,北魏任命桓诞为南征西道大都督。义阳百姓谢天盖自称司州刺史,想率领司州归附北魏,北魏乐陵镇将韦珍领兵渡过淮河接应。豫章王萧嶷派遣中兵参军萧惠朗率领两千人,协助司州刺史萧景先讨伐谢天盖,韦珍劫掠七千多户百姓后撤军。萧景先是萧道成的侄子。南兖州刺史王敬则听说北魏将要渡过淮河,放弃镇守之地返回建康,当地百姓惊慌溃散,不久后北魏军队最终没有到来。萧道成因王敬则是开国功臣,没有追究他的罪责。
萧道成辅佐南朝宋时,曾派遣骁骑将军王洪范出使柔然,约定共同攻打北魏。王洪范从蜀地出发,经过吐谷浑,穿越西域,才抵达柔然。到这时,柔然率领十几万骑兵侵犯北魏,进抵边塞后撤军。
这一年,北魏下诏令中书监高允商议制定律令。高允虽然年老,但志向和见识仍未衰退。北魏主因高允家境贫寒、供养微薄,下令乐部派遣十名演奏丝竹乐器的乐工,每五天到高允家中演奏一次,以愉悦他的心情;早晚供给膳食,每月初一、十五送牛和酒,每月供给衣服和丝绢;高允入宫朝见时,为他准备坐几和手杖,向他询问朝政事务。
契丹莫贺弗(契丹官名)勿干率领一万多户部众归附北魏,居住在白狼水以东。
太祖高皇帝建元二年(庚申年,公元 480 年)
春季正月戊戌日初一,齐朝实行大赦。
朝廷任命司空褚渊为司徒,尚书右仆射王俭为左仆射;褚渊推辞不接受司徒之职。
辛丑日,齐高帝到南郊祭祀天神。
北魏陇西公拓跋琛等人攻克马头戍,杀死齐朝马头太守刘从。乙卯日,齐朝诏令朝廷内外实行戒严,调兵抵御北魏,征召南郡王萧长懋为中军将军,镇守石头城。
北魏广川王拓跋略去世。
北魏军队进攻钟离,齐朝徐州刺史崔文仲击败北魏军队。崔文仲派遣军主崔孝伯渡过淮河,进攻北魏茌眉戍主龙得侯等人,将其斩杀。崔文仲是崔祖思的族人。
各蛮族部落凭借山谷险阻,分布在荆、湘、雍、郢、司五州边境,听说北魏军队入侵,地方官府征发所有壮丁备战,南襄城蛮族首领秦远趁机突袭潼阳,杀死潼阳县令。司州蛮族引导北魏军队侵犯平昌,平昌戍主苟元宾击败他们。北上黄蛮族首领文勉德侵犯汶阳,汶阳太守戴元宾弃城逃奔江陵,豫章王萧嶷派遣中兵参军刘伾绪率领一千人讨伐文勉德,军队抵达当阳时,文勉德请求投降,秦远逃走。
北魏将领薛道标领兵奔赴寿阳,齐高帝让齐郡太守刘怀慰伪造冠军将军薛渊的书信,招降薛道标;北魏得知后,召回薛道标,派梁郡王拓跋嘉接替他。刘怀慰是刘乘民的儿子。二月丁卯日初一,拓跋嘉与刘昶一同侵犯寿阳。即将交战时,刘昶向四周的将士下拜,泪流满面地说:“希望各位同心协力,为我洗刷国破家亡的耻辱!”
北魏步兵、骑兵号称二十万,齐朝豫州刺史垣崇祖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打算整修外城,拦截肥水来加固防守。众人都说:“过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入侵时,南平王刘铄的士兵精锐充足,数量是现在的几倍,尚且因外城太大难以防守,退守内城。况且自有肥水以来,从未有人拦截过,恐怕劳而无功。” 垣崇祖说:“如果放弃外城,北魏军队必定会占领它,他们在外修筑城楼,在内挖掘长壕,我们就会坐以待擒。防守外城并拦截肥水,这是我不容置疑的计策。” 于是在寿阳城西北拦截肥水,在堰坝北边修筑一座小城,周围挖掘很深的壕沟,派几千人驻守,说:“北魏军队看到小城规模小,会认为一举就能攻克,必定会全力攻打,图谋破坏堰坝;我们趁机放水冲淹,他们都会成为漂流的尸体。” 北魏军队果然像蚂蚁一样密集攻打小城,垣崇祖戴着白纱帽,乘坐轿子登上城楼指挥。傍晚时分,垣崇祖下令决开堰坝,肥水汹涌而下,北魏攻城的士兵大多被冲进壕沟,淹死的人马数以千计。北魏军队撤退。
谢天盖的部众杀死谢天盖,向齐朝投降。
南朝宋自孝建年间以来,政令松弛混乱,户籍账簿错漏百出,齐高帝下诏令黄门郎、会稽人虞玩之等人重新核查审定,说:“户籍是百姓的根本,国家治理的基础。近来弄虚作假的情况日益严重,该如何整顿改革?” 虞玩之上奏表,认为:“元嘉年间,已故光禄大夫傅隆已年过七十,仍亲自抄写户籍,亲自核对校正。如今要想治理好国家、纠正弊端,关键在于督促地方官勤勉尽责。臣认为应当以元嘉二十七年的户籍为基准,重新制定明确的法令,允许百姓主动自首悔过;如果执迷不悟,就依照法令严惩;若地方官核查不实,州县官员一同治罪。” 齐高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齐高帝因各蛮族部落多次叛乱,分割荆州、益州的部分地区设置巴州,以镇守蛮族。壬申日,任命三巴校尉明慧昭为巴州刺史,兼任巴东太守。这时,齐朝境内共有二十三个州,三百九十个郡,一千四百八十五个县。
乙酉日,崔文仲派遣军主陈靖攻克北魏的竹邑戍,杀死戍主白仲都;崔叔延攻破北魏的睢陵,杀死淮阳太守梁恶。
三月丁酉日初一,任命侍中、西昌侯萧鸾为郢州刺史。萧鸾是齐高帝的哥哥、始安贞王萧道生的儿子,早年丧父,由齐高帝抚养长大,齐高帝对他的恩情超过亲生儿子。
北魏刘昶因雨水即将来临,上奏表请求撤军,北魏同意;丙午日,派遣车骑大将军冯熙领兵迎接刘昶。
夏季四月辛巳日,北魏主前往白登山;五月丙申日初一,前往火山;壬寅日,返回平城。
自东晋以来,建康宫城的外城只设置竹篱笆,设有六座城门。恰逢有人打开 “白虎樽”(一种酒器,开盖需直言进谏),进言说:“白门(建康西门)有三重关,竹篱笆却挡不住(隐患)。” 齐高帝被这句话触动,下令改建外城城墙,用砖石修筑。
李乌奴多次趁机出兵侵犯梁州,豫章王萧嶷派遣中兵参军王图南,率领益州军队从剑阁突袭李乌奴;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调发梁州军队驻守白马,与王图南前后夹击李乌奴,大败李乌奴,李乌奴逃到武兴据守。崔慧景是崔祖思的族人。
秋季七月辛亥日,北魏主前往火山。
戊午日,齐朝皇太子萧赜的妃子裴氏去世。
齐高帝下诏令南郡王萧长懋移驻西州。
角城戍主献出城池投降北魏;秋季八月丁酉日,北魏派遣徐州刺史梁郡王拓跋嘉前往迎接。又派遣平南将军郎大檀等三名将领从朐城出兵,将军白吐头等两名将领从海西出兵,将军元泰等两名将领从连口出兵,将军封延等三名将领从角城出兵,镇南将军贺罗从下蔡出兵,一同入侵齐朝。
甲辰日,北魏主前往方山;戊申日,游览武州山石窟寺;庚戌日,返回平城。
崔慧景派遣长史裴叔保在武兴攻打李乌奴,被氐王杨文弘击败。九月甲午日初一,发生日食。
丙午日,柔然派遣使者前来齐朝访问。
齐朝汝南太守常元真、龙骧将军胡青苟投降北魏。
闰九月辛巳日,齐朝派遣领军将军李安民巡视清水、泗水一带的戍守据点,防备北魏入侵。
北魏梁郡王拓跋嘉率领十万大军包围朐山,朐山戍主玄元度环城坚守,青、冀二州刺史范阳人卢绍之派遣儿子卢奂领兵援助玄元度。庚寅日,玄元度大败北魏军队。齐朝朝廷派遣军主崔灵建等人率领一万多人从淮河进入大海,连夜抵达朐山,每人手持两把火炬;北魏军队看到火炬,以为齐朝大军到来,撤军逃走。
冬季十月,王俭坚决请求辞去吏部尚书的职务,齐高帝同意;加授王俭为侍中,任命太子詹事何戢兼任吏部尚书。齐高帝因何戢资历深厚,想加授他为侍中,褚渊说:“陛下圣旨常说侍中(佩戴蝉冕)不宜过多。臣与王俭已经担任侍中,若再加授何戢,那么尚书省八位长官中就有三人佩戴蝉冕;即使只加授骁骑将军或游击将军,也已经不少了。” 于是任命何戢为吏部尚书,加授骁骑将军。
甲辰日,齐朝任命沙州刺史杨广香为西秦州刺史,又任命他的儿子杨炅为武都太守。
丁未日,北魏任命昌黎王冯熙为西道都督,与征南将军桓诞从义阳出兵,镇南将军贺罗从钟离出兵,一同入侵齐朝。
淮北四州(青州、冀州、徐州、兖州)的百姓不愿归属北魏,常常想返回江南,齐高帝多次派遣间谍引诱他们。于是,徐州百姓桓标之、兖州百姓徐猛子等人在各地纷纷起兵反抗北魏,聚集部众据守险要,推举司马朗之为首领。北魏派遣淮阳王尉元、平南将军薛虎子等人讨伐他们。
十一月戊寅日,齐朝丹阳尹王僧虔上奏说:“郡县监狱长期以来存在用滚烫的汤药杀害囚犯的情况,名义上是治疗疾病,实际上是施行冤杀暴虐。生死是关乎性命的大事,怎能由地方县城擅自操控!臣认为囚犯生病,必须先上报郡府,由郡府官员与医生共同诊断查验,偏远县城的囚犯,要允许其家人探望,然后再进行治疗。” 齐高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戊子日,齐朝任命杨难当的孙子杨后起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镇守武兴。
十二月戊戌日,齐朝任命司空褚渊为司徒。褚渊入朝时,用腰扇遮挡阳光,征虏功曹刘祥从旁边经过,说:“做出这样的举动,没脸见人,用扇子遮挡又有什么用!” 褚渊说:“寒门士人真是无礼!” 刘祥说:“你不能像袁粲、刘秉那样为南朝宋尽忠而死,怎能不做寒门士人!” 刘祥是刘穆之的孙子。刘祥喜好文学,但性情刚直疏放,撰写《宋书》时,讥讽指责宋齐禅代之事;王俭秘密将此事奏报齐高帝,刘祥因此获罪,被流放广州,最终在广州去世。
皇太子萧赜在玄圃宴请朝廷大臣,右卫率沈文季与褚渊交谈时发生争执,沈文季愤怒地说:“褚渊自认为是忠臣,不知道死后有什么脸面去见宋明帝!” 皇太子笑着说:“沈卫率喝醉了。”
壬子日,齐朝任命豫章王萧嶷为中书监、司空、扬州刺史,任命临川王萧映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这一年,北魏尚书令王睿晋升爵位为中山王,加授镇东大将军;北魏为他设置二十二人的王府官员,任命中书侍郎郑羲为王府太傅,郎中令以下官员都是当时的名士。又册封王睿的妻子丁氏为王妃。
太祖高皇帝建元三年(辛酉年,公元 481 年)
春季正月,齐朝封皇子萧锋为江夏王。
北魏军队侵犯淮阳,在甬城包围军主成买,齐高帝派遣领军将军李安民为都督,与军主周盘龙等人前往救援。北魏军队沿着淮河大肆劫掠,长江北岸的百姓都惊慌逃走,渡过长江避难,成买奋力作战而死。周盘龙的儿子周奉叔率领两百人冲锋陷阵,深入北魏军营,北魏派遣一万多骑兵分左右两翼包围他们。有人告诉周盘龙说 “周奉叔已经阵亡”,周盘龙骑马挥舞长矛,径直冲入北魏军阵,所向披靡。周奉叔其实已经冲出包围,又返回阵中寻找父亲。父子两人两匹战马在北魏军营中纵横冲杀,北魏几万大军竟无人敢阻挡;北魏军队于是溃败,被杀死、杀伤的人数以万计。北魏军队撤退,李安民等人领兵追击,在孙溪渚交战,再次击败北魏军队。
己卯日,北魏主南下巡视,司空苟颓留守平城;丁亥日,北魏主抵达中山。
二月辛卯日初一,北魏实行大赦。
丁酉日,齐朝游击将军桓康在淮阳再次击败北魏军队,进攻樊谐城,攻克该城。
北魏主从中山前往信都;癸卯日,再次返回中山;庚戌日,启程返回平城,途经肆州。
僧人法秀用妖术迷惑众人,图谋在平城发动叛乱;苟颓率领宫廷禁军突袭,将法秀及其党羽全部抓获。北魏主返回平城后,有关部门囚禁法秀,给他戴上笼头,不料铁锁无故自行脱落。北魏人用铁器穿透法秀的颈骨,诅咒说:“如果你真的有神力,就该让铁器穿不进肉里。” 随后将法秀游街示众,三天后才死去。有人提议要杀光所有僧人,冯太后不同意,此事才作罢。
垣崇祖击败北魏军队后,担心北魏再次侵犯淮北,于是将下蔡戍迁移到淮河以东。不久后北魏军队果然到来,想攻下蔡戍;得知下蔡戍已经内迁,就想铲平下蔡旧城。己酉日,垣崇祖领兵渡过淮河攻击北魏军队,大败魏军,杀死、俘获上千人。
东晋、南朝宋时期,荆州刺史大多不兼任南蛮校尉,而是另外任命重要官员担任这一职务。豫章王萧嶷担任荆、湘二州刺史时,兼任南蛮校尉。萧嶷卸任后,朝廷改任侍中王奂为南蛮校尉,王奂坚决推辞,说:“荆州地区经历战乱后,残破难以恢复。现在又从州府分割权力,设置专门的校尉,这种安排,从声望上不足以增强荆州实力,从实际情况看,反而会让州府与校尉互相牵制。况且资源兵力被分割,官职部门增多,事务成倍增加,公文也会更加繁琐,臣私下认为这种安排不利于国家大计。” 癸丑日,齐朝撤销南蛮校尉这一官职。
三月辛酉日初一,北魏主前往肆州;己巳日,返回平城。
北魏法秀叛乱事件,牵连到兰台御史张求等一百多人,都被指控犯有谋反罪,依法应灭族。尚书令王睿请求只诛杀首恶,赦免其余党羽。北魏主于是下诏:“原本应灭五族的,降为灭三族;应灭三族的,降为灭门;应灭门的,只处死本人。” 因此被赦免的有一千多人。
夏季四月己亥日,北魏主前往方山。冯太后喜爱方山的山水,说:“将来我死后一定要葬在这里,不必葬在皇家陵墓。” 于是北魏为冯太后修建寿陵,又在方山上建造永固石室,打算用作祭祀她的宗庙。
桓标之等人拥有几万部众,据守险要请求援军;庚子日,齐高帝下诏令李安民统领各将领前往迎接,又派遣兖州刺史周山图从淮河进入清水,日夜兼程接应。淮北百姓桓磊磈在抱犊固击败北魏军队。李安民救援行动迟缓,桓标之等人都被北魏消灭,剩余部众得以返回江南的还有几千家;北魏也劫掠三万多百姓返回平城。
北魏任城康王拓跋云去世。五月壬戌日,邓至王像舒派遣使者向北魏进贡。邓至是羌族的一个分支,在宕昌以南建立国家。
六月壬子日,齐朝实行大赦。
甲辰日,北魏中山宣王王睿去世。王睿病重时,冯太后、北魏主多次前往他家中探望。王睿去世后,北魏追赠他为太宰,在平城南郊建立宗庙。文人学者为他撰写哀悼诗和诔文的有一百多人,到安葬时,自称是王睿的姻亲、故友,穿着丧服哭送的有一千多人。北魏主任命王睿的儿子、中散大夫王袭接替王睿担任尚书令,兼任吏部曹事务。
戊午日,北魏封皇叔拓跋简为齐郡王,拓跋猛为安丰王。
秋季七月己未日初一,发生日食。
齐高帝派遣后军参军车僧朗出使北魏。甲子日,车僧朗抵达平城,北魏主问他:“齐朝辅佐南朝宋的时间很短,为什么急于登基称帝?” 车僧朗回答:“虞舜、夏禹接受禅让,亲身登上天子之位;曹魏、西晋辅佐前朝,将帝位传给子孙,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势罢了。”
辛酉日,柔然另一位首领他稽率领部众投降北魏。
杨文弘派遣使者请求投降,齐朝下诏又任命他为北秦州刺史。此前,杨广香去世,他的部众一半投奔杨文弘,一半投奔梁州。杨文弘派杨后起占据白水。齐高帝虽然授予杨文弘官爵,却暗中下令晋寿太守杨公则,让他等待时机谋取杨文弘。
南朝宋升明年间,曾派遣使者殷灵诞、苟昭先出使北魏,两人听说齐高帝接受禅让称帝,殷灵诞对北魏典客(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说:“宋、魏两国友好往来,应当同忧共患。现在宋国灭亡,北魏却不救援,还谈什么和亲!” 等到刘昶入侵齐朝,殷灵诞请求担任刘昶的司马,北魏没有同意。九月庚午日,北魏在南郊检阅军队,随后宴请群臣,将车僧朗的座位安排在殷灵诞之下,车僧朗不肯入席,说:“殷灵诞过去是宋朝使者,现在是齐朝百姓。恳请魏主按礼仪安排我的座位。” 殷灵诞于是与车僧朗愤怒对骂。刘昶贿赂宋朝降将解奉君,让他在宴会上刺杀车僧朗;北魏人逮捕解奉君,将他处死;又隆重护送车僧朗的灵柩南归,释放殷灵诞等人返回齐朝。等到齐武帝即位,苟昭先把殷灵诞当年的话详细上奏,殷灵诞因罪被关进监狱处死。
辛未日,柔然君主派遣使者前来齐朝访问,给齐高帝写信,称齐高帝为 “足下”,自称 “吾”,还赠送狮子皮制成的袴褶(古代服饰),约定共同讨伐北魏。
北魏尉元、薛虎子攻克五固,斩杀司马朗之,东南各州的叛乱全部平定。尉元入朝担任侍中、都曹尚书,薛虎子担任彭城镇将,后升任徐州刺史。当时各州镇的戍兵,都随身携带作为军资的绢帛,不存入官府仓库。薛虎子上奏表,认为:“国家想要夺取江东,必须先在彭城囤积粮食。我恳切认为,在彭城驻守的士兵不少于几万人,每人携带十二匹作为军资的绢帛;这些绢帛的使用没有标准,士兵没等到轮替下岗,就难免饥寒,对官府和个人都是损失。现在徐州有十万多顷良田,水陆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清水、汴水贯通,足够灌溉。如果用士兵携带的绢帛购买耕牛,可买到一万头,兴办屯田,一年内就能供应官府的粮食需求。让一半士兵耕种,另一半士兵驻守,边耕种边防守,不会妨碍守卫边境。一年的收成,会超过绢帛价值的十倍;短期的耕种,足够供应几年的粮食。今后士兵的军资都存入官府仓库,五年之后,粮食和绢帛都会充盈,不仅戍兵能吃饱穿暖,还会具备吞并敌人的实力。” 北魏采纳了他的建议。薛虎子治理地方有恩惠,士兵和百姓都拥戴他。恰逢沛郡太守邵安、下邳太守张攀因贪污被薛虎子查处,两人各自派儿子上书北魏朝廷,诬告薛虎子与江南齐朝勾结,北魏主说:“薛虎子一定不会这样做。” 经过调查,果然是诬告,北魏下诏赐邵安、张攀死,他们的儿子各被鞭打一百下。
吐谷浑王拾寅去世,世子度易侯即位。冬季十月戊子日初一,齐朝任命度易侯为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
北魏中书令高闾等人修订完成新律,共八百三十二章;其中株连家族的刑罚有十六种,死刑二百三十五条,其他杂刑三百七十七条。
起初,高昌王阚伯周去世,儿子阚义成即位;这一年,阚义成的堂兄阚首归杀死阚义成,自立为高昌王。高车王可至罗杀死阚首归兄弟,立敦煌人张明为高昌王。高昌国人杀死张明,立马儒为王。
太祖高皇帝建元四年(壬戌年,公元 482 年)
春季正月壬戌日,齐高帝下诏设置两百名学生,任命中书令张绪为国子祭酒(国子监长官)。
甲戌日,北魏实行大赦。
三月庚申日,齐高帝召见司徒褚渊、尚书左仆射王俭,让他们接受遗诏辅佐太子;壬戌日,齐高帝在临光殿去世。太子即位,实行大赦。
齐高帝性格深沉,度量宏大,学识渊博,擅长写文章。他生性清廉节俭,管理皇帝服饰的官员藏有玉制发簪,高帝对中书省下令:“留下这种东西,正是滋生奢靡风气的根源!” 立即下令打碎玉簪;还下令核查是否有其他奢侈品,一律照此处理。他常说:“如果让我治理天下十年,定能让黄金变得和泥土一样便宜。”
乙丑日,齐武帝任命褚渊为录尚书事(总领尚书省事务),王俭为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张敬儿为开府仪同三司。丁卯日,任命前将军王奂为尚书左仆射。庚午日,任命豫章王萧嶷为太尉。
庚辰日,北魏主亲临虎圈,下诏说:“虎狼凶猛残暴,捕捉它们时,常常造成人员伤亡;既没有什么益处,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今以后,不再捕捉虎狼进贡。”
夏季四月庚寅日,齐武帝给去世的齐高帝上谥号为高皇帝,庙号太祖。丙午日,将齐高帝安葬在泰安陵。
辛卯日,齐武帝追尊穆妃为皇后。六月甲申日初一,立南郡王萧长懋为皇太子。丙申日,立太子妃王氏。王妃是琅邪人。封皇子闻喜公萧子良为竟陵王,临汝公萧子卿为庐陵王,应城公萧子敬为安陆王,江陵公萧子懋为晋安王,枝江公萧子隆为随郡王,萧子真为建安王,皇孙萧昭业为南郡王。
司徒褚渊卧病在床,自行上奏请求退位,齐武帝不同意;褚渊恳切坚持,癸卯日,武帝任命褚渊为司空,兼任骠骑将军,仍保留侍中、录尚书事的职位。
秋季七月,北魏征调各州郡五万人修筑灵丘道。
吏部尚书济阳江谧,性情谄媚浮躁。齐高帝去世后,江谧因自己没被列入顾命大臣而怨恨;齐武帝即位后,他又没得到升官,因此心怀不满,散布诽谤言论。恰逢武帝生病,江谧前往豫章王萧嶷的府第,问道:“皇上的病恐怕好不了了,太子又没有才能,您现在打算怎么办?” 武帝得知后,派御史中丞沈冲上奏江谧的种种罪行,庚寅日,赐江谧死。
癸卯日,南康文简公褚渊去世。他的世子、侍中褚贲,因父亲背弃宋朝、依附齐朝而感到羞耻,守丧期满后,就不再做官,将爵位让给弟弟褚蓁,自己隐居在父亲墓旁,终身不仕。
九月丁巳日,齐朝因国丧(齐高帝去世)废除国子学。
氐王杨文弘去世,他的儿子们都年幼,于是由侄子杨后起继承王位。九月辛酉日,北魏任命杨后起为武都王,杨文弘的儿子杨集始为白水太守。不久后,杨集始自立为王,杨后起击败了他。
北魏因荆州的巴人、氐人叛乱,任命镇西大将军李崇为荆州刺史。李崇是北魏显祖的外甥。李崇即将赴任时,北魏下令征调陕、秦二州的士兵护送他,李崇推辞说:“边境百姓失和,根源是怨恨之前的刺史。现在我奉诏接替他,百姓自然会安定;只需一道诏书即可,不必派兵保护我,以免让百姓心怀恐惧。” 北魏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李崇于是轻装率领几十名骑兵,疾驰到上洛,宣读诏书安抚百姓,汉族和夷族百姓都安定下来。李崇命令边境守军将掳掠的齐朝百姓全部送回,因此齐朝也放回了大约两百名北魏俘虏,两国边境恢复友好,不再有边境警报。过了很久,李崇调任兖州刺史。
兖州地区过去多有强盗,李崇下令每个村庄修建一座高楼,楼上都悬挂大鼓;强盗出现的地方,就猛烈击鼓;邻近村庄听到鼓声后,以敲一下为信号,依次敲两下、三下,很快鼓声就能传遍百里;各村都派人防守险要地带。从此,强盗一旦出现,没有不被抓获的。后来其他各州都效仿这种做法,这是从李崇开始的。
辛未日,齐朝任命征南将军王僧虔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尚书右仆射王奂为湘州刺史。
宋朝已故建平王刘景素的主簿何昌取12鞘彝鯎ぃ以及刘景素举荐的秀才刘璡,先后上书陈述刘景素的美德,为他申诉冤屈。冬季十月辛丑日,齐武帝下诏允许按照士人的礼仪,将刘景素的灵柩迁回旧墓安葬。刘璡是刘献的弟弟。
十一月,北魏高祖(孝文帝)准备亲自祭祀皇家七庙,命令有关部门准备礼仪制度,依照古代规制准备祭祀用的牲畜、礼器服饰和乐章;从此,四季的常规祭祀都按时举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太祖高皇帝永明元年(癸亥年,公元 483 年)
春季正月辛亥日,齐武帝到南郊祭祀天神,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明。
武帝下诏,因边境安宁,治理百姓的官员,全部恢复田禄(以土地收入作为俸禄)。
任命太尉豫章王萧嶷兼任太子太傅。萧嶷不参与朝廷事务,却常暗中向武帝进献谋略,武帝大多采纳。
壬戌日,齐武帝立皇弟萧锐为南平王,萧铿为宜都王,皇子萧子明为武昌王,萧子罕为南海王。
二月辛巳日,任命征虏将军杨炅为沙州刺史、阴平王。
辛丑日,任命宕昌王梁弥机为河、凉二州刺史,邓至王像舒为西凉州刺史。
南朝宋末年,因地方官员六年的任期过长,就改为三年一任,称为 “小满”;但官员的任免调动,又不能遵守三年任期的规定。三月癸丑日,齐武帝下诏:“从今以后,地方官员的任期一律以三年为限。”
有关部门因天象异常,请求举行祭祀仪式消除灾祸。武帝说:“顺应天意要靠实际行动,不是靠虚文仪式。我约束自己寻求治理,一心推行仁政;如果灾祸是因我而起,祭祀又有什么用!” 夏季四月壬午日,武帝下诏:“袁粲、刘秉、沈攸之,虽然晚年失节,但最初的忠诚值得肯定。” 下令按照礼仪将他们改葬。
武帝做太子时,自认为年长,且与齐高帝共同创立大业,朝廷事务无论大小,大多独断专行,常常违反制度。他信任身边的张景真,张景真骄横奢侈,服饰器物都超越等级,模仿皇帝的规格;朝廷内外的人都畏惧他,没人敢告发。司空咨议荀伯玉,一向被齐高帝亲近信任,叹息说:“太子的所作所为,皇上始终不知道,我怎能因怕死而蒙蔽皇上的耳目!我不禀报,谁来禀报!” 趁太子拜谒皇陵的机会,荀伯玉暗中向齐高帝奏报。高帝大怒,下令核查东宫。
太子拜谒皇陵返回,抵达方山时,天色已晚,准备停泊船只,豫章王萧嶷从东府乘坐快船向东迎接太子,告知他高帝发怒的事。太子连夜返回宫中,高帝也留着宫门钥匙等待他。第二天,高帝派南郡王萧长懋、闻喜公萧子良宣读敕令责备太子,还出示张景真的罪状,让太子下令逮捕张景真,将他处死。太子又担忧又恐惧,称病不起。
一个多月后,高帝的怒气仍未消退,白天躺在太阳殿,王敬则径直闯入,叩头对高帝说:“陛下拥有天下的时间还短,太子没犯错却被责备,人心惶惶;希望陛下到东宫去解释一下。” 高帝没有说话。王敬则于是大声宣布圣旨,让人准备车马前往东宫,又下令太官(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准备宴席,叫左右侍从取来车子,高帝仍一动不动。王敬则拿来衣服给高帝穿上,强行扶他上车。高帝不得已来到东宫,召集诸王在玄圃宴饮。长沙王萧晃手持华盖,临川王萧映手持雉尾扇,闻喜公萧子良手持酒壶,南郡王萧长懋劝酒,太子和豫章王萧嶷、王敬则亲自捧着酒食,直到傍晚,众人都喝醉了才返回。
高帝赞赏荀伯玉的忠诚,对他更加亲信,军政机密事务大多委托给他,荀伯玉的权势震动朝廷重臣。荀伯玉母亲去世,他在离住宅两里多的地方,就已挤满了前来吊唁的官员车马。左率萧景先、侍中王晏一同去吊唁,从早晨等到傍晚,才得以进见。等到出来时,两人又饿又累,气息微弱,愤懑抑郁的情绪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第二天,他们对高帝说:“我们看到东宫和司徒府的门庭,比起荀伯玉的家,简直可以张网捕雀了(形容门庭冷落)。” 王晏是王敬弘的侄子。
骁骑将军陈胤叔,此前也禀报过张景真和太子的过失,却对太子谎称 “是荀伯玉报告的”。太子因此深深怨恨荀伯玉。
高帝暗中有让豫章王萧嶷取代太子的想法,但萧嶷对待太子更加恭敬,因此太子对他的友爱之情没有减弱。
豫州刺史垣崇祖不亲近依附太子,恰逢垣崇祖击败北魏军队,高帝召他回朝,与他秘密商议事情。太子对此产生怀疑,却特意对垣崇祖加以礼遇,说:“外面的流言蜚语,我已经释怀了;从今以后,我会把富贵托付给你。” 垣崇祖拜谢。恰逢高帝又派荀伯玉传达关于边境事务的敕令,荀伯玉接受旨意后连夜出发,没能向太子辞行;太子认为垣崇祖和荀伯玉对自己不够忠诚,更加怀恨他们。
高帝临终前,指着荀伯玉托付给太子。武帝即位后,垣崇祖多次升迁,任五兵尚书,荀伯玉多次升迁,任散骑常侍。荀伯玉内心担忧恐惧,武帝因荀伯玉与垣崇祖关系友好,担心他们发动叛乱,特意加以安抚。丁亥日,武帝下诏诬陷垣崇祖招集江北流民,企图与荀伯玉一同作乱,将两人逮捕处死。
庚子日,北魏主前往崞山;壬寅日,返回皇宫。
闰四月癸丑日,北魏主的后宫平凉人林氏生下皇子元恂,北魏实行大赦。文明太后因元恂将成为太子,赐林氏死,亲自抚养元恂。五月戊寅日初一,北魏主前往武州山石窟佛寺。
车骑将军张敬儿迷信梦境。起初担任南阳太守时,他的妻子尚氏梦见一只手热得像火;等到担任雍州刺史时,梦见一边肩膀发热;担任开府仪同三司时,梦见半身发热。张敬儿的野心越来越大,曾对亲信说:“我妻子又梦见全身发热了。” 他还自称梦见故乡村社的树长到了天上,武帝听说后十分厌恶他。垣崇祖死后,张敬儿内心不安,恰逢有人告发张敬儿派人到蛮族地区贸易,武帝怀疑他有谋反之心。恰逢武帝在华林园举行八关斋(佛教斋戒仪式),朝臣都参加了,武帝在座位上下令逮捕张敬儿。张敬儿摘下官帽上的貂尾扔在地上,说:“这东西害了我!” 丁酉日,武帝杀死张敬儿和他的四个儿子。
张敬儿的弟弟张恭儿,常担心受哥哥牵连,住在冠军县,从未出过襄阳,居住的村落偏僻险要,房屋墙垣多重加固。张敬儿每次派人送信,张恭儿都会先上马佩戴好箭囊,然后才接见送信人。张敬儿失败的消息传来,张恭儿收拾行李逃入蛮族地区;后来主动出来自首,武帝赦免了他。
张敬儿的女儿是征北咨议参军谢超宗的儿媳,谢超宗对丹阳尹李安民说:“‘往年杀韩信,今年杀彭越。’您打算怎么办!” 李安民把这话详细上奏给武帝。武帝一向厌恶谢超宗的轻佻傲慢,派兼御史中丞袁彖上奏弹劾谢超宗,丁巳日,将谢超宗逮捕交给廷尉,流放越巂郡,在途中赐他死。因袁彖的弹劾奏文不够严厉,武帝又派左丞王逡之上奏弹劾袁彖,指责他奏文轻率简略,扰乱法律、纵容过错,袁彖因罪被免官,禁止做官十年。谢超宗是谢灵运的孙子;袁彖是袁顗的侄子。
秋季七月丁丑日,北魏主和冯太后前往神渊池。甲申日,前往方山。
北魏派遣代理员外散骑常侍、顿丘人李彪前来齐朝访问。
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僧虔坚决推辞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对侄子王俭说:“你在朝廷责任重大,即将担任三公;我如果再接受这个任命,就是一家出了两位三公级别的官员,我实在感到害怕。” 他多年拒绝接受,武帝才同意,戊戌日,加授王僧虔为特进(荣誉官职)。王俭修建长梁斋,规模略微超标,王僧虔看到后很不高兴,最终没有进门;王俭当天就拆毁了长梁斋。
起初,王弘与兄弟们聚会时,允许子孙们随意游戏。王僧达跳下床模仿虎子(尿壶);王僧绰端正坐着,用蜡烛泪捏成凤凰,王僧达抢过来打碎,毫不爱惜;王僧虔堆叠十二颗博棋,既不坠落,也不用重新堆叠。王弘叹息说:“僧达聪慧豪爽,不会比不上别人,但恐怕最终会给家族带来危难;僧绰会因名节高尚而被称赞;僧虔必定会成为德行高尚的人,能做到三公的职位。” 后来这些话都应验了。
八月庚申日,骁骑将军王洪范从柔然返回,路程达三万多里。
冬季十月丙寅日,齐朝派遣骁骑将军刘缵出使北魏,北魏主客令李安世主持接待。北魏人拿出内库的珍宝,让商人在集市上出售。刘缵说:“北魏的金玉价格极低,想必是因为当地山川盛产这些东西。” 李安世说:“圣朝不看重金玉,所以金玉便宜得像瓦砾。” 刘缵起初想多买些金玉,听到李安世的话后,内心惭愧,就不再买了。刘缵多次奉命出使北魏,冯太后于是与他私通。
十二月乙巳日初一,发生日食。
癸丑日,北魏开始禁止同姓结婚。
王俭晋升官号为卫将军,参与掌管官员选拔事务。
这一年,齐朝撤销巴州。
北魏秦州刺史于洛侯,性情残酷,处罚人时有时砍断手腕、拔掉舌头,还把肢体拆分悬挂起来。整个秦州都为之震惊恐惧,州民王元寿等人同时起兵反叛。有关部门弹劾上奏他的罪行,北魏主派使者抵达秦州,在於洛侯经常行刑的地方向官吏百姓宣告他的罪状,随后将他斩首。
齐州刺史韩麒麟,治理政事崇尚宽厚。从事刘普庆劝韩麒麟说:“您持节镇守一方,却从不杀人斩首,靠什么树立威严!” 韩麒麟说:“刑罚是用来制止恶行的,有仁德的人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使用。现在百姓没有犯法,又该杀谁呢?如果一定要靠杀人才能立威,那就该用你来应验这个说法!” 刘普庆又惭愧又害怕,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