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车的成功与羽林空骑的组建,如同在已绷紧的弓弦上又加了一分力。赵佶深知,新器需经实战检验方能真正融入战争体系。在南征大军即将开拔的前夕,他下达了一道密令。
总参谋司签押房内,赵佶对着云南参谋司几位主事及羽林空骑的凌天吩咐道:“云车既成,不可使其空悬于汴京上空。南疆多雾障山林,正需此物拨云见日。着羽林空骑,即刻抽调三架云车及三十名最精干人员,由皇城司精锐护送,秘密南下,归属云南参谋司直接指挥!”
宗泽闻言,眼中精光爆射:“陛下圣明!若有云车助阵,我军于南疆山林,便如虎添翼!贼子埋伏、兵力调动,将难逃我眼!”
张宪也兴奋道:“情报曹正愁难以渗透交趾腹地,若有空中俯瞰,其山川地势、城防布局,皆可绘图呈报!”
赵佶点头,郑重叮嘱:“此乃奇兵,亦是秘密。南下途中,务必隐匿行踪,抵达广南后,择隐秘之地组装训练,适应南方气候。首战,朕要看到云车建奇功!”
“臣等领旨!”
就在羽林空骑秘密南下的同时,赵佶再次驾临京西大营,此次他重点视察的是已完成初步换装、即将作为南征先锋的神机营燧发枪兵以及新组建的炮营。
校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此起彼伏。
韩世忠亲自指挥演示。只见一营燧发枪兵,以都为单位,在复杂的模拟障碍场中快速机动。他们不再是呆板的线列,而是以什、伍为单位,交替掩护,利用土坡、矮墙、林木遮蔽,时而快速跃进,时而匍匐射击。燧发枪的射击声也更加富有层次,不再是整齐划一的齐射,而是根据敌情出现的急促点射或短促齐放,更贴近实战。
“报!前方发现‘敌’暗堡一处!”斥候模拟回报。
“炮队前出!”随着一声令下,四名士兵推着一门覆盖着伪装的轻型红衣炮快速进入发射位。炮手动作麻利,测算距离,装填弹药。
“目标,正前方土堡,破虏镜校准!”炮长通过安装在炮身上的破虏镜仔细瞄准。
“放!”
“轰!”一声巨响,炮弹精准地砸在模拟土堡上,激起漫天尘土。
赵佶看得仔细,问道:“此炮于山地转运,果真便捷?”
一旁陪同的将作监宇文肃连忙回答:“回陛下,此轻型炮可拆解为炮管、炮架、轮组三大部分,最重的炮管也不过两百余斤,骡马可驮,壮士可抬,于南疆山道,虽仍费力,但已远胜旧式重炮。”
赵佶又看向那些在障碍间灵活穿梭的燧发枪兵,对韩世忠道:“韩卿,看来小队战术已有雏形。然山林之中,通讯不便,队形易散,各级官佐之临机决断尤为重要。”
韩世忠肃然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已严令,都头、什长乃至伍长,皆需明了战术意图,敢于在脱离主力时独立作战。平日操演,亦加入通讯中断、长官‘阵亡’等突发情状,锤炼其应变之能。”
这时,一阵特殊的马蹄声传来。只见一队骑兵驰入校场,他们人马皆披挂着重甲,在秋日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正是龙骧军重骑。与此同时,另一队身着轻甲,背负劲弩,腰挎短刃,行动间更显敏捷的士兵也列队而至,这是龙骧军中的振武军,专为山地作战而设。
龙骧军都指挥使王禀与振武军指挥使王渊一同前来禀报。
王禀声如洪钟:“陛下!龙骧军铁骑已准备就绪,只待陛下令下,便可为大军开道,踏碎一切顽敌!”
王渊则更显沉稳:“陛下,振武军儿郎已熟记山林作战要诀,攀爬、索降、辨识毒虫瘴气,皆已强化训练完毕,必不负陛下重托!”
赵佶看着校场上这三支风格迥异却同样精锐的部队——代表着未来火力与战术的神机营,代表着无坚不摧的正面突击力量的龙骧铁骑,以及代表着山地渗透与特种作战的振武军,心中豪气顿生。
“好!朕有诸卿如此虎贲锐士,何愁南疆不平?!”赵佶朗声道,“昔日汉武通西南夷,唐宗征高句丽,皆历尽艰辛。今我大宋,将以尔等为锋镝,以格物新器为羽翼,开创前所未有之武功!”
他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刚毅的面庞:“记住,尔等此行,非仅为开疆拓土,更为彰显华夏武德,护佑一方安宁!朕在汴京,静候佳音!”
“万岁!万岁!万岁!”校场之上,数万将士的呐喊声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直冲霄汉。战争的阴云已然密布,而大宋这把经过重新淬炼的利剑,正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即将出鞘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