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从拉玛的拿约逃走后,找到约拿单问道:“我做了什么?有什么罪过?你父亲为何非要杀我?”
约拿单说:“绝无此事!你不会死的。我父亲做事无论大小都会让我知道,怎么会唯独隐瞒这件事?不可能!”
大卫却郑重起誓说:“你父亲明知你得偏爱于我,心里说‘不可让约拿单知道,免得他伤心’。但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和你起誓,我现在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约拿单对大卫说:“凡你所愿的,我必为你成全。”
大卫就说:“明日是初一节宴,我本应与王同席,但求你容我藏身田野,直到后天晚上。若你父亲察觉我不在,你就说:‘大卫恳求回故乡伯利恒去,因为他全家在那里献年祭。’他若说‘好’,我便平安;若发怒,你就知道他决意要害我。求你以慈爱待我,因我们曾奉耶和华的名立约。我若有罪,不如你自己杀我,何必把我交给你父亲?”
约拿单说:“我若知父亲决意害你,岂有不告知你的道理?”
大卫问:“若你父亲严厉回答,谁来报信给我呢?”
约拿单说:“来吧,我们往田野去。”二人便一同前去。
约拿单对大卫说:“愿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为证:后天此时,我必探明父亲心意。若他善待你,我必派人告诉你;若他决意害你,我若不通知你、容你平安逃离,愿耶和华重重降罚于我!愿耶和华与你同在,如同从前与我父亲同在一样。我活着时,求你以耶和华的信实待我,免我死亡;即便耶和华将大卫一切仇敌从地上灭尽,也求你别断绝向我家族施恩。”
于是约拿单与大卫家立约说:“愿耶和华追讨大卫仇敌的罪。”
约拿单因爱大卫如同爱自己,又让他重新起誓。
约拿单说:“明日是初一,你座位空置,必被察觉。后天黄昏时,到你先前藏身之处,守在埃色石旁。我会向石旁射三箭,如同射靶。然后吩咐童仆去找箭。若我对他说‘箭在这边,捡回来’,你就可平安回来;若说‘箭在前头’,你就要立刻逃离,因为是耶和华让你走。至于你我今日所言,耶和华必永远在你我之间作证。”
于是大卫藏在田野。到了节宴之日,王坐席用饭,照常靠墙而坐,约拿单对面,押尼珥坐在扫罗身旁,大卫的座位却空着。那日扫罗未说什么,心想:“大卫或许因不洁之事未能前来。”但次日初二,大卫座位仍空。扫罗问儿子约拿单:“耶西的儿子为何昨日今日都未赴宴?”
约拿单答:“大卫恳求回伯利恒,说‘容我离去吧,我家在城中献祭,兄长命我务必到场。若你得喜悦,容我去见弟兄’。”扫罗闻言大怒:“你这叛逆妇人之子!岂不知你袒护耶西之子,自取羞辱,连生你的母亲也蒙羞吗?只要耶西之子活在地上,你与你的国必不稳固!快派人抓他来,他非死不可!”
约拿单反问:“他犯了何罪?为何处死?”扫罗竟抓起矛刺向约拿单,约拿单这才明白父亲决意要杀大卫。他愤然离席,初二终日未食,因父亲羞辱大卫而心中悲愤。
次日清晨,约拿单带一童仆到田野见大卫。他对童仆说:“跑去捡我射的箭。”童仆跑时,他射出一箭越过其头。童仆跑到箭落之处,约拿单在后面喊:“箭不是在前头吗?”又急呼:“快跑!勿停留!”童仆捡箭返回。(童仆对此事一无所知,唯有约拿单与大卫明白。)
约拿单将武器交给童仆说:“带回城去。”童仆离去后,大卫从石头南面起身,伏地叩拜三次,二人亲吻哭泣,大卫尤为哀痛。约拿单说:“平平安安去吧!我们曾指耶和华的名起誓说:‘愿耶和华在你我、你我后裔之间作证,直到永远。’”大卫离去,约拿单则返回城中。
启示与现实意义:
这段故事深刻展现了友谊、忠诚与信守诺言的力量。约拿单明知保护大卫会触怒父亲甚至危及自身,仍选择站在正义一边,用智慧与勇气守护挚友。这提醒我们:真正的友谊需要付出代价,但正直与信实远比利益更重要。二人在危机中仍谨守与上帝所立的盟约,也表明信仰当成为人际关系的基石。
现实中,当我们面临亲情与道义的两难时,约拿单的选择示范了如何以真理为优先;而大卫对信任的谨慎求证(如约定箭矢暗号)也启示我们:在复杂处境中,既需心存良善,也当智慧分辨,同时永远敬畏高于人意的终极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