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所罗门建造圣殿的开端
所罗门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开始建造耶和华的圣殿,就是耶和华向他父亲大卫显现的地方。这座山是耶布斯人亚拉拿的打谷场,大卫为圣殿预备的地方。
所罗门在他登基第四年的第二个月第二天开始建造。圣殿的地基长六十肘,宽二十肘(按旧标准肘)。圣殿正面的前廊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内部镀上纯金,主殿用刺柏木镶板,并覆盖精金,装饰有棕树和链条花纹。圣殿还镶嵌宝石,所用金子来自帕拉音地区。他用金子覆盖天花梁、门框、墙壁和门,并在墙上雕刻基路伯。
至圣所的长度与圣殿的宽度相同——长二十肘,宽二十肘。内部镀上六百他连得精金。金钉重五十舍客勒。上层也镀金。他为至圣所制作了一对雕刻的基路伯,并镀上金。基路伯的翅膀总展长二十肘。第一只基路伯的一只翅膀五肘长,触碰圣殿墙,另一只翅膀五肘长,触碰另一只基路伯的翅膀。第二只基路伯的翅膀安排类似,一只触另一侧圣殿墙,另一只触第一只基路伯的翅膀。基路伯的翅膀总展二十肘,它们站立,面向主殿。
所罗门用蓝色、紫色、绛色线和细麻布制作了幔子,并绣上基路伯的图案。圣殿前立两根柱子,总高三十五肘,每根柱顶高五肘,柱顶饰有交错的链条,并挂上一百个石榴装饰。他将柱子竖立在圣殿前,一根在南,一根在北。南柱名为雅斤,北柱名为波阿斯。
---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精细与用心
圣殿的建造从尺寸到装饰都精心设计,显示做事必须用心与精确,哪怕是微小细节。现实中,无论工作大小,细节决定品质与成效。
2. 资源整合与规划
所罗门利用木材、金银、宝石等多种资源,充分规划分工。这告诉我们,重大项目需要合理整合资源与科学筹划。
3. 象征与敬畏
基路伯、宝石和金饰不仅美观,更象征神的荣耀与临在。现实生活中,工作或事业应体现核心价值和理念,而不仅仅追求形式或数量。
4. 秩序与结构
圣殿各部分、至圣所、前廊、柱子都有严格布局,体现秩序的重要性。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同样需要明确结构和分工。
5. 敬神与使命感
所罗门建造圣殿不仅是工程,更是对神的敬拜与使命担当。现代人也应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明确使命感,让行动承载更高目标。
第4章 所罗门圣殿的铜器与器具
所罗门为耶和华建造圣殿时,制造了各类器具:
他做了一个青铜祭坛,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十肘。他又造了“海”,一个圆形的铸铜盆,从边到边十肘,高五肘,周长用三十肘量出。盆的下缘刻有牛的图案,每肘十头,牛铸成两排,一体成型。海的下方立着十二头铜牛,分别朝北、朝西、朝南、朝东,每三头为一组,牛的后部朝向中心。海厚一掌,边缘如杯沿,如百合花瓣,盛水可达三千洗。
所罗门又做了十个洗盆:五个放在南边,五个放在北边,用来清洗燔祭器具,但海供祭司洗手用。他按照规定做了十个金灯台,放在圣殿内,南北各五个。他又做了十张桌子,南北各五张,并制造了一百个金洒祭盆。
他建造了祭司院、大院和院门,并用铜覆盖门扇。他将“海”放在南边的东南角。胡兰也制造了盆、铲、洒祭用的器具。胡兰完成了为所罗门王在圣殿所做的工作:
两根柱子
柱顶的两只碗形柱帽
装饰柱帽的两套网状装饰
网状装饰上的四百个石榴(每套两排)
台座及盆
海及下方的十二头铜牛
锅、铲、叉及所有相关器具
这些器具都是抛光铜制的。所罗门将铜浇铸在约旦平原,书珥和撒拉坦之间的泥型中,铜器多到无法称量。
所罗门还制作了圣殿中的所有金器:
金坛
陈设饼的桌子
纯金灯台及灯,放在至圣所前燃烧
金制花纹、灯、钳子(均为实金)
纯金剪芯器、洒祭盆、盘子、香炉
圣殿的金门:至圣所的内门及主殿的门
---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专注与精细
圣殿的器具制作精美、规格严格,显示出在工作和生活中专注细节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
所罗门和胡兰合作完成庞大工程,表明复杂任务需要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专长。
3. 心怀敬畏与使命感
圣殿及器具不仅是实用物件,更承载敬神使命。现代人应将敬业、使命感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
4. 资源规划与管理
铜、金、宝石等材料数量巨大,需要科学管理。现实中,大型项目或企业也需合理规划与调配资源。
5. 创新与美学
铸造手法、雕刻图案、花纹设计体现工艺和美感,提醒现代人无论科技或艺术工作,美学与功能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