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与利未人的名单
这些是与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耶书亚一同归回的祭司和利未人:
祭司名单: 西莱雅、耶利米、以斯拉、亚玛利雅、玛鹿、哈突、示迦尼、利宏、米利末、易多、近顿、亚比雅、米雅民、玛底雅、璧迦、示玛雅、约雅立、耶大雅、撒路、亚木、希勒家、耶大雅。这些人在耶书亚的时代担任祭司和他们的领袖。
利未人名单: 耶书亚、宾内、甲篾、示利比、犹大、玛他尼。玛他尼和他的弟兄负责感恩的诗歌。他们的同伴八布迦和乌尼按班次与他们相对站立。
大祭司的家谱: 耶书亚生约雅金,约雅金生以利亚实,以利亚实生耶何耶大,耶何耶大生约拿单,约拿单生押杜亚。
约雅金时代的族长名单:
- 西莱雅族:米拉雅
- 耶利米族:哈拿尼雅
- 以斯拉族:米书兰
- 亚玛利雅族:约哈难
- 玛鹿族:约拿单
- 示迦尼族:约瑟
- 哈琳族:押拿
- 米拉约族:希勒恺
- 易多族:撒迦利亚
- 近顿族:米书兰
- 亚比雅族:细基利
- 米雅民族和摩亚底族:毗勒太
- 璧迦族:沙母亚
- 示玛雅族:约拿单
- 约雅立族:玛特乃
- 耶大雅族:乌西
- 撒路族:加莱
- 亚木族:希伯
- 希勒家族:哈沙比雅
- 耶大雅族:拿坦业
利未人和祭司的族长记录延续到波斯王大利乌在位时期。利未人的领袖哈沙比雅、示利比、甲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们的同伴,按神人大卫的命令,分班相对站立,赞美称谢。守门人玛他尼、八布迦、俄巴底亚、米书兰、达们、亚谷看守库房城门。这些服侍发生在约雅金、省长尼希米和祭司文士以斯拉的时代。
城墙奉献典礼
耶路撒冷城墙落成时,众人从各处招聚利未人到耶路撒冷,以称谢、歌唱、敲钹、鼓瑟、弹琴的方式,欢欢喜喜举行奉献礼。祭司和利未人先洁净自己,然后洁净百姓、城门和城墙。
尼希米安排两大队称谢的人:
- 第一队 在城上向右往粪厂门行进,由何沙雅和一半犹大首领跟随,包括吹号的祭司和乐手(如亚撒利雅、以斯拉、米书兰等),由文士以斯拉引领。
- 第二队 向左行进,尼希米和另一半民众跟随,经过炉楼、宽墙、以法莲门、古门、鱼门、哈楠业楼、哈米亚楼,直到羊门。
两队最终在神殿会合。众人献大祭,欢喜快乐,因为神使他们大大喜乐,连妇女孩童也一同欢乐,耶路撒冷的欢声远扬。
圣殿服侍的恢复
当日,众人指派专人管理库房,收纳举祭、初熟之物和十分之一,确保祭司和利未人按律法得份。犹大人因祭司和利未人忠心供职而欢喜。歌唱者和守门人也照大卫和所罗门的命令尽职。从所罗巴伯到尼希米时代,以色列人持续供应圣殿事工的需要,利未人则供给亚伦的子孙。
本章的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敬拜与事奉的传承体系详细记录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单、班次与职责,表明事奉神需要有序的组织和代代相传的忠心。这提醒现代信仰群体:可持续的服侍需建立清晰的制度、传承机制和对同工的物质与灵性支持。
2. 属灵领袖的榜样:从洁净到喜乐奉献礼前,领袖先洁净自己再洁净百姓,凸显属灵领导力的核心是生命的洁净与榜样。而典礼中的喜乐表明,真正的服侍不是重担,而是因神同在而涌流的欢庆。
3. 集体敬拜的力量:合一与见证两大队人绕城而行后汇合,象征不同恩赐和职分在敬拜中合一。他们的赞美声远扬,成为对外邦的见证。这启示我们:公开的、喜乐的集体敬拜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有力宣告。
4. 感恩与喜乐是事奉的动力本章强调“称谢”“欢乐”达10次以上,显示感恩是事奉的根基。尼希米将城墙的成就转化为对神的赞美,而非个人功劳。应用在于:事工成功后,当主动设计感恩仪式,将焦点归给神,避免陷入骄傲或疲惫。
5. 信仰与生活的整全结合庆典不仅关乎“属灵事务”,也涉及物资管理、音乐艺术和城市空间。这表明信仰应渗透到治理、艺术和日常供应每个层面,使神圣与世俗的界限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