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智慧面对现实人生》
谁真有智慧?谁能解释世事?
智慧能使人的面容发光,
使脸上的严肃转为温和。
我劝你当谨守王命,
因你曾在神面前立誓效忠。
不要轻易离开岗位,
也不要参与恶事对抗王意,
因为王可以随意行事。
权柄在他手中,谁敢问他“你在做什么”?
顺从王命的必免受灾祸,
智慧人能辨明行事的时机与方式。
其实凡事各有定时与定理,
尽管人可能因世道艰难而痛苦——
毕竟无人知晓未来,
谁能预告将要发生的事呢?
无人能拦住风,无人能掌控死期;
战争之时无人能退役,
邪恶终将缠住行恶之人。
这一切我都用心思索,
查究世上所发生的事:
有人专权欺人,反自招损害。
我见恶人埋葬,他们生前出入圣地,
在本城受人称赞——这也是虚空。
有时刑罚迟迟未临,
致使人心更加倾向作恶。
恶人虽犯百罪仍享长寿,
但我知道:敬畏神的人终将得福。
恶人既不敬畏神,他们的年日必如影短暂。
世上还有一件虚空的事:
义人遭恶报,恶人反得善报——
我说,这也是虚空。
因此我劝人享受生活:
人在世上莫强如吃喝快乐,
并在劳碌中得享喜乐,
这是神赐他一生当得的份。
我专心寻求智慧,察看世人的劳碌——
他们昼夜不眠,辛勤操作。
我思想神的一切作为,
深知无人能参透世上所发生的事;
即使人竭力寻索,仍不能明白,
智者自谓知晓,实则也无法穷究。
——————
本章启示与现实意义
- 智慧是光,也是柔和:真正的智慧不仅使人有洞察力,更带来脸上的温和与内心的通达,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 在权柄下存敬畏与明智:尊重秩序,选择合宜的时机与方式表达意见,是保护自己、发挥影响力的智慧。
- 接受人生的不可控:未来如风不可捉摸,死亡与时机不在人手中,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是成熟的标志。
- 善恶报应不总是即时显现:不要因眼前的不公而动摇信念,长远来看,敬畏神的生活才是真正稳妥的根基。
- 在未知中安享当下:既然不能参透万事,不如在劳碌中感恩度日,珍惜眼前所有,这是神赐的简单智慧。
本章不鼓吹消极认命,而是邀请我们:以智慧面对现实,以敬畏坚守善道,以感恩活好当下——在看似无序的世界里,活出有根有基的生命姿态。
——————
第9章《在无常中活出智慧》
我将这一切放在心上反复思索:义人与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神手中;只是人不能预知自己将遇见的,是爱是憎。
世人都面临同一结局:义人与恶人,好人与坏人,洁净的与不洁净的,献祭的与不献祭的,都是一样——
好人去世,恶人也死亡;
许愿的和不敢许愿的,都归于一死。
这正是人世间的悲哀:
世人所遭遇的相同,人心又充满恶念,活着时随心所欲,最终却都走向死亡。
但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
因为活人还知道必死,死人却毫无所知,
不能再得赏赐,连名字也被遗忘。
他们的爱、恨、嫉妒,早已消逝,
在日光之下所发生的事,他们永不再有份。
所以你去欢然吃饭,欣然喝酒,
因为神已经悦纳你的作为。
当常穿白衣,头抹膏油,
与你所爱的妻子快活度日,
因为这是你一生在虚空的年日里,
神赐给你的份;也是你劳碌所得的报偿。
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
因为你将去的阴间,
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我又见日光之下:
快跑的未必赢,力战的未必胜,
智慧的缺粮食,精明的无财富,
灵巧的不得宠——
因为时间和机遇,临到所有人。
人不知灾祸何时突然来到,
如同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
我还看见一样关于智慧的深刻事例:
有一座小城,城内居民稀少;
有大君王来攻击,安营围困。
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者,他用智慧救了那城,
却没有人记念那穷人。
我就说:“智慧胜过武力”,
但贫寒人的智慧被人轻视,他的话无人听从。
宁听智慧人轻柔的话语,
不听愚昧君王在群愚中的喊叫。
智慧胜过打仗的兵器,
但一个罪人能败坏许多善事。
——————
本章启示与现实意义
- 生命无常,结局共同:死亡是所有人的终点,这提醒我们放下自我优越感,以谦卑与平等心待人。
- 活着就有机会:即使境况卑微(如“活狗”),生命本身仍蕴含改变的可能,比失去活力的辉煌(“死狮”)更有价值。
- 在接纳中积极生活:既然未来难测,不如全心投入当下,在饮食、工作、婚姻中体验知足与喜乐——这是神所赐的恩典。
- 尽力而为,淡然结果:做事要全力以赴,但对成败不必过度执着,因为许多因素(如时机、机遇)非人能掌控。
- 智慧虽常被忽视,其力却持久:真正的智慧不一定带来即时认可或回报,但它能解决武力无法应对的问题;然而,一点愚昧或罪恶可能摧毁智慧建立的善果。
这段经文在深沉的虚无感中,悄悄点亮一束温暖务实的光:既然生命短暂、世事难料,就当珍惜活着的机会,在平凡中尽力,在关系中感恩,以智慧的心度过每一个当下。这不是逃避,而是在认清真相后,选择一种清醒而热情的生活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