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用过早膳后,先将李锦荣送至昌宁侯府,萧策才进宫。
萧策是摄政王,这几年隆武帝又格外倚重;从他到了庄子的第二日,便不时有御前侍卫送来奏折,或是有事需他决断;能在庄子里住够五日,已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他们回到皇都这一日,恰逢大朝会;朝会上,隆武帝告知西北军主将变更一事,朝臣们大都哗然。
专注朝堂之事的人则劝谏,道顾世子不曾有指挥作战的经验,怕是还不能胜任主将,求陛下三思;还有部分喜欢揣测人心的朝臣,面上犹豫,不知陛下到底是信任顾湛,还是因赐婚一事厌弃了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站在右边队伍首位的太子眼底闪过焦急,正欲上前一步坚定支持顾湛,却被左边队伍首位的摄政王打断。
只见这人出列看着朝臣们淡淡道,西北军本就是镇国公府带出来的,如今顾世子出任主将,更有利于安抚军心;至于朝臣们担忧的经验不足,自有现在的林将军辅佐些日子,而后林将军会调回北境军。
有摄政王表态,反对的朝臣们偃旗息鼓;既然还有林将军辅佐,且还有直属摄政王的北境军可随时驰援,西北与西境防线确实不必担忧。
太子不着痕迹松了口气,看来安瑾所言并非实情;若摄政王真的心悦荣华,心中必然芥蒂,此时又怎会支持顾湛接管西北军兵权。
但心中的怀疑还不曾褪去,因而在朝会结束后,跟着隆武帝与摄政王的脚步去了御书房。
耐着性子听完朝政之事,这才上前一步,面上皆是关切。
“父皇,安瑾已大婚两日,儿臣听太子妃言,后宫不少人都提及荣华的婚事···且荣华本就是大公主,她的驸马人选,是不是该叫礼部准备起来?”
这番话太子经过深思熟虑才问出来,且是当着摄政王的面问出来;一则太子深知他这么问不会引起父皇疑心,二则能当面试探摄政王是何意。
果然如他所想,帝王听后颇为欣慰,眼里也多了真切的笑意:“太子挂心荣华,实乃长兄之责···”
随着话音,隆武帝眼里涌起沉吟之色,显然太子切中了他心中所想;一旁的萧策当即上前,对着帝王行了个揖礼,朗声开口。
“太子殿下关爱胞妹,恰臣有一事求陛下,亦事关荣华公主。”
隆武帝惊讶:“哦,霆之可是难得求朕一次?”
一旁的太子却已变色,第一次在帝王面前失了稳重;不待帝王问出萧策所求之事如何与荣华公主有关,太子便急切上前说出他为皇妹挑好的两个人选,皆是世家权贵之嫡长子。
怎奈帝王此刻皆是对萧策的好奇,根本没细听太子的人选,还有点不耐:“太子先别急,等霆之说完。”
不是帝王没想到摄政王是求娶李锦荣,实在是摄政王府上百年不曾与皇家结亲,因而隆武帝根本就想不到此处,只以为萧策也有关于荣华公主驸马的更好人选。
只见身穿玄色亲王朝服的男子眼神都不曾给太子一个,抬眼诚挚看向帝王。
“臣心悦荣华公主,还求陛下赐婚。”
掷地有声的话音落下,御书房忽然寂静;太子眼底暗沉,若不是此刻在父皇面前,脸色只怕更加难看。
隆武帝微张嘴巴,很快意识到不妥又抿紧;眼神几转后,还是怀疑自己听错了;片刻后,才慢吞吞问。
“霆之啊,朕最近有些上火,怕是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挺直身形站在当地的男人并无紧张,甚至绽开些许笑意:“陛下没听错,臣心悦荣华公主;真心想十里红妆求娶,许公主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求陛下应允。”
终于确认了,他最信任的摄政王想要求娶他的长女锦荣,隆武帝安心后仰靠上椅背,甚至还翘起右腿,端起架子;面上如沐春风,眼神得意,心中却想着之后该叫人放几个炮仗。
如此俊杰的萧策,这么些年谁都看不上,却心悦自己的掌上明珠···隆武帝恨不能仰天大笑。
然而却总有破坏帝王心情的人,太子急切提醒:“父皇不可!”
转头便看向身旁之人:“大晋多少人皆知,摄政王府有祖训,不可与皇家结亲;摄政王忽然求娶,还是在荣华退婚之后,岂不是连累荣华遭受更多非议!”
眼眸沉下,萧策不屑与他争辩,只对着书案后的帝王陈情。
“陛下亦赞成一句话,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臣这几年专心朝政,及冠已过几载,终身大事却毫无音信···若是先祖与父王母妃在天有灵,只怕早急坏了。”
如今他主动求娶心悦之人,别说王府先祖,便是大晋多数百姓也会拍手称赞,摄政王府将后继有人。
很明显,隆武帝也是赞成的那一拨人;这可是摄政王萧策啊,大晋若是有未娶郎君排行榜,萧策绝对排在首位,多少权贵人家的梦中情婿。
哈哈,可萧策喜欢的是他的长女,皇家大公主···隆武帝志得意满,颇有边疆连胜般的喜悦。
眼角余光扫到太子不好看的脸色,帝王轻咳一声才看向萧策:“霆之喜欢朕的掌上明珠,朕自然欢喜;然而朕少不得提醒你一声,锦荣被朕宠坏了,有些骄纵···”
“陛下何必自谦。”心爱之人被贬低,哪怕是帝王出于好意提醒的贬低,萧策也不爱听,当即为心上人辩白。
“荣华公主是陛下长女,继承了陛下的才智与皇贵妃娘娘的美貌,真正的王朝明珠;莫说只是几句捕风捉影的流言,便是公主真的骄纵些又如何,臣忝居高位,自认可护公主一生周全。”
隆武帝如同三伏天吃了冰镇西瓜,心情畅快;瞧瞧,不怪他喜欢与信任霆之,这般坦荡的态度与想法,才是真男儿本色。
虽说他是大晋天子,可他也是一个父亲;自己最宠爱的女儿被如此夸赞,哪个做父亲的都开怀,更何况这人还是大晋摄政王萧策。
畅快之下,正要答允,又被太子阻拦:“摄政王真心可鉴,然儿臣还求父皇三思。”
“荣华是父皇最宠爱的大公主,身后还有皇贵妃与昌宁侯府···若是与摄政王成婚,恐会在朝臣们心中掀起波澜,引来更多揣测,于朝堂安稳不利!”
他这是在隐晦提醒帝王,摄政王府本就势大,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