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皇朝的建立,都伴随着分封功臣,卫国与李锦荣也不例外。
李锦荣连发数道圣旨,第一道乃是追封其父,已在太庙宣读;第二道便是册封江时序为皇夫,兼任户部尚书,总领卫国财政。
是的,李锦荣废除了原来雍朝的所有制度,废丞相,设六部,各司其职;日后卫国选官一律以科举考试选拔为唯一途径,官员都是天子门生。
掌管暗阁的墨星赐姓江,为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李阔为兵部尚书,总令军政之事;其他四部也有跟随她起事的心腹与官员出任,根据每个人的功勋与能耐,知人善用。
其他官员任命不必赘述,都是李锦荣与几个心腹商议后定下;倒是一路追随她打江山的武将,不少都给了爵位;共封六位国公,十二位侯爵,其他伯爵与子爵也有若干。
这些都是自古以来的惯例,能力不够突出的官员虽看着眼热,却也无法反驳;唯有一点,便是此次封赏爵位与任命官员,居然有好几个女子的身影。
其中十二侯爵中,便有两名女子,还有三位伯爵与三位子爵;官员们已接受了卫国允许女子为官为将,却无法正视女子拥有爵位,于是,反对之声极为激烈。
李锦荣掷地有声:“朕便是女子,如今也是千古第一女帝;诸位既然认可朕,便不该再对女子诸多束缚,更不该小瞧女子!”
如宁安侯,虽也是女子,却领兵攻下数十城池;如此功劳,怎能因她是女子之身,便抹除她的爵位?
女将与男将一样在战场上拼杀,自当一视同仁。
“便是朕的工部尚书,为卫国督建兵工厂,朕打江山时用的所有军备与武器,皆有她出力督造,案牍劳神不比诸位少。”
十二流毓遮住了女帝的面容,但众人就是听出了一股不容置疑:“或者,诸位有谁站出来,说一声你比工部尚书更懂这些,那这个尚书之位朕便授予你!”
文武百官皆低头不语,他们当然清楚工部尚书的功绩与能耐,哪里比得过?
不过是想着日后的上官是一位女子,还是从一品女官,到底心中不服;然而卫国都有了千古第一女帝,他们还能如何?
封赏之后便是宫宴,李锦荣再次宣旨,令礼部官员则定吉日,她与皇夫江时序大婚;而整个大婚的流程,皆由礼部操持,定要盛大庄重。
登基大典急促了些,大婚时可邀其他三国派使臣前来观礼,代表卫国与三国建立邦交。
当夜,随李锦荣一同回到寝宫的江时序,再也忍耐不住,踏入殿内后便将伺候的宫人都打发至殿外守着,他则亲自为心上人宽衣;而后,抱起人转入后殿浴池中。
大抵是这一日心神太过激荡,说话时都有些黏黏糊糊:“锦儿已册立我为皇夫,那今夜我们可否一偿夙愿?”
他们二人已定情两年有余,却因种种事,相聚都匆匆;即便久别重逢,也只是拥抱与亲吻,还不曾有过越界的亲密时刻。
大婚还有好几个月,江时序自认忍不到那时;且今日锦儿如此姿容无双,还有帝王威严加持,他早心痒难耐。
李锦荣当然也想,丝毫不废话,借势攀附住他颈项,直接吻上去;跌跌撞撞进入浴池,氤氲热气遮掩二人身形,隐约只见碧波荡漾,一对有情人终于得偿所愿。
直至夜半时分,江时序才抱着人转入寝殿;到了龙榻之上,心中又有不同感受,少不得抱着人再度撒娇;殿外守着的宫人,早被豆蔻打发下去几个。
便是她与几个值夜宫女站的稍远一些,还是能隐约听到殿内传出的旖旎动静,少不得脸红;却也在心中欢喜,自家主子曾在原来的相府受了多少委屈,还有谢云深那个渣男也令主子伤心过。
如今好了,主子不仅身子康健,还成了女帝陛下,再也无人能伤害到主子;又遇到了皇夫这般知情识趣之人,从此之后,主子的日子只有无尽的甜。
新朝伊始,百废待兴;李锦荣纵容江时序索求,却也没有耽误朝政。
如今官员还是不够用,尤其是底层官员,卫国的第二次科举考试刻不容缓;第一次早朝之上,李锦荣便宣告了一个月后的科考,将由礼部与她指定考试内容。
也宣布卫国的科举考试还是如在燕州时一般,每一次都允许女子参加;文武百官便明白,卫国不同于任何一个王朝,女子地位显着提升;同时,他们心中也多了惶恐。
都有女帝现世,那么天下女子还会如以前那般安于后宅么?
他们若是再不尽心办差,被女子比下去,日后还有何颜面立足于世间?
因着李锦荣的坚持,竟意外激起这些官员们的内卷行为,卫国朝堂风气焕然一新。
而后,李锦荣在卫大都主持政务,推行各项新政,尤其重视农耕,便是水利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她还鼓励商业与贸易发展,亲下旨令工部督造海上战船,预备解除海禁,发展海上贸易。
其次便是调动大军,继续攻打南边的几座城池,实现卫国疆域统一。
一个月后,江墨星主持的调查五大望族与门阀世家的各种案子也有了结果;但李锦荣最先处置的是原来的刘姓皇族,她也不曾赶尽杀绝,有罪的暗罪论处;无罪的,在刘姓皇陵附近圈出一个村子,将这些旧皇族都迁到那里负责守陵,专门派出一支军队看守。
却有朝臣上奏,认为女帝还是心慈手软;为江山社稷安稳,原来的旧皇族便不该留于世间。
尤其卫国推行新政,不知触动了多少贵族的利益,这些人怎能甘心;少不得与旧皇族暗中联络,复辟旧制,这就等于留下隐患。
李锦荣当场驳回,原本的皇族因与五大望族互相牵制,皇族中很多人并未行恶事,怎能一概而论?
且她信自己的能耐,更相信自己带出来的将士,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倒是五大望族,比起皇族更是作恶多端;以陇西李氏来说,侵占土地约有两州之多,且还在朝廷税收之上又层层盘剥,百姓苦不堪言。
既然已查实案子,李锦荣当然是雷厉风行;该斩首的斩首示众,该流放的流放,没有作恶的只给了规定内的土地,够他们安居乐业。
这一场清算之后,门阀世家再无抬头的可能,至少在卫国是毫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