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重要,但是运力也很重要。
美式军工设备,南越那边有的是。
即便是免费的,白捡的,却也需要马龙派人,派船,一点点的从南越那边,蚂蚁搬家,将这些设备拆解了运送到香江来。
经过半个多月时间的努力,马龙已经解决了人手方面的问题。
但是,马龙的船既要运人,又要运货。
航运公司那边的船只,又都是旧船,三天两头就需要维修一番。
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运力不足,大量拆解好的设备堆积在码头仓库里的情况。
马龙意识到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办法解决运力问题。
就在马龙发愁之际,航运公司那边的高管,也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小日子有一批新造的货船,正准备低价拍卖,广告都打到香江这边了。
马龙闻此,眼睛一亮。
虽然不想给小日子赚钱,但是如果小日子的货船没问题的话,这确实是一个发展航运公司,增加运力的好机会。
马龙赶忙派人去了解情况。
原来是旧式干散货船,而不是现今更加吃香的集装箱船。
不过,小日子的造船业挺发达的,技术方面也过硬。
马龙派人去查看了这一批货船,发现船只的性能还算不错,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航运公司运力不足的问题。
至于价格方面,大概只有石油危机到来之前的15%到20%。
因为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大量主营干散货业务的航运公司经营成本暴增,进而导致不得不私自增加运价。
小型航运公司经营成本更高,货主被迫选择运价更低的大型航运公司,从而导致小型航运公司对于新建干散货船的需求急速下降。
甚至,一些小型航运公司直接破产。
小日子的造船厂也因为大量造船订单被取消,出现了严重的亏空情况。
继续造船,亏损更加严重。
不造船,停工也是很大一笔费用支出。
小日子造船厂,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小日子本土银行,以及海外的造船订单,才能正常运营下去。
如今订单取消了,后续的进项就没有了。
那就只能一亏再亏,直至破产。
为了避免造船厂破产,避免造船工人失业,小日子造船厂背后的银行、财团乃至政府,只能弃卒保车,断尾求生,以超低的价格,出售已经造好的干散货船。
一艘干散货船,通常要造三四年的时间。
石油危机是1973年爆发的,至今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
而20世纪70年代之初,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对于航运的需求也是日益倍增,国际航运价格节节攀升,有大量航运公司在小日子造船厂那边下订单,也就不奇怪了。
可如今,那些1970年到1973年下订单的干散货船,基本上都挤压在了小日子造船厂里。
小型航运公司对此没什么需求,即便是经营不错的大型航运公司想要造新船,也会选择近来比较热门的集装箱船,或者是超大型油轮。
所以,这种过时的干散货船,突然成了没人稀罕的破铜烂铁。
小日子急于将它们卖出去,有财力接盘,想要接收这些干散货船的船东却寥寥无几。
恰巧,马龙有这个财力,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在跟手下们进行商议后,马龙当机立断,决定主动派人去跟小日子造船厂的代表进行接触。
马龙有美国代理人这层身份,或许在小日子面前狐假虎威,抖一抖威风,没准就能进一步压价,以更低的价格,捡漏这些干散货船。
马龙知道,货船的未来是集装箱船。
不过,干散货船未来也不是全然没有用武之地。
谷物、煤炭、铁矿,运输这些货物的时候,干散货船并不比集装箱船差多少。
马龙考虑到香江的粮食、煤炭、铁矿完全依赖于进口,在香江干散货船依旧有不小的生存空间。
于是决定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拿下更多的小日子干散货船。
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说白了,马龙的航运公司,这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捡漏机会。
虽说再过几年,航运寒冬来了,船只价格会再度暴跌。
但那时候,航运价格也很低,手里的船越多,亏的越多,根本没必要低价收购别人的船只。
不像现在,航运价格其实是很高的,国际上依旧在疯狂造船。
集装箱船,大型油轮,豪华邮轮,无论是运货的,还是运人的,都有很大需求。
直至再爆发一次石油危机,以及船只过剩现象凸显出来,航运寒冬这才会降临。
……
就在马龙这边,刚刚跟小日子的佐世保造船厂谈妥,以680万美元买下8艘干散货船的时候,突然有个不速之客,上门拜访。
“荣经理,你这是……?”
无事不登三宝殿,荣知权突然前来拜访,马龙就知道,他一定是有抱有某种目的,这才找上门来的。
“此次来,实乃有事相求!
听说会长近日正在跟小日子造船厂商讨购买货船?
我们对此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不知会长能否帮忙,代劳一二。”
荣知权也没隐瞒马龙的意思,一进来就开门见山,说清楚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国内对国际贸易,以及航运,有非常大的需求。
只是,苦于欧美的封锁,以及自身航运技术的落后,无法过多参与到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当中。
如今,好不容易开始中美关系正常化,有条件能够参与到其中。
恰逢,石油危机,小日子造船厂不得不低价出售造成的干散货船。
遇上这种天赐良机机会,国内的智囊、精英,自然想要借机收购一些干散货船,然后靠着这批船,给国内赚取到更多外汇。
问题是,目前国内的外汇非常有限。
特别是67暴动之后,许多“左派产业”被港英政府查封了。
虽然在香江左派和爱国人士的帮助下,大量产业被解封了,但是公司经营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许多产业如果不是靠着内地的支援,甚至已经运营不下去了。
所以,也别提这些产业能够给国家创造多少外汇。
如今外汇大头,还是靠三趟快车,运输粮食,以及鲜活冷冻商品。
剩下才是纺织厂、成衣厂、塑料厂……
如今国内的想法,就是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想来,国内打探到马龙能够在小日子那边压价,以更低的价格收购小日子干散货船的消息,这便主动找上门来。
“没问题,这对我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以后,只要是祖国能够用得上我的,都可以来找我,不用怕麻烦。
我还是很乐意回老家看一看的。
咱们华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传统的那一套——光宗耀祖,落叶归根。
荣经理,希望你能够帮我转达一下。”
马龙不是第一次,在荣知权面前表达自己爱国的态度和想法。
如今轻易的答应了国内的请求,这只会进一步加深,国内对于马龙积极爱国的印象。
到时候,马龙就不用谈了。
高层可以直接给出答复——马龙是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