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屯门医院,总统级豪华产房。
“雅之,很抱歉,公司刚刚接了一桩大生意,必须由我亲自出面。
这次对不住你们娘俩了,我恐怕无法亲眼见证老大的出生。
不过你别担心,是好事!
咱家老大脚头好,他一出生,咱家就要发大财。
我答应你,咱家老大,未来一定不会比皇子皇孙差。
你们娘俩,就等着享福吧!
对了,我给老大取好了名字,就叫马平川!
一马平川,挺好的寓意,马平川叫着也顺口。
还有小名,就叫棉棉。
好了,我要走了。
等我回来,再补偿你一个惊喜……”
马龙跟赵雅之交代完,先观察了一下赵雅之的情绪。
发现没有动胎气,也没发脾气,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切都好好的,这才动身前往机场,准备飞往高棉。
毕竟,马龙不是普通人,看孩子出生这种事情,这辈子必然不会只有一次。
可改朝换代,窃国者侯这种事情,很难有第二次。
本来,马龙意属洪沙瓦底,面积是高棉的3.7倍,耕地面积接近3倍,还有大量森林、矿产资源,发展潜力远大于高棉。
地理位置又处于印度洋和兔子之间,战略意义非常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距离鹰酱更远,未来几十年也不太会受到鹰酱的影响,以及鹰酱舰队的威胁。
一旦情况不对,可以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可问题是,相比较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洪沙瓦底,高棉已然唾手可得。
高棉的发展潜力虽然没法跟洪沙瓦底相比,但毕竟处于湄公河三角洲,耕地多,土壤肥沃,是自古以来的鱼米之乡,足以养活数亿人口。
再加上水网密布,水运便利,地理位置也不错,很适合发展贸易。
正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手下特别能干,已经将绝大多数事情摆平。
鸠占鹊巢,占地为王,即将获得成功!
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马龙怎么可能会因为儿女私情,而错失良机,置之不顾呢?
在得知滞留在高棉境内的保皇派彻底投效雇佣军之后,马龙就立刻向嘻哈亲王那边进行确认,接下来是准备回国,还是继续留在兔子国内。
嘻哈亲王虽然没有给出“下周回国”这样的明确答复,但也以“突发疾病,需要在京养病”这样的理由,向马龙表达了善意。
马龙得到答复后,立刻派人拿着一千万美金,前去探望。
并且告知嘻哈亲王——以后安心养病就是,等病养好了,身子骨还硬朗的话,欢迎回国视察。
嘻哈亲王知道一千万美金已经不少了,在兔子国内,这笔钱够他家族十几口人,大鱼大肉使劲造,一百年都用不完。
马龙的心意已经到了,也不曾有亏欠于他。
这笔钱,说是给他的,不如说是给兔子的,是看在兔子面上给的。
兔子跟马龙的关系也不错,不好帮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如今他大势已去,万般皆休。所以也就没闹事,带着家人一起,很安静的住了下来。
而马龙在确定了嘻哈亲王的反应后,立刻向兔子那边下了辆农用拖拉机,1000套动力排灌设备,以及100万件水稻方面的各式传统农具、半机械农具的订单。
这是什么概念呢?
单单只是订单的金额,其实并不大,也就八千万美金而已。
可若是认真计较一下,1975年兔子全国生产的农用拖拉机,大约也就12.5万辆,其中手扶拖拉机超过8万辆!
马龙这单子,光是拖拉机,就要了全国一个月的产能!而后续还会看情况追加订单!
话说,兔子的手扶拖拉机比较便宜,大概1500到2000软妹币一辆。
只有北方的中型、大型拖拉机,能够卖到四五千,乃至上万元。
高棉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其国内还有一些沼泽地、小丘陵的地形,所以马龙也不嫌弃手扶拖拉机。
只要兔子愿意卖,无论哪种拖拉机,马龙都愿意买。
手扶拖拉机2000美元一辆,中型拖拉机5000到8000美元,大型拖拉机到美元不等。
基本上就是将软妹币转换成了美元。
如果按正常汇率来算,这笔生意兔子还吃亏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笔交易整体结算下来,兔子至少能赚两三千万美元。
更何况,这还有利于加快国内钢铁厂、拖拉机厂、农具厂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相关各厂的产能,以及增加外汇创收的新渠道。
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因素。
所以,兔子很痛快的答应了,并且积极协调各厂的产品,迅速下达新的生产任务……
相对于比较抢手的拖拉机和排灌设备,农具这一块兔子就比较富裕了,特别是传统农具,国内每年会生产几千万件。
马龙也是很豪气,直接买了100万件,将兔子国内的存货打包了大半!
也就是现在兔子正处于寒冬腊月,农民们都在猫冬,城市里的工人们却还在干活,这才攒下这么多家底。
而在100万件农具当中,还有2000台水稻插秧机,以及1500台收割机。
值得一提的是,插秧机和收割机的全国年产量,也就一万台左右。
若非马龙一口气买了100万件农具,兔子也不会匀出这么多半机械化农具。
而在向兔子下订单之前,马龙也派人了解过高棉境内的农业情况。
高棉地广人稀,可耕种土地超过1亿亩,实际耕种面积目前却只有2000万亩。
换而言之,如今还有大片大片的耕地,无人开垦,无人耕种。
即便是现在已经开发的耕地,人均也接近4亩左右。
如果将可开发的耕地算上,那么人均耕地将会是18亩!
更何况,高棉的气候分5-10月份的雨季和11月份到次年4月份的旱季。
雨季雨热同期,全国有将近6000万亩地适合种植水稻。
但由于高棉严重缺乏排水设备,农业看天吃饭,即容易受到台风、暴雨的影响。
一旦出现洪涝灾害,就会大幅度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
所以,高棉的传统农业,大致只能在雨季利用1500万到1800万亩便于排水的水田。
至于旱季,由于降水较少,同时又缺乏抽水、灌溉设备,能够种植的耕地只有两三百万亩,靠近河流的水田、水浇地。
也是因为农业技术较为落后,严重缺乏排灌设备的缘故,坐拥沃野千里的高棉,如今只能养活几百万人。
在传统农耕的模式下,高棉农民只能开发、利用2000万亩耕地。
马龙想要将高棉的耕地全部开垦出来,将高棉的农业优势彻底开发出来,就必须要借助机械,靠科技来节省劳力,扩大生产,增加收入!
为此,马龙还准备在高棉建设一万个农庄,每个农庄200到500人,相当于一个农庄就一个村子。
一万个农庄,就能安置三四百万人。
剩下一两百万人发展工业、服务业,慢慢发展城市。
个农庄,1000个镇,200个县,50个市,25个省。
如今高棉有二十几个省,四十多个市,两百多个县,跟马龙的行政规划正契合。
而想要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发达的农业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高棉有条件开发的,能够迅速给马龙带来利益的,也唯有农业。
马龙只花八千万美元,就能安置高棉全国大部分人口,并且让农民感到震撼,农业焕发生机,这笔买卖自然是很有赚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