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乾的“合规性审查”虎头蛇尾地收场,但沈问很清楚,这并不意味着麻烦结束,反而可能意味着对方会采取更隐蔽、更不择手段的方式。坐以待毙不是他的风格,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才是“优化”之道在复杂环境下的延伸。
“既然他们用‘合规’来敲打我们,”沈问在核心会议上对林小鱼、王大石和苏小婉说道,“那我们就陪他们玩一场‘合规’的游戏。只不过,游戏规则,由我们来定义一部分。”
他的目标,直接指向了此次风波背后,跳得最欢、也最容易找到突破口的——丹鼎峰。
丹鼎峰凭借其垄断地位和雄厚财力,在宗门资源调配、丹药定价、甚至一些任务的贡献点奖励设置上,历来存在一些弟子们敢怒不敢言的“霸王条款”和“不合理流程”。以往,大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只能私下抱怨。但现在,有了优化研究院,有了沈问这个“挑bUG”专业户,情况就不同了。
沈问决定,对丹鼎峰相关的诸多“用户体验极差”的环节,发起一场堂堂正正的、完全符合宗门规章的“优化倡议”行动。
首先,他让苏小婉带领几名数据分析能力强的学员,广泛收集弟子们对丹鼎峰丹药兑换、任务发布、贡献点结算等方面的“痛点”,整理成详实的案例报告。这些报告数据确凿,引用门规章条,只陈述事实,不进行人身攻击,完全符合“合理化建议”的格式。
然后,他亲自操刀,撰写了一份《关于优化丹鼎峰部分业务流程以提升宗门整体运行效率及弟子满意度的若干建议》的万言书。书中,他从“资源利用效率”、“公平性原则”、“长期激励相容”等多个角度,犀利而深刻地剖析了现有流程的弊端,并提出了具体、可行、且完全在宗门规章框架内的改进方案。
例如:
指出丹鼎峰某些高贡献点任务描述模糊、验收标准随意,建议设立明确的任务指标和透明的验收流程(符合任务殿规章)。
质疑某些常用丹药的贡献点定价机制缺乏弹性,建议引入“批量兑换优惠”或“季节性浮动定价”,以提升资源周转率(符合资源殿相关条例)。
揭露丹鼎峰内部弟子在资源分配上可能存在的不公,建议公开部分非核心资源的分配标准,接受监督(符合宗门倡导的公正原则)。
这份万言书,沈问没有直接提交给丹鼎峰,而是通过正规渠道,分别递交给了执事殿、传功阁、任务殿、资源殿等相关部门,并抄送了刑律长老备案。理由是:作为宗门弟子,有责任和义务为宗门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这一手,堪称釜底抽薪。
沈问选择的,全是丹鼎峰利益链条上那些看似不起眼,实则积怨已深,且确实不符合宗门明面规章的“灰色地带”。他用最严谨的逻辑、最翔实的数据、最符合规章的语言,把这些“bUG”公之于众,摆在了台面上。
报告一经提交,立刻在宗门管理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那些被点名的部门,面对这份有理有据、无法轻易驳斥的“优化建议”,感到十分棘手。若置之不理,恐失公允,寒了弟子之心;若着手处理,则必然触动丹鼎峰的利益。
丹鼎峰更是措手不及。他们本想用“合规”打压沈问,没想到沈问反手就用更高级的“合规”手段,把他们架在了火上烤。那些被揭露的问题,他们自己心知肚明,只是以往无人敢如此系统地挑明。如今被沈问赤裸裸地摊开,还引用了大量门规章条,让他们想反驳都难以找到立足点。
更重要的是,沈问此举,赢得了大量底层和内门弟子的暗中叫好和支持。他们苦丹鼎峰久矣,如今有人站出来为他们发声,而且是用这种“高大上”的方式,自然乐见其成。优化研究院的声望,在弟子层面再次飙升。
几天后,迫于舆论和各部门的压力,丹鼎峰不得不做出回应,表示会“认真研究”沈问的建议,并对部分“可能存在优化空间”的流程进行“初步评估和调整”。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让步,且过程必然缓慢而充满扯皮,但无疑表明了沈问的反击取得了初步成效。
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
那些原本暗中觊觎或准备给优化研究院使绊子的势力和个人,顿时收敛了许多。他们意识到,这个沈问不仅实力诡异、口才了得,玩起“合规”斗争来,也是一把好手。他就像一只刺猬,看着不显眼,但谁想动他,就得做好被扎得满手是血的准备。
执事殿的赵乾,之后再没出现在优化研究院附近。传功阁内对沈问的批评声音也小了很多。
“院长,您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真是太厉害了!”苏小婉看着各方反馈的数据,由衷赞叹。
林小鱼也微笑道:“沈师兄此举,既化解了危机,又为众多同门争取了利益,还震慑了宵小,一举多得。”
王大石嘿嘿直笑:“反正俺就知道,跟着沈哥准没错!看谁还敢来找茬!”
小槽甩着尾巴:“主人,你这算是给丹鼎峰的‘霸权系统’打了一个公开的‘安全补丁’,虽然他们不一定乐意安装。”
沈问笑了笑,并未得意。他深知,这种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真正的根基,还是自身的实力和研究院不可替代的“技术价值”。
“经此一役,我们应该能获得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期了。”沈问目光扫过伙伴们,“抓紧时间,提升自己。大比的最终阶段,快要开始了。”
他望向远方,宗门大比的核心擂台区域,灵光隐隐,气氛日益凝重。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第26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