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从怀中取出一个绣着并蒂莲的香囊,解开时异香扑鼻)
掌柜的,今日与您说个松花江畔最缠绵的往事——《莲灯记》。
---
光绪二十六年的盂兰盆节,松花江上飘着数不清的莲灯。卖灯女婉娘独自守在摊前,望着江心最亮的那盏金莲灯出神。那是三年前她亲手所放,为祭奠战死鸭绿江的未婚夫林暮雪。
姑娘,买盏灯。
婉娘抬头,看见个披着斗篷的书生。他递来的铜钱还带着体温,接钱时触到他的手指,冰得吓人。
公子要写祝词吗?
书生摇头:不必,我等人。
子时将至,江上忽然起雾。书生摘下斗篷,婉娘手中的莲灯险些跌落——这分明是她日思夜想的那张脸!
暮雪...你...
书生微笑:我说过,中元节必归。
原来林暮雪当年并未战死,而是重伤被朝鲜医女所救。养伤三年,终于在今日赶回。可他不敢直接相认,怕婉娘早已嫁作人妇。
我每晚都来江边放灯,婉娘泪如雨下,就盼着哪盏灯能照你归途...
暮雪正要上前,江心突然传来落水声。有孩童追莲灯失足,转眼被急流卷走。暮雪纵身入水,婉娘在岸上看得真切——他游动时,身后竟拖着道淡淡的血痕。
救起孩童后,暮雪脸色苍白如纸。婉娘撕下衣襟为他包扎,发现他腰间有道狰狞的旧伤。
是枪伤...暮雪苦笑,其实我半年前就回来了,一直在江对岸养伤。今日...是偷渡过来的。
原来他伤势未愈,又强渡寒江,此刻旧伤复发。婉娘将他扶回灯铺,用祖传的灯油为他疗伤。这灯油是用江心莲籽所制,能止血生肌。
好熟悉的香气...暮雪喃喃,像我娘做的莲羹...
婉娘手中药碗险些打翻:你...可记得腰间玉佩的来历?
暮雪解下玉佩,上面刻着字。婉娘也从颈间取出块玉佩,拼在一起正是朵并蒂莲。
这是咱们指腹为婚的信物啊!婉娘颤抖着,你三岁走失,被林家收养。我找了你整整二十年...
原来婉娘本姓陈,与林家是世交。当年两家人同游松花江,三岁的暮雪失足落水,被下游的林员外所救。战乱中两家失散,婉娘的父母临终前,只来得及说出并蒂莲玉佩的秘密。
暮雪抚摸着合二为一的玉佩,尘封的记忆突然苏醒:松花江上的画舫,扎小辫的女娃,还有那盏飘远的兔儿灯...
婉妹...他哽咽,原来我等的人,一直在等我。
此后松花江边多了间莲灯铺。暮雪写得一手好字,专为往来客商写家书;婉娘制的莲灯精巧别致,还能用灯烟传递思念。有人说深夜经过铺子,能听见夫妻俩哼唱的小调:
莲灯照夜明
归途总有期
纵使相隔远
心灯永不离
更奇的是,每逢中元节,他家铺子前的江面总会自发飘起盏金莲灯。灯芯永不熄灭,指引着所有迷途的游子。
(香囊中的莲籽落入茶碗,竟发出悦耳的清响)
掌柜的,这莲灯为媒的缘分,可能照亮您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