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僵持的秒针
陆寒州的手指悬在检修通道冰冷的开关上,距离按下只有毫厘之遥。系统底层传来的错误代码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决绝的心境中激起剧烈的涟漪。
【…非…标…准…引…导…者……同…步…进…程…存…在…偏…差……】
“偏差”?什么样的偏差?“黎明备份协议”又是什么?那个为了阻止“神谕”而意识消散的先驱,难道在更早之前,就预见到了“方舟”这冷酷的“文明重塑”机制,并留下了反制的后手?
他猛地撤回手,扑回控制台。同步率【8.3%】的数字依旧刺眼,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试图强行中止,而是调动所有权限,深入分析星辰此刻的生命数据流和“方舟”核心与他的连接模式。
数据如瀑布般刷下。他过滤掉那些代表生命维持和能量灌输的常规信息,聚焦于意识层面和基因表达层面的细微变化。果然,他发现了一些异常!
在“引导者”同步的标准模型中,个体意识应该被逐步压制、剥离,为“方舟”预设的“纯净模板意识”让路。但在星辰的数据流中,代表其个人记忆、情感反应和思维模式的神经信号虽然受到强烈干扰,却并未被抹除或覆盖,反而像是在与一股外来的、庞大的信息流进行着极其艰难而激烈的对抗与融合!
那股外来信息流,并非“方舟”核心那冰冷、绝对的指令集,它更……复杂,甚至带着一丝人性化的“犹豫”?仿佛它本身也并非一个完整的、准备好的“模板”,而更像是一个……等待被填充的框架?
“黎明……”陆寒州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猜想,“黎明”备份协议,难道不是替换,而是共生?它利用“方舟”的同步机制,试图将星辰的意识和它自身残存的、未被污染的核心数据,共同注入这个“引导者”的框架,形成一个既保留个体人性,又拥有前代文明智慧与权限的……新存在?
这个猜想让他心跳加速。如果成功,星辰或许能保住自我,甚至获得掌控“方舟”、真正解决“神谕”遗留问题的力量。但如果失败,结果可能是意识彻底崩坏,或者催生出无法预料的怪物。
风险,并未减少,只是换了形式。
第二节:炮火的前奏
地上,荒芜山脉坐标点。
“孤狼”的预警成为了现实。三辆覆盖着沙漠迷彩、造型粗犷的装甲车冲破稀疏的林地,呈扇形包围过来,车顶的重机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压制着“孤狼”和“铁砧”的藏身点。子弹打在岩石上,碎屑纷飞,尘土飞扬。
“是‘鬣狗’的人!”“铁砧”从对方的装备和战术风格认出了来路,这是一个活跃在国际灰色地带的、只认钱不认人的精锐雇佣兵组织,“他们肯定是某个势力雇来试探火力的!”
“孤狼”没有回应,他屏住呼吸,在一个火力间歇的瞬间猛地探身,手中的狙击步枪发出沉闷的咆哮。远处一辆装甲车的驾驶员舷窗应声出现一个白点,随即裂纹蔓延,车辆失控地撞向一旁的树木。
但更多的敌人从车上跳下,借助地形和火力优势步步紧逼。对方人数占优,装备精良,而且显然不惜代价。
沈清辞被“山猫”保护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石缝中,听着外面激烈的交火声,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她紧紧握着陆寒州发来最后信息的通讯器,那冰冷的触感让她感到一阵阵寒意。寒州和星辰到底怎么样了?
就在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尖啸!数枚制导导弹拖着尾焰,精准地命中了那几辆“鬣狗”的装甲车!剧烈的爆炸将车辆化作燃烧的残骸,幸存的雇佣兵也被随之而来的、来自另一个方向的精准点射迅速清除!
“还有一方!”“孤狼”立刻压低身体,警惕地搜索着新的敌人。
然而,攻击并未降临。一个经过扩音器放大的、冷静的女声在战场上空响起:
“‘孤狼’,‘铁砧’,我们是‘守夜人—旅者小队’。受‘黎明’遗留指令,前来接应。请勿攻击,我们为友军。”
只见一队穿着现代化但没有任何标识作战服、装备精良的小队从侧翼的树林中现身,动作专业而迅捷,迅速占据了有利位置,并与“孤狼”他们取得了可视距离内的手势联系。
“‘守夜人’……还有成建制的力量?”‘铁砧’有些难以置信。
“旅者”小队的队长,一个身形矫健、面容冷峻的女性,走到“孤狼”面前,快速说道:“时间不多,‘鬣狗’只是开胃菜。至少还有两股势力正在靠近,其中一股有官方背景。‘方舟’能量特征暴露,这里已成风暴眼。我们必须立刻带你们和‘引导者’亲属转移!”
她的目光扫过被“山猫”护着的沈清辞,语气不容置疑。
第三节:砝码的两端
地下控制室,陆寒州的额头渗出汗珠。
同步率【9.7%】。星辰身体表面的银络蔓延到了脖颈,让他安详的睡颜平添了几分非人的圣洁与诡异。
他对“偏差”的分析越来越深入,那个“共生”的猜想可能性越来越高。他甚至捕捉到了一些碎片化的、源自星辰潜意识的精神波动,其中混杂着童年的记忆碎片、对父母的眷恋,以及一些……完全不属于他的、关于星空、关于远古城市、关于复杂公式的陌生画面!
这是“黎明”的记忆残片正在融入!
进程确实在偏离“方舟”设定的轨道。但这偏离,正滑向一个未知的、吉凶未卜的方向。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来自地面“旅者”小队的加密通讯(他们似乎拥有绕过部分能量场干扰的先进技术)。
“陆博士,我们是‘守夜人—旅者’。地面情况危急,多方势力介入,坐标点即将失守。我们已接应到沈清辞教授等人。请告知你们的情况,以及‘引导者’状态。我们是否有接应你们撤离的可能?”
撤离?陆寒州看着控制台上“锚定矩阵”的结构图,又看了看维生舱中正在经历意识融合的儿子。现在撤离,意味着中断同步,但中断的后果是什么?是前功尽弃,星辰意识受损?还是引发“方舟”更剧烈的反噬?
而留下,则需要面对同步完成后,星辰是否还是那个他熟悉的儿子的巨大风险,以及可能随后赶到的、地面的敌人深入地下巢穴的危险。
他将“引导者”同步的真相、他的发现以及“锚定矩阵”的风险,简要地告知了“旅者”队长。
通讯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信息量过于巨大。随后,队长冷静的声音传来:“陆博士,根据‘黎明’遗留信息碎片,他提及‘偏差’是计划的一部分,是唯一的希望。但他也承认,成功率无法预估。我们无法替您抉择,但可以告知:我们最多能在地面牵制敌人,为您争取不超过三十分钟。三十分钟后,无论结果,我们必须撤离,否则将全军覆没。”
三十分钟。同步率【10.1%】。
是冒着毁灭的风险强行中断,还是冒着失去儿子的风险赌那“黎明”留下的、渺茫的“希望”?
第四节:父亲的赌局
时间,如同沙漏中的沙,无情流泻。
陆寒州的目光在控制台、维生舱和通往能源区的通道入口之间反复移动。每一个选项都通往深渊,每一个决定都重若千钧。
他想起了星辰出生时的啼哭,想起了他蹒跚学步的样子,想起了他仰着头问“爸爸,星星为什么会眨眼”时的纯真眼神。他想起了妻子沈清辞含泪的期盼,想起了“孤狼”、“铁砧”他们不离不弃的守护。
他不能失去儿子。但他也不能,替整个人类文明,轻易放弃一个可能真正终结循环、通往未来的机会——即使这机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肺里所有的犹豫和恐惧都挤压出去。他做出了决定。
他没有走向能源区通道,也没有尝试任何强行中断的操作。他回到了控制台前,双手放在了输入界面上。
他开始以最高的权限,向“方舟”核心输入一系列极其复杂的指令。这些指令并非攻击,也非防御,而是……引导与加固。
他调动“方舟”残余的能量,不再用于加速同步,而是用于稳定星辰的意识核心,在他的潜意识外围构建一道坚固的“防火墙”,确保无论融合的结果如何,属于“陆星辰”的那个最本质的“我”,不会被彻底冲垮或吞噬。
同时,他开放了“方舟”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艺术、哲学、情感记录,尤其是他与沈清辞的记忆备份(他早已秘密存储),将这些海量的、充满人性光辉与矛盾的数据流,作为“弹药”和“基石”,注入到那正在进行的意识融合战场中。
他要为儿子的意识,提供最强大的后援和最深厚的“土壤”。
这不是中止,也不是放任。这是一个父亲,以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为儿子在这场关乎存在意义的战争中,增加最重的砝码。
“儿子,”他对着维生舱,轻声却无比坚定地说,“爸爸不能替你走这条路,但爸爸会把能给你的,都给你。记住你是谁,记住我们爱你。”
做完这一切,他瘫坐在控制台前,耗尽了最后的心力。他能做的已经做完,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星辰自己,交给那渺茫的“偏差”。
同步率:【11.5%】。
地面,最后的三十分钟倒计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