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了。吴尘和高媛媛在温馨的公寓里相拥,憧憬着未来;刘天仙在剧组的酒店里,郁闷的喝着红酒。
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而那些曾经的情感纠葛,也在新年的钟声里,渐渐沉淀为过往。
京华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得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刘天仙主演的都市爱情片《恋爱通告》正处于后期补录阶段,剧组却因一首片尾歌犯了难。
影片需要一首贴合女主宋晓青“重逢却不敢相认”心境的歌曲,可筛选了许久,始终没找到合适的。
制片人拿着一叠歌曲备选名单,愁眉苦脸地坐在会议室里:“王立红导演的歌风格太明快,不符合宋晓青重逢时的隐忍。
其他几首要么传唱度太高,观众容易出戏;要么情绪太外放,完全没抓住‘不敢认’的细腻感。这都快到拍摄尾期了,咱们总不能没有片尾歌吧?”
刘天仙坐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剧本边缘,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名字——吴尘。她想起去年吴尘为《青春那些年》创作的原创插曲,歌词里满是“藏在日常里的遗憾”,细腻得能戳中人心。或许,他能写出符合宋晓青心境的歌。
“我有个推荐人选。”刘天仙抬起头,“吴尘,他之前为《青春那些年》写的插曲很细腻,特别擅长捕捉这种‘藏在心里的情绪’。让他原创一首试试,说不定更贴宋晓青的角色。”
制片人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吴尘?就是最近在圈内表现很亮眼的那个年轻人?我听说他不仅会演戏,还挺会写歌,要不咱们试试联系他?”
刘天仙点头,心里却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决定,会让吴尘遭遇到什么。
此时的吴尘,正和高缘缘在公寓的客厅里,忙着打磨《咱们结婚吧》的试镜台词。高缘缘刚获得“潜力女演员”提名,对《咱们结婚吧》里的女主角色充满期待,每天都拿着台词本反复琢磨。
“你看这句‘我不是不想结婚,只是怕嫁错人’,情绪是不是可以再收一点?”高缘缘指着台词本上的句子,抬头看向吴尘。她穿着宽松的家居服,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脸上带着认真的神情。
吴尘放下手里的咖啡杯,凑过去仔细看了看:“嗯,这里可以加个停顿,眼神稍微飘一下,再落回对方身上,既表现出犹豫,又藏着对婚姻的期待,更符合角色的心境。”他一边说,一边拿起笔,在台词旁做了标注。
两人同居已有三月,日常满是温馨的烟火气。高缘缘背台词时,吴尘总会放下手里的事,帮她搭戏。
吴尘熬夜创作时,高缘缘会煮好热腾腾的夜宵,端到他面前;偶尔两人也会窝在沙发上看老电影,讨论演员的表演技巧。这样的日子,平淡却充满‘性福’感。
就在这时,吴尘的手机响了,是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他得知《恋爱通告》剧组打来的邀约电话,希望他能为影片原创一首片尾歌,主题是“重逢与怀念”。
挂了电话,吴尘笑着对高缘缘说:“有个剧组要一首原创片尾歌,这是工作室成立后第一个外面找来的音乐单子,我想接下来。”
高缘缘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空白乐谱,递到他面前:“那你应该接下来,毕竟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加油,等你写完,我当第一个听众——不过可别耽误帮我改台词啊,试镜就快到了。”她并没有问是哪个剧组,只当是一次普通的音乐业务。
吴尘见高缘缘答应的这么痛快,想告诉她这是刘天仙的剧组,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接过乐谱,他的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
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会后,他打开电脑,搜了一下相关歌曲,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久不见》这首歌。一个念头瞬间在他脑海里成型——就写《好久不见》,把那些藏在心底的过往,都融进歌词里。
他坐在书桌前,笔尖落下,歌词缓缓流淌。主歌“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藏着许久之前他偷偷去刘天仙拍《倩女幽魂》横店片场的往事。
那时他刚写完《青春那些年》的剧本,听说刘天仙在横店拍戏,心中不知为什么非常想见她,特意赶过去,却在片场门口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敢上前见面,只是沿着她可能走过的路,默默走了一圈。
副歌“你会不会突然地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是他无数次幻想与刘天仙重逢的场景——在他们曾经去过的咖啡馆,在华影学院的走廊,在某个行业活动的后台,他无数次想象过两人重逢的画面,却始终没有勇气去面对。
尾句“抱着我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则是他藏了一年的未说出口的话——从拒绝暧昧,到与高缘缘在一起,他以为自己早已放下,可那些没说出口的遗憾,却始终藏在心底。
编曲时,吴尘特意贴合刘天仙的声线。前奏用钢琴单音缓慢切入,每一个音符都像“心跳的停顿”,模拟重逢时紧张又悸动的心情。
主歌部分加入轻微的大提琴铺垫,弱化伴奏突出人声,让情绪更显细腻;副歌“好久不见”四字用气声收尾,刚好适配刘天仙清冷通透的嗓音,能把“不敢认”的隐忍感拉满。
创作过程中,吴尘总特意避开高缘缘。他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说“想专注找感觉”。有几次高缘缘端着夜宵过去,想看看他的进展,他也只是匆匆合上乐谱,说“还没写完,等好了再给你看”。
高缘缘虽觉得有些奇怪——以前吴尘创作时,总会跟她分享灵感,可这次却格外保密——但也没多问,只当他是对这首原创歌曲要求格外高,想拿出最好的作品。
几天后,《好久不见》的demo终于完成。吴尘反复听了几遍,又做了些细微的调整,才敢给高缘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