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圣巅峰的气息,如同平静海面下涌动的暗流,在悟空新生的元神与道基间流转、稳固。
那灰色的元神盘坐于混沌道基之上,双目微阖,仔细体味着这全新境界带来的每一分玄妙,梳理着体内那质变后的混沌逆天法力。
三条主道则脉络如同世界的经纬,深深烙印在道基深处,光芒内敛,却蕴含着撼动乾坤的潜力。
秘境依旧祥和,灵光飞舞,溪流潺潺,仿佛他此次突破只是这永恒画卷中自然而然的一笔。
就在这时,菩提祖师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再次凝聚于青莲之旁。
他依旧是那副朴素道袍,清癯面容,但看向悟空的眼神,却比以往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深邃,仿佛透过他此刻的稳固境界,望向了更加遥远、也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悟空心生感应,灰色元神睁开眼眸,起身,对着菩提祖师恭敬一礼:“师父。”
菩提祖师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悟空那凝实的元神与稳固的道基,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但随即便被更深的凝重所取代。
“根基初成,境界初稳,此乃幸事。”
祖师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勘破万古的沧桑,“然,此亦只是开端。你之道,既为‘逆天’,便注定与旧秩序水火难容。
灵山不会忘你崩阵之仇,阻路之恨。天庭亦会视你这变数为心腹大患。外界风云,从未因你在此静修而止息。”
他的话语,如同冷水,浇在悟空因突破而微热的心头,让他瞬间清醒。
突破的喜悦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前路更加清醒的认知。
“你此刻虽入准圣巅峰,凭借混沌道基与自身道则,战力或可比拟寻常初入此境者,但……”
菩提祖师话锋一转,语气凝重,“境界未固,如沙上筑塔,遇强风则倾。
你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对新道则的运用,尚需千锤百炼,方能如臂指使。
此刻若贸然出关,面对如来、玉帝那等存在,或闻仲、明王等积年老怪,依旧凶多吉少。”
悟空默然。他深知祖师所言非虚。
刚刚突破,力量虽强,却如孩童舞巨锤,难以发挥全部威力,更易被对手找到破绽。
“更何况,”
菩提祖师望向秘境之外,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看到了那暗流汹涌的三界,“你乃变数,是棋局之外的子。如今棋局暂稳,你若此刻现身,必引各方瞩目,群起而攻之。
需待时机,需自身足够坚韧,方能于惊涛骇浪中,争得一线生机。”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悟空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故此,你需在此秘境,继续闭关。非是避世,而是砺剑。
彻底稳固此境,打磨法力,纯熟道则,直至圆融无碍,动念间法则相随,方算真正有了入局的资格。”
言罢,菩提祖师袖袍轻轻一拂。
一股无形的、浩瀚而温和的力量瞬间笼罩了整个秘境。
并非禁锢,而是一种“守护”与“隔绝”。
秘境边缘的空间壁垒仿佛变得更加厚重、更加深邃,与外界虚空的联系被一种更高层次的道韵悄然模糊、屏蔽。
此刻,即便是如来佛祖再次以无上神通推演,玉帝借昊天镜洞察,也难以再轻易锁定此地的具体坐标,更无法窥探内里情形。
秘境守护,绝对安全。
“此地自成天地,混沌母气不绝,青莲道韵常在,乃是你巩固境界的最佳所在。”
菩提祖师的声音在悟空心神中回荡,“静心修炼,莫问外事。待你功成之日,自有风云再起时。”
话音渐落,菩提祖师的身影开始缓缓变淡,最终化作点点清光,消散于秘境之中,只留下一道若有若无的化身虚影,盘坐于青莲之侧,双眸闭合,如同亘古存在的磐石,默默守护着这片净土,也守护着其中正在砺剑的徒儿。
悟空望着祖师化身消散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
有对师父悉心安排与守护的感激,有对前路艰险的凛然,更有一种必须把握住这宝贵时机、尽快强大起来的紧迫感。
他不再犹豫,灰色元神重新盘膝坐下,沉入那深邃的混沌道基之中。
新一轮的闭关,正式开始。
这一次,不再是破而后立的痛苦挣扎,不再是心魔拷问的惊心动魄,而是水磨工夫般的沉淀与积累。
他引导着混沌母气,一遍又一遍地洗练着元神与道基,让那新生的力量与自身融合得更加完美无瑕。
他反复揣摩、演练三大道则,从最细微的法则结构入手,尝试着将其运用到力量的运转、防御的构建、乃至未来可能的神通创造之中。
他以意志为锤,不断敲打着自身对力量的掌控精度,力求每一分法力都能发挥出十二成的效果。
秘境之中,时光静谧流淌。
唯有那灰色的元神,如同永恒的石像,在青莲的陪伴与母气的滋养下,气息一点点变得更加深沉,更加内敛,也更加危险。
如同一柄被藏在匣中的绝世凶刃,正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被耐心地、反复地打磨着锋芒,等待着出鞘那一刻,石破天惊。
祖师已指明前路,布下守护。
闭关巩固,只待风云再起。
这场关乎未来三界格局的暗涌,因这秘境中的潜心修炼,而暂时按下了暂停键。
但所有人都知道,当这暂停结束之时,必将是一场席卷天地的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