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碎的债务清单如同旧时代的残骸,被扫入历史的尘埃。
托帕那句“合作愉快”并非客套,而是吹响了贝洛伯格与星际和平公司(Ipc)全新关系的号角。
墨徊赢得的喘息空间,迅速被转化为紧锣密鼓的行动。
接下来的十几天,贝洛伯格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在星穹列车组的见证下,迎来了与庞大星际财阀的第一次深度磨合。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催债的寒意,而是混合着机油、新土、数据流和一丝不确定性的、名为“希望”的复杂气息。
托帕并未立刻离开雅利洛-VI。
撕毁债务清单的震撼性举动需要一份更具说服力的报告来支撑。
她迅速利用Ipc强大的通讯网络,将墨徊提供的经过精心筛选和脱敏的黑塔空间站合作意向文件——
主要是螺丝咕姆签发的观测站设立许可预审函,和黑塔实验室对“特殊空间现象”研究价值的非涉密评估摘要。
以及那份充满野心的《Ipc-雅利洛战略开发合作草案》发送回庇尔波因特总部。
同时,她要求战略投资部紧急派遣一支精干的先遣评估团——
由地质工程师、能源专家、空间结构分析师和法务专员组成——即刻启程前往贝洛伯格。
在等待总部批复和评估团抵达的间隙,托帕展现了顶级职业经理人的效率。
她主动要求与布洛妮娅、墨徊以及列车组核心成员——姬子、瓦尔特,进行一系列非正式的“工作坊”,而地点选在了相对轻松的下层区娜塔莎诊所扩建的临时会议区,桌上摆着下层区新烘焙的粗麦面包和热气腾腾的莓果茶。
“诸位,”托帕开门见山,态度专业而务实,全然不见谈判时的剑拔弩张,“协议框架虽未最终敲定,但合作方向已定。”
“为了避免后续执行中的摩擦,我们需要在几个关键领域建立初步共识和沟通机制。”
她首先明确了“双轨并行”原则——
首先是,资源开发的轨道:以地髓为核心,Ipc将提供高效开采设备、精炼技术和星际物流优化方案。
贝洛伯格提供矿权、劳动力和本地协调。
其次是,科研合作轨道:围绕裂界能量和空间结构研究,以黑塔空间站为主导——螺丝咕姆派出的技术观察员已在路上。
Ipc提供部分基建支持,如高规格实验室地基、能源供应、数据链路铺设,贝洛伯格提供研究场地、基础数据和必要的安全保障。
双方共享部分非核心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权益。
墨徊敏锐地指出:“托帕总监,双轨并行,但优先级和资源分配如何协调?”
“地髓开采是短期输血,科研是长期造血,但初期投入巨大。”
这是贝洛伯格最现实的担忧。
托帕早有准备:“Ipc的投入会分阶段评估。”
“地髓开采的即时收益,部分用于反哺科研基建和分期偿还那剩余的30%债务。”
“科研轨道一旦产出有价值的中间成果,将极大提升Ipc对该星球长期投资的信心,从而撬动更多资源倾斜。”
“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她看向布洛妮娅,“大守护者,Ipc需要看到贝洛伯格对科研项目的全力支持和保障,这是获取我们长期信任的关键。”
布洛妮娅郑重点头:“科研是贝洛伯格未来的基石,我们责无旁贷。”
“行政命令已经下达,所有部门将为黑塔空间站和Ipc的科研团队提供最高优先级通行权限和基础保障。”
姬子适时补充:“星穹列车将作为中立观察方和沟通桥梁,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尤其在涉及多方协调的事务上。”
瓦尔特则补充了一些关于空间能量稳定性的技术建议,展现列车组的技术底蕴。
这三天的“破冰”,建立了初步的互信和工作语言。
托帕的专业素养和对项目的清晰规划,稍稍缓解了贝洛伯格方面对庞然大物Ipc的本能警惕。
而贝洛伯格展现出的高效行政能力和对科研的重视,也让托帕对项目的执行力多了几分信心。
账账成了气氛调节剂,时常在严肃的讨论间隙发出哼哼声,引得三月七忍不住去逗弄。
Ipc的评估团如同一支精密的小型军团,乘坐高速穿梭艇抵达。
领队是一位名叫维克多的资深地质工程师,表情严肃,眼神锐利如探矿仪。
随行的能源专家莉亚则对贝洛伯格原始的能源塔频频皱眉。
空间结构分析师陈则带着复杂的扫描设备,对裂界边缘地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法务专员阿诺德则像行走的合同模板,言语间充满了“条款”、“免责”和“风险对冲”。
评估团的工作方式让习惯了重建热火朝天氛围的贝洛伯格人有些不适。
维克多带着团队深入矿洞,对地髓矿脉进行毫米级扫描,质疑着现有的安全规程和开采效率,语气不容置疑。
莉亚对着能源塔的数据板,毫不客气地指出十几处设计缺陷和效率瓶颈,并要求立即提供详细的能源网络拓扑图。
陈则要求封锁部分裂界边缘区域进行高精度扫描,这引起了一些银鬃铁卫的不安——那里曾是裂界怪物出没的重灾区。
摩擦几乎不可避免。
下层区负责矿洞安全的工头老杰克,对维克多团队指手画脚、甚至要求停工检测的行为大为光火:“你们懂个锤子!这矿洞是兄弟们用命守下来的!你们这些穿白袍的知道怎么在震动里找活路吗?”
维克多则冷冷回应:“安全是效率的基础。”
“Ipc的标准不容妥协,否则一切合作免谈。”
见此情况,布洛妮娅和墨徊立刻介入。
有求于人不代表忍气吞声,更何况,他们双方现在是合作!
墨徊负责安抚贝洛伯格方的情绪,强调Ipc的标准虽然严苛,但长远看能极大提升安全性和效率,保障矿工生命。
“老杰克,想想以后,兄弟们不用再提心吊胆地下井,产量还能翻几番,不值得忍这一时吗?”
布洛妮娅则直接与托帕沟通,要求评估团在提出要求时,必须充分解释原因并给予合理的执行缓冲期,而非简单粗暴的命令。
托帕展现了她的手腕。
她严厉训诫了维克多团队沟通方式的问题,要求他们必须尊重本地经验和人员,并将“沟通技巧”纳入了评估团成员的临时考核指标。
同时,她也私下对布洛妮娅说:“大守护者,Ipc的标准是冰冷的,但执行需要温度。”
“请相信,维克多他们的严苛,最终受益的是贝洛伯格的矿工和产业。”
她亲自带着账账去矿区和能源塔转了一圈,用平实的语言解释Ipc技术能带来的改变,账账憨态可掬的样子意外地化解了不少敌意。
姬子和丹恒发挥了重要作用。
丹恒凭借对地质和能量的理解,充当了维克多团队与贝洛伯格技术员之间的技术翻译,将晦涩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双方都能理解的操作建议。
姬子则以其优雅的智慧和列车组的超然地位,在双方争执不下时提出折中方案,例如在保障核心安全的前提下,允许贝洛伯格保留部分他们认为有效的“土办法”作为过渡。
这几天是完全是充满碰撞与适应的磨合期。
Ipc带来的先进技术和严苛标准,像一股强大的激流,冲击着贝洛伯格原有粗放但充满韧性的体系。
痛苦、不解、甚至冲突时有发生,但在墨徊的斡旋、布洛妮娅的坚定、托帕的务实调整以及列车组的润滑下,双方都在艰难地寻找着平衡点,为后续的合作奠定着并非完美但足够坚实的地基。
裂界边缘,陈的扫描仪发出稳定的嗡鸣,开始勾勒这片灾难之地的能量图谱。
就在评估团的磨合进入深水区时,贝洛伯格迎来了另一批至关重要的客人:黑塔空间站的技术观察员团队。
带队的是螺丝咕姆的得意助手——
一位名为斯缇姆的机械生命体,其躯干由闪烁着蓝色光泽的精密合金构成,思维核心则散发着纯粹的理性光辉。
与他同行的还有三名空间站的高级研究员,以及几台造型奇特、功能不明的分析设备。
斯缇姆的到来,瞬间改变了场内的“力量格局”。
维克多评估团的技术傲慢在斯缇姆面前荡然无存。
当莉亚试图用Ipc的能源标准质疑贝洛伯格为未来科研区规划的能源供应方案时,斯缇姆只是用他那毫无波澜的电子音调说:“莉亚博士,您的标准适用于常规工业星球。”
“对于涉及星核残留能量及高维空间扰动的特殊研究区域,您的标准存在37.5%的不适用性。”
“能量供应方案将由空间站主导设计,Ipc提供符合空间站技术规格的硬件支持即可。”
莉亚张了张嘴,最终在斯缇姆那冰冷的逻辑和螺丝咕姆的无形威名下选择了沉默。
斯缇姆团队的工作效率令人咋舌。
他们几乎没有寒暄,在墨徊和布洛妮娅的陪同下,直奔选定的裂界观测点,那是一个位于旧城区边缘一处相对稳定,但能量无比活跃的区域。
复杂的设备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迅速展开,开始建立基线数据库。
斯缇姆本人则对墨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墨徊先生,”在一次短暂的数据核对间隙,斯缇姆的视觉传感器聚焦在墨徊身上,“螺丝咕姆勋爵提到,您本身是此次合作中一个关键变量。”
“您身上存在与欢愉命途高度耦合的能量特征,这种特征与裂界残留的、源于存护与毁灭冲突的能量场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谐振现象。”
“这或许是我们理解星核力量残留机制和空间修复路径的独特钥匙。”
“勋爵希望能在您方便时,进行一些非侵入性的能量场协同观测。”
墨徊心中了然,这正是他与黑塔、螺丝咕姆合作的深层基础。
他爽快答应:“当然,斯缇姆先生。”
“为科研贡献力量,是我的荣幸。”
他知道,自己这份“特殊性”,是稳固黑塔空间站这个关键盟友的重要筹码。
黑塔团队的入场,像一根定海神针,牢牢锚定了“科研合作”这条轨道。
Ipc评估团的态度明显变得更加谨慎和配合。
托帕更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变化,她迅速调整资源,优先满足斯缇姆团队提出的基建要求,并将此作为向总部证明贝洛伯格科研价值正在快速落地的有力证据。
在斯缇姆团队高效工作的感染下,维克多评估团的效率似乎也提升了不少,矿区和能源塔的评估报告初稿开始成型。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
直到第十五天,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到来。
在克里珀堡重新布置的、兼具实用性与象征意义的会议室内,一份厚厚的《星际和平公司(Ipc)与雅利洛-VI(贝洛伯格)战略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第一阶段)》草案,摆在了布洛妮娅、托帕、墨徊以及作为见证方的姬子面前。
草案核心内容体现了前十四天磨合的全部成果:
第一条——债务处理。
70%债务正式转化为Ipc在“雅利洛资源开发总公司”(新成立,贝洛伯格控股51%,Ipc持股49%)的优先股股权,享有固定分红优先权。
剩余30%债务,与地髓年产量、农业自给率、裂界稳定区面积三个核心指标严格挂钩,分十年偿还。
第二条——资源开发。
Ipc提供价值x亿信用点的先进采矿设备、精炼厂核心组件及物流管理系统,贝洛伯格提供矿权、场地和劳动力。
第一期地髓精矿出口配额及收益分配方案明确。
第三条——科研合作。
Ipc投入Y亿信用点,负责为黑塔空间站观测站——正式命名为“雅利洛前沿观测哨”,建设能源核心、基础防护屏障及数据链路主干网。
贝洛伯格提供土地、基础安保及部分建材。
双方共享观测哨非核心衍生产品的优先商业化权益。
第四条——监督机制。
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Ipc代表2席,贝洛伯格代表2席,星穹列车代表1席为非常设投票权,负责监督协议执行、协调资源、仲裁分歧。
第五条——技术转移。
pc承诺在协议生效后三年内,为贝洛伯格培训不少于100名初级工程师和技术员。
托帕看着草案,脸上是职业化的平静,但眼底深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这份协议,远超她最初“讨债”的任务指标,为她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充满潜力的业务疆域。
她看向布洛妮娅:“大守护者,这是Ipc总部基于评估团报告和我们这些天的合作进展,初步认可的方案。”
“虽然还需最终的法律审核和董事会流程,但核心框架已获战略投资部高层首肯,我们可以视为合作正式启动的基石。”
布洛妮娅深吸一口气,这份协议承载着贝洛伯格沉重的过去和充满挑战的未来。
它并非完美无缺,Ipc的条款依然带着资本的强势,但比起那令人绝望的债务清单,这已是浴火重生的希望之路。
她郑重地看向墨徊和姬子,得到他们肯定的眼神后,转向托帕:“托帕总监,贝洛伯格接受这份框架协议,我们期待与Ipc携手,共同开发雅利洛的未来。”
签字笔在文件上落下姓名。
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重建不息的轰鸣作为背景。
但这简单的签名,却标志着贝洛伯格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当天傍晚,在选定的裂界观测点工地,一场象征性的奠基仪式举行。
布洛妮娅、托帕、墨徊、斯缇姆、姬子等人共同为一台巨大的、由Ipc提供核心部件的裂界能量稳定器原型机安放基座。
当基座在工程机械的轰鸣声中稳稳嵌入大地时,斯缇姆启动了原型机的初始能量回路。
一道柔和的、带着稳定频率的蓝色光晕从机器中心扩散开来,如同涟漪般拂过周围残存着裂界侵蚀痕迹的岩石和空气。
空气中原本弥漫的、令人不安的细微能量躁动,似乎被这蓝光抚平了一丝。
“裂界能量逸散波动幅度降低5.7%,空间结构应力初步稳定。”
斯缇姆毫无感情地报出数据,但这冰冷的数字却让在场所有人精神一振。
托帕看着那稳定运转的原型机和远处灯火渐次亮起的贝洛伯格城区,对身边的墨徊说:“瞧,墨徊先生,我们的投资,开始产生第一缕看得见的收益了。”
“虽然只是微光。”
墨徊望着那象征着科技与希望交融的蓝光,又看向远处矿区方向,那里,Ipc提供的首批自动化钻探平台正在紧张组装。
他笑了笑,意有所指:“托帕总监,微光也是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贝洛伯格的复兴,Ipc的远见投资,还有空间站的智慧探索…这缕光,会越来越亮的。”
他顿了顿,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欢愉命途的狡黠,“当然,前提是,我们合作愉快。”
托帕也笑了,这次的笑容里少了算计,多了几分真实的期待:“合作愉快,墨徊先生。”
“为了更亮的光。”
十五天的风起云涌,从撕碎的债务清单到点亮的第一缕科技之光,贝洛伯格与星际巨头的共舞,在碰撞、磨合、妥协与希望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未来的道路注定崎岖,但至少,航向已经改变,星火已然点燃。
星穹列车如同沉默的守望者,见证着这颗星球在多方力量的牵引下,驶向充满未知却也蕴含无限可能的星海深处。
小剧场:
Ipc目前看中的依旧不是贝洛伯格,而是两位智识令使——和能把两位令使拉上船的人。
翡翠:嘶,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