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夏管护稻破双卡 家企同心盼秋收
六月中旬的清晨,水稻田的露水沾湿了裤脚。林凡牵着小电的手走在田埂上,小家伙手里攥着个塑料小水泵,蹲在渠边往田里“浇水”,嘴里念叨“稻、喝”。苏晚晴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父亲刚画的灌溉分布图,笑着说:“爸说东河村的水稻该灌浆了,今天得把智能灌溉的电磁阀检查一遍,别出岔子。”
刚走到灌溉闸房,就见父亲蹲在地上皱眉,手里拿着个拆开的电磁阀,铜芯上锈迹斑斑。“凡子,来了!”父亲抬头抹了把汗,“这电磁阀昨晚还好好的,今早一开水就堵了,阀控研(美股FKY693)的人说‘配件断供,乡村得等五天’;李叔刚从西坡村过来,说虫控研(欧股cKY882)的水稻螟杀虫剂从45块一瓶涨到95,还说‘不凑够60瓶不发货’——这水稻灌浆缺了水要秕粒,再不打药,螟虫钻茎,稻穗就空了!”
林凡蹲下来摸了摸电磁阀的接口,刚要开口,兜里的手机响了,是强子,背景里有水流的哗哗声:“凡子!西坡村的三台智能灌溉泵全停了,阀控研的电磁阀断供,咱找本地五金店问了,没这型号;虫控研的药也断了,老乡们的喷雾器都空着,刚在稻叶上看见螟虫卵,再等两天就孵化了!”
“强子你别急,先找老周师傅,把旧电磁阀拆了,看能不能改尺寸用;我让胖子查阀控研和虫控研的底,周彤跑农业局要应急函。”林凡挂了电话,对苏晚晴说,“晚晴,你带小电跟爸回,我去西坡村,强子那边耽误不得。”
苏晚晴赶紧递过他的草帽,从包里掏出袋母亲煮的茶叶蛋:“妈说让你带着,饿了垫肚子。眼镜刚发消息,投资部上周的回款到了,调钱随时说,别慌。”
刚走出闸房,林小雨骑着电动车冲过来,车筐里的农业局工作证晃得响:“哥!我刚从局里查完档案——阀控研去年给湖北乡村的电磁阀,当天就发,给咱这排五天;虫控研给泰国的杀虫剂才11欧元,合人民币86,比咱这便宜9块,还管送!李主任说水稻灌浆是秋收的关键,这就批‘夏管护稻应急函’,我跟周彤姐现在就去办,保证四十分钟内拿到!”
“好,你把阀控研的发货记录、虫控研的定价截图发我,我给强子传过去,让他找机械厂对样件。”林凡拍了拍她的肩,转身往西坡村赶,刚拐过路口,就见胖子抱着闺女站在路边,婴儿提篮里的小家伙正啃着牙胶。
“凡子,等会儿!”胖子快步追上来,晃了晃手机,“刚查完阀控研和虫控研的底——电磁阀成本才30块,阀控研卖280;杀虫剂成本22,虫控研卖95,反垄断证据全齐了,我发你和周彤了。对了,分红的钱眼镜刚打我卡上,1680万,你那笔肯定也到了,满月酒的菜我妈都订好了,下周末别忘!”
“分红的事回头说,先解决电磁阀的事。”林凡摆了摆手,“你赶紧带闺女回去,露水大,别着凉。”
到西坡村时,灌溉泵旁已经围了不少老乡。强子蹲在泵边,老周师傅正用卡尺量旧电磁阀的尺寸:“强总,这电磁阀口径25毫米,阀芯长度50毫米,镇上的兴达机械厂说有现成的铜料,加急做3个,中午就能好,就是得加3500块加急费。”
李叔凑过来说:“强总,加钱也得做啊!我那六亩水稻,去年就因为灌浆期缺水,亩产少了两百斤,今年可不能再误了;药也急,刚在稻丛里看见好几只螟虫,再不打就来不及了!”
“李叔放心,中午电磁阀准到,药也能到,误不了灌浆打药。”强子抬头看见林凡,站起来迎过去,“凡子,兴达机械厂的王厂长我联系好了,他说停了手里的活优先给咱做,我让眼镜转了5000块定金过去;杀虫剂我找了本地的利民药厂,他们说能按虫控研的配方代工,批量做成本能压到45块以内。”
“好,你盯着做电磁阀和代工,我让周彤催下应急函,投资部那边也得盯紧。”林凡掏出手机打给孙浩,“孙浩,阀控研的关联股‘农阀科技(NFK712)’盘口怎么样?黑石有没有动作?”
孙浩的声音透着紧张:“凡哥,黑石开盘就砸,从19.5元跌到18.1元,成交量是平时的三倍,肯定是跟阀控研串通好的,想借‘护稻卡壳’割小散。张磊已经加了杀虫剂期货的空单,还买了水稻种植险,就算晚一天打药,也能补点损失。”
“黑石砸多少接多少,成本控制在18元,等周彤的应急函。”林凡挂了电话,刚要给周彤发消息,她的微信就弹了进来——“应急函批了!农业局联合农技站去了阀控研、虫控研分公司,他们服软了,阀控研中午就发电磁阀,虫控研按45块原价发货,还赔老乡2800块误工费!”
孙浩那边立马行动,挂出万股买单,“农阀科技”的股价瞬间反弹,18.5元、19元、19.8元,黑石的护盘单撑不住,止损离场。“凡哥,接了5000万股,赚了900万!张磊那边期货赚了500万,刚好补老乡的电磁阀加急费和杀虫剂差价,还剩1400万投电磁阀和杀虫剂研发!”
中午十二点,兴达机械厂的师傅送来了电磁阀,老周师傅当场装上——灌溉泵“嗡”地启动,清水顺着稻垄流进田里,老乡们爆发出欢呼。没多久,虫控研的送药车也到了,45块一瓶,利民药厂的代工杀虫剂也送了样,强子让老乡们试喷,李叔闻了闻:“跟虫控研的一样!以后就用咱自己的,便宜还方便!”
苏晚晴提着保温桶过来,里面装着米饭和炒青菜,还有母亲熬的冬瓜汤:“快吃,天热,汤是凉的,解解暑。爸刚从东河村过来,说那边的电磁阀也修好了,老乡们都在给水稻浇水呢。”林凡接过碗,喝了口冬瓜汤,清爽的凉意顺着喉咙下去,心里踏实得很。
下午回公司时,眼镜正在办公室整理新员工入职表,猴子站在旁边帮忙核对。“凡哥,二季度的分红都发下去了,你那1.365亿到账了,强子、胖子和我各1680万。”眼镜推了推眼镜,指着入职表,“新招的5个农机技术员和3个化工工程师都到岗了,明天就派去西坡村和东河村,帮老乡做夏管收尾。”
猴子补充道:“我跟农业局对接了,下周要组织水稻螟防治培训,小雨当主讲,我已经把培训材料准备好了,新员工也去旁听,多学点实用技术。”
周彤拿着投资部的报表走进来:“凡哥,这周除了补老乡的损失和研发投入,还剩700万,我跟孙浩、张磊商量了,下周盯一波水稻秋收概念股,赚的钱投强子的新能源灌溉设备生产线,以后电磁阀咱自己生产,再也不用看阀控研的脸色。”
周三,公司组织“夏管护稻庆功+亲子野餐”团建,地点选在水稻田旁的杨梅园。六月的杨梅红得发紫,一串串挂在枝头。苏晚晴带着小电,踮着脚摘杨梅,小电把最红的一颗塞进林凡嘴里:“爸!甜!”强子和新招的技术员蹲在田边,给老乡们演示新研发的电磁阀;胖子抱着闺女,让她摸杨梅,闺女笑得露出小牙;父亲和李叔坐在野餐垫上,聊今年的水稻长势,母亲给大伙分刚做的杨梅酱。
夕阳西下时,大伙收拾好东西往回走。小电趴在林凡怀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颗杨梅。苏晚晴走在旁边,轻声说:“今天没跑现场,没盯盘,就摘摘杨梅、聊聊天,反而觉得心里最稳。”
林凡望着远处的水稻田,晚风拂过,稻浪翻滚出绿波——夏管的护稻坎跨过去了,水稻灌浆的根扎稳了,身边有家人的牵挂,有兄弟的帮衬,有同事的干劲,还有老乡的盼头。所谓的安稳,从不是一路顺风,而是有人一起扛难题,有人一起守农时;所谓的成功,也从不是数字的堆叠,而是能护着每一季的收成,让身边人的日子,都过得踏实又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