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低阶弟子不再像前面那般纵列前行,而是两人一排,这样就算是两百人的队伍了,队伍的长度却没增长,三人一排在这山路内却是不便行走,这已是目前能做到的极限,毕竟陷坑冰雪覆盖山路也崎岖。
楼煜这时也是骑虎难下,只能是跟着一众弟子往前,他就算想脱离大部队一时也不可能,各段都有金丹修士,前后还有元婴老祖,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人多了,队伍里又多了一个元婴几个金丹,这一路,走了半天,也没再遇上灵修的袭击。
队伍一直往里走着,却是也没再停,楼煜估计了下,这半天时间,其实也就走了两百来里路,比普通人倒是快了,于修仙人来说可以说是极其缓慢,按这速度要进到核心区域,只怕要走到天荒地老。
风雪还是没有停下的迹象,天也越来越冷,这倒是表明了,确实是在往里走着。
楼煜感觉着,越往里走,像是渐渐向下,这倒是有符合陷坑的名字,越往中间核心区域去,越往下陷。
这也跟他那世界不一样,他那世界,越向地心,温度越高,在这陷坑,却是越来越冷。
再走了一会,一些稍法力稍低的弟子已有些扛不住,就算是穿着保温的兽皮,却也要运功来御寒,而且他们精神一直高度紧张,更加剧了法力灵力的消耗。
陷坑虽然也有灵气,只是一直在行进中,也没法修练补充灵气,他们还不能一边行进一边修练。
楼煜当然不会觉得累。
前面的卫长老突然站住,对着后面喊道:“金丹四周警戒,结阵休息。”
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块稍大些的平地,处在几块巨石的包围中,有个二十来丈方圆,难得是这一路来稍大些的平地了,所以卫长老才让队伍在这儿休息。
吴长老他们去寻找了下,却是再没找到合适的山洞,弟子们也只能是顶着风雪在这休息。
方围坐下,就听到卫长老突然对着一个方向呵道:“是谁在那!”
一个声音传来:“是碧落门卫长老吗?”
听到说话的声音,而且是认识自己的,卫长老稍放松了些,又接着问道:“你是谁?”
那声音道:“我是碧落山太乙门的掌门黄志中啊!”
卫长老有些讶然:“黄掌门?你们也来极北陷坑历练了?”
说话间,一个人从远处飞了过来,卫长老神识探去,确实是太乙门的黄志中,一个刚晋升元婴的掌门,大家都是在碧落山,虽然难得一见,却也不是不认识。
随着黄志中走进来,后面陆续又是一些弟子也走了进来,楼煜大致估了下,有个四十来人,境界有金丹有筑基,更多的像碧落门一般,是练气期的。
这些也穿着白色的皮毛,带着点莹光,走进来后离着碧落门弟子一丈左右距离,都没说话也没坐下,就那样站着调息。
黄志中对着卫长老一鞠身行了一礼,卫长老稍抱了下拳就当回了礼,黄志中虽然是掌门,却就一个新晋元婴,根本不值得卫长老重视。
黄志中也没在意,站起身来说道:“这是千年一遇的太阴年,我们太乙门自是要来极北陷坑凑凑热闹!”
卫长老冷冷望了眼他,再望了下他的弟子,冷哼了声道:“你们太乙门就你一个元婴,别折在极北陷坑里了,那可就是灭门之祸。”
黄志中苦笑了下,倒是也没因卫长老说的话无礼而生气,他对着卫长老又是一鞠身道:“黄某现在觉得确实是有些冒然了,所以才来这,与卫长老郑长老汇合。”
卫长老哈地笑了:“黄掌门不会是因为被出现的灵修吓到了吧?”
黄志中点点头,又接着苦笑了下道:“确实是,没想到今年陷坑内的灵修如此强悍,又如此之多,为了弟子们生命安全,黄某只能厚颜来此,求与碧落门组队了。”
一直没说话在的郑长老哼了声道:“黄掌门,求人就凭着一张嘴,张口就求啊?”
黄志中急忙道:“当然不会了,这是我之前得到的阴丹,请卫长老郑长老笑纳。”
黄志中手一翻就拿出了两块东西,看着如同用冰雕成的珠子般。
伍翰的声音突然在楼煜的识海里响起:“这就是阴冥灵丹,也就是俗称的阴丹,其实就是灵修的内丹,是至阴至寒之物,于降心火伏心魔有大用,而且典籍有载,太阴年之灵修阴丹为最佳!”
楼煜修练过,自是明白,修练时心火过盛,心魔丛生,那必然是会走火入魔,这是修练之人都会遇上的事,基本不可避免。
走火入魔时,有些能靠自身扛过,有些是靠吃丹药,过不去的那就入了魔,想再修练也不可能,还极大可能因魂魄识海受损而疯狂。
吃丹药来降心魔,负作用极大,还不一定有用,靠自己来硬扛,十个人也不见得有一个人能扛过去,如果这阴丹能降心魔,那当然就是修练者的大爱。
再加上那黄志中所说的,这是什么太阴年,那阴丹肯定是最好了,怪不得碧落门要组两队来取丹。
估计也是因为这原因,所以就算弟子面对极高风险,卫长老和郑长老也没回转,而是继续前进。
这倒也符合他们来此的目的,取丹和历练两不误。
楼煜想了想,自己似乎没经历过什么心魔。
再一转念,自己修练时基本都是在天域,自己完全掌控之地,心魔也没法在那儿产生。
当然,也可能自己是另外世界穿越来的人,见识过了太多形形色色,就是人说的见多识广,心魔想产生也没那土壤。
卫长老伸手接过那两颗阴丹,脸上一时带上了喜色,他把阴丹递给边上的郑长老,沉吟了下对着黄志中说道:“组队可以,到时黄掌门可是要听从我的指挥安排。”
黄志中听着卫长老应承了,大喜过望,急忙不叠地鞠身说道:“自是会听卫长老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