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去中心化星际交易
“天网”区块链节点遇袭的警报,如同惊雷炸响在联盟核心。晶簇族维护的那个遥远节点,在狂暴的灵能脉冲冲击下,数据流紊乱,服务器过热报警,眼看就要彻底离线。一旦这个重要节点失守,不仅会导致部分区域交易瘫痪,更会重创整个区块链网络“不可篡改、永不宕机”的神话,动摇所有参与文明的信心!
“紧急启动备用灵能通道!分流数据压力!”
“所有邻近节点,提升算力支援,优先验证晶簇族节点区域的交易!”
“南宫烈!立刻派‘幽灵’特勤队跃迁过去,物理排查攻击源!苏晓,带你的人远程分析攻击模式,加固防火墙!”
林枫的命令一道接一道,冷静而迅速。整个联盟的应急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远程支援率先见效。在联盟主节点和其他友好文明节点的算力加持下,晶簇族节点濒临崩溃的数据流被勉强稳住。苏晓团队通过分析攻击残留的灵波特征,确认这是一种极其阴险的“规则共鸣”攻击——并非强行破解加密,而是找到节点灵能防护罩与当地宇宙背景辐射之间一个极其细微的共振频率,引发灵能过载,相当于用“音爆”震碎玻璃。
“攻击者对我们节点的技术细节和当地环境了如指掌!”苏晓脸色凝重,“这绝不是随机攻击,是有预谋的精准打击!”
很快,南宫烈那边传来了更坏的消息:“幽灵小队在目标星域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小行星基地,里面有大型灵能增幅器的残骸,攻击是从那里发起的。但敌人提前撤离了,手法干净利落,没留下任何生物信息。不过……我们找到了这个。”
南宫烈传回一个影像:在废墟角落,一枚被刻意留下的、扭曲的金属徽章,上面刻着一个诡异的、如同无数触手缠绕着破碎星球的图案。
“是‘虚空掠夺者’!”情报部门一眼认出,“一个恶名昭着的星际海盗和技术骇客组织,擅长攻击贸易线路和金融系统,据说背后有不明势力支持。他们这是公开挑衅!”
危机暂时解除,但恐慌情绪已经开始在区块链网络中蔓延。几个小型文明节点担心成为下一个目标,悄悄降低了交易活跃度。一些本就对“去中心化”持怀疑态度的保守派声音又大了起来:“看吧!把命脉放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上,就是不如捏在自己手里踏实!”
面对质疑和潜在的信任危机,林枫在最高议会上展现了强硬姿态:“退缩,就意味着将星际贸易的主导权重新让给那些藏在阴影里的掠夺者和中间商!我们无路可退,唯有让这套系统变得更坚固、更去中心化,让攻击者无处下手!”
他力排众议,推动了一项更为激进的升级方案——“蜂群计划”。核心思想是:将现有的、由少数大型文明维护的“主干节点”体系,彻底进化为由无数中小型节点共同支撑的、高度分布式的“节点海洋”。
“如果一个水库容易被投毒,那我们就挖通千万条溪流,让敌人找不到下毒的地方!”苏晓在技术论证会上如此比喻。
“蜂群计划”迅速实施:
1. 节点轻量化与普及化:苏晓团队开发出低功耗、易维护的“微型区块链终端”,成本大幅降低。联盟以技术援助和贸易优惠为条件,鼓励甚至补贴大量中小型文明、星际商团、乃至大型跨星域企业,部署这种微型节点。节点越多,网络越分散,单一节点被攻击对全局的影响就越小。
2. 动态随机验证:改革共识机制。交易验证不再固定由几个大节点负责,而是从整个网络的在线节点中随机抽取一个“验证组”进行。每次交易的验证者都不同,攻击者根本无法预判和定位目标。
3. 数据分片与冗余存储:将完整的区块链账本打碎成无数“碎片”,加密后分布式存储在不同星域、不同文明的大量节点中。任何单一节点甚至少数节点被毁,都无法获取完整账本,而网络可以根据存储在其他节点的碎片快速恢复数据。
4. 引入“星际赏金猎人”:联盟在区块链上发布智能合约,设立高额“灵元”赏金,鼓励任何节点或个人(包括那些亦正亦邪的星际佣兵和黑客)主动监测、报告并抵御网络攻击,成功防御者可自动获得奖励。将网络安全部分“众包”出去,形成全民防御。
“蜂群计划”的推行,再次引发了轩然大波。这简直是“离经叛道”!将关乎经济命脉的金融基础设施,如此“随意”地分散出去?安全性如何保证?联盟的核心控制力岂非大大削弱?
面对质疑,林枫的回应斩钉截铁:“我们要建立的,不是另一个 centralized(中心化)的霸权体系,而是一个 resilient(有韧性)的生态系统。控制力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节点,而在于你制定的规则是否成为大家自愿遵循的基石。”
事实胜于雄辩。
“虚空掠夺者”果然不死心,又发动了几次针对新加入的小型节点的攻击。然而,在“蜂群”模式下,他们的攻击如同拳头打进了棉花里。刚打瘫一个节点,交易验证任务早已被随机分配给远在星海另一端的其他几十个节点完成了。他们试图追踪并攻击负责存储关键数据碎片的节点,却发现那些碎片成千上万,分布在根本无法同时攻击的各个角落。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几次攻击都引来了闻着“赏金”味道而来的其他星际黑客的阻击和反追踪,差点暴露了老巢。
接连受挫后,“虚空掠夺者”的骚扰渐渐平息。
而“蜂群”网络,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文明和企业被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吸引,纷纷接入。网络节点数量呈指数级增长,遍布已知星域。交易量飙升,交易种类也从最初的丹药、矿产,扩展到信息、技术、甚至雇佣兵服务等虚拟商品。一种基于代码和共识、超越传统政治边界的、真正意义上的 “去中心化星际交易” 生态,蓬勃生长起来。
联盟虽然没有直接控制每一笔交易,但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最核心技术的提供者,其影响力无形中渗透到星际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一种新的秩序正在形成:规则至上,代码即法律。
这天,林枫和苏晓视察区块链网络监控中心。大屏幕上,代表交易数据流的光点如同浩瀚的银河,无数细微的光线在亿万节点间跳跃、连接、验证,生生不息。
“看,没有中心,处处是中心。”苏晓轻声道,“攻击者甚至找不到一个值得全力攻击的‘大脑’。”
林枫点头,目光深邃:“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力量。我们用自己的技术、诚信和开放的规则,编织了一张覆盖星海的信誉之网。现在,不是我们需要求着别人交易,而是任何想在星际间做正经生意的文明,都绕不开我们这张网了。”
然而,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但是,树大招风。我们这套体系越成功,动用的蛋糕就越大。‘虚空掠夺者’只是明面上的刀子,那些隐藏在幕后、真正被我们这套新秩序威胁到的既得利益者,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挑战,可能不再是简单的网络攻击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预感,一份加急情报被送了进来。情报显示,一个名为“传统贸易守护者联盟”的组织,正在多个老牌星际文明中活跃游说,公然抨击联盟的“去中心化交易”是“无政府主义的混乱之源”,破坏传统贸易习惯,威胁金融稳定,并试图联合起来,建立一套与联盟区块链网络抗衡的、由他们控制的“中心化星际结算体系”。
一场关于星际贸易规则主导权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升级。联盟凭借科技锐意进取,开创了新模式,但也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旧秩序守护者的眼中钉。
“通知商务部、外交部,准备应对这场‘规则之战’。”林枫沉声道,“同时,苏晓,我们的技术不能停滞。既然他们想在规则层面竞争,那我们就拿出更先进、更无法替代的东西。是时候,将‘智能合约’和‘自动执行交易’,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了。”
丹修文明的星际扩张之路,在突破了技术瓶颈后,正不可避免地卷入更宏大的星际政治经济博弈中。而他们手中最锋利的武器,依然是不断迭代的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