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先竹早在积蓄力量准备起事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以后的攻城事宜,虽然当时和蔡同鑫约定一起举事,但他还是费了不少功夫收拢了些制作军械的匠人。
毕竟靠人不如靠己,更何况若是全靠襄阳卫出力,等到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自己也不好意思多吃多占不是?
所以他们所制作的可不是尹长辉打平氏用的那种极其简陋的木梯,而是井阑和木幔车。
这两种都是攻城利器,虽然不及投石车和冲车那种能直接对城墙造成巨大伤害,但在掩护士兵攻城方面具有奇效,尤其是面对乐乡这种小城。
攻城讲究个围三缺一,为的是给城中守军留出一条生路,这样可以瓦解守军死战的心思,若有那种心智不坚者从缺口逃跑,那边是连锁反应,甚至能逼得守军弃城而走。
不过参与围城的部队不能少了,少了的话容易被守军看出虚实,到时候人家安坐钓鱼台,在城里看着你表演就好玩了。
所以齐先竹分出来一万人驻扎在乐乡县西面,用来佯攻西门,在东门放置了三千人用来牵制守军。
只剩北门空出,北门靠着汉水,易守难攻,却最适合逃命。
他这一系列动作自然瞒不过乐乡县,蔡同鑫在军伍中呆了几十年,不但军略娴熟还有临阵指挥的经验,他一眼就看穿了齐先竹的想法,冷笑道:“叛军手段不过如此,不必理会东城的贼军。
张仕,你且带着本部一千人并青壮五百出城,在城西南半里处扎营,随时准备听令。”
张仕为襄阳卫中的一名校尉,素来以骁勇着称,所以即便是出城面对数十倍于己的贼军他也没有半点犹豫。
“是!”张仕领命而去,点齐自己本部人马又找到县令领了五百青壮,大张旗鼓地出了城,押送着各种材料物资在城外一处高地建起了营地。
城外游荡的贼军看到一支官兵出了城也有些棘手,他们没有和官兵对阵过,也知道自家本事都有些胆怯,于是派人报往大营。
贼军虽然势大,但齐先竹知道自家的底细,这群乌合之众等同数量甚至数倍情况下都是打不赢官军的。
但又不能放任张仕在此驻扎,否则和县城成犄角之势,既能打断城西的佯攻,关键时候出营又会影响正面的攻城。
仔细思索了一下,齐先竹下令道:“马三助,你带五千人去调戏一下官军,和他们保持一箭之地,也不用接敌,他扎营你也就地扎营,他进攻你就撤退,总之一句话给我看住他。”
马三助也是夔州叛军出身,起事后麾下迅速扩张,成了平天军中举足轻重的头目,听到齐先竹的命令后便点齐人员出了大营。
五千人乌泱泱地来到距离张仕一箭之地,然后也开始挖沟垒土。
张仕骁勇无谋,见他们人多势众竟然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就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地面对面地修建起营地来。
“愚蠢!”城头上的蔡同鑫破口大骂起来,若是两军地营地就这样修筑起来,那张仕出城也就没有了意义,城西的贼兵依然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城,甚至可以变作主攻的一方。
张仕率领的官兵虽然算不得精锐,但终究是训练有素,双方
相距也不是很远,一个冲锋就能杀到。
蔡同鑫就不信一千官兵连五千缺少兵甲的乌合之众都打不过,反而需要在那里大眼瞪小眼,玩起了相安无事!
他随即喝道:“周健,你率五百精兵出城,给我杀散那些叛军。”
他身后一名浑身披甲的统领拱手道:“诺!”随后下了城墙,点齐五百人马,从南门出城。
马三助没成想还有一支官军猛然从南门出来,沿着护城河绕了个弧线到了自己的左翼。
而此时远在大营观察情况的齐先竹看到马三助部竟然毫无察觉地任由第二支官兵靠近自己,他痛惜一声道:“马三助要败了,左右去接应他回营。”
周健带着五百精锐从斜地里杀进马三助的后腰,贼兵们还在修筑着营地,只有外围零星的几十个贼兵发现了,他们一边呐喊着一边往人堆里躲,反倒是将内里的贼兵吓的不知所措。
五百精锐官兵就这样杀进十倍于己的贼军中,双方刚一接触,贼军就崩溃了。
这些贼军中大多数都是刚被裹挟的平民,仓促地训练了几天,连阵型都站不整齐,更不用说和官兵换伤对砍了。
马三助看到麾下轻易地就被击溃,也兴不起抵挡的心思,灰溜溜的带着亲信往后逃走。
一直等到贼兵大营的人上前接应,周健见贼军势众,这才带着几乎没有损失的官兵进了张仕的营地范围,在这里休整了一下,又将蔡同鑫的训斥传达给了张仕,他这才又大摇大摆地从南门返回了城里。
齐先竹看到官兵顺利地返回城去,对着身边的人说道:“真是可惜,若是攻城器具能造好,在城外设置好前营必定可以把这五百人留下。”
说完又让手下催促匠作营加快制造的速度。
马三助稳定好阵脚,派人去收拢溃兵,本部五千人只剩下三千多,当场被杀了六七百,其他人不知道是跑掉了还是向官军投降了。
他猜的不错,确实有五百多人直接朝着张仕的营地投降了,他们本身从贼才没有几日,投降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张仕也没有做出杀降的举动,在请示蔡同鑫之后,将这些人安置在了城外营地。
既不是襄阳卫不想要军功也不是他们军纪严明,而是城外贼军有数万之巨,接下来还有大战要打。
此时杀降岂不是坚定了贼军死战的决心?
若不是怕其中混有贼军的奸细,蔡同鑫都想将他们放进城来,毕竟眼下城中缺少青壮,放进城里平时搬运物资,紧急时刻还可以送上去填线。
至于说粮草问题,乐乡县原名乐乡关,背靠着汉水,不怕被贼军断了粮道。
随着张仕营寨修建完成,官军也没有了动静只是龟缩在营寨和县城中,依靠着汉水运粮来维持稳定。
贼军也在等待攻城器具的制作,同时挑选出精壮贼军进行训练,争取在战前提升一下战斗力。
双方就这样很默契地没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