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个皇帝得知楚休的所作所为而出现的反应及猜想。
一道悦耳的提示音,在楚休的耳中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以雷霆手段,‘协助’大周清理门户,惩治贪官,平息民怨,有效维护了大夏盟友内部的稳定,避免了未来可能因吏治腐败而引发的两国矛盾,令父皇‘担心两国交恶,大周民心不稳’的深层焦虑得到极大缓解。】
【父皇的潜在烦恼‘盟友靠不靠得住’被您提前扼杀。】
【孝心值+!】
听着脑海中丰厚的奖励提示,楚休脸上浮现了笑意。
他打开系统面板,看着自己的孝心值余额,笑意更深了。
四十六万一千的孝心值。
真是一笔富裕的巨款啊,美滋滋!
楚休在心中愉悦道:
“攒着,继续攒着!”
“到时候兑换一波大的!”
使团的队伍一路向东,朝着大周的都城玉京城进发。
接下来的路程,出乎意料的平静。
有之前周乾下令不得为难使团的命令,加之后来那道提防宵小煽风点火的命令。
使团沿途经过的州府县城,城门大开,官道通畅,没有遇到任何盘查和阻拦。
当地的官员甚至会提前在城外等候,送上清水和食物,态度恭敬得近乎谄媚。
然后目送着使团离去,仿佛在送走一尊瘟神。
而道路两旁的百姓,只要一看到那杆绣着“夏”字的旗帜和那辆标志性的马车,便会自发地停下手中的活计,远远地驻足观望。
他们的视线中,尽是好奇、敬畏,甚至是期盼。
期盼这位大夏的“圣贤皇子”会解救他们。
高远自从那天后,便称病不出,整日待在自己的马车里,再也没有露过面。
只是每当使团安营扎寨时,都会有人看到,鸿胪寺的官员会从高大人的马车里,抬出一桶又一桶带着浓重药味的药渣。
显然,这位被“架在火上烤”的高大人,日子过得相当煎熬。
就这样,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与暗流涌动中,十三日后。
一座雄伟巨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玉京城,到了。
然而,当使团距离城门还有十里之遥时,队伍却缓缓停了下来。
前方的官道上,旌旗招展,人头攒动。
百余名身着各色官袍的大周官员,分列两侧,肃然而立。
为首的,是一名身穿四爪蟒袍,头戴金冠的青年,气度雍容,正是大周太子周明。
在他的身旁,还站着几位同样气宇不凡的皇子。
太子亲迎,百官出城十里,这几乎是迎接宗主国使臣的最高礼节了。
只是,那一张张脸上挂着的笑容,却比冬日的寒风还要僵硬。
那一道道投向楚休马车的视线,充满了复杂难明的情绪。
有忌惮,有审视,有愤怒,更有深深的……好奇。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搅动风云的大夏九皇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是如情报中那般病弱不堪。
还是如传闻中,圣贤降世。
幽七来到楚休的马车前,禀报道:
“殿下,大周太子周明率百官前来迎接。”
车帘被一只修长白皙的手缓缓掀开。
楚休的面容,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中。
他迎着玉京城外的风,看着那盛大而诡异的欢迎队列,脸上露出了一个纯良无害的灿烂笑容,下令道:
“停车!”
大夏使团缓缓停下。
玉京城外的风,带着一股北地的萧瑟,吹动着官道两侧林立的旌旗,发出“猎猎”的声响。
大周太子周明,站在这冬日的萧瑟寒风之中,望着那辆缓缓停下的马车,感觉自己的手心正在不停地冒汗。
十三天。
短短十三天。
那个名叫楚休的大夏九皇子,就从一个“前来谢罪”的丧家之犬。
变成了一个能“止小儿夜啼”的在世圣贤。
安阳县发生的一切,就像一场最荒诞的戏剧。
每一个细节都通过各种渠道,一字不差地传回了玉京城。
一杯酒,断一桩冤案。
一席话,定一个命官生死。
他兵不血刃,却让大周的脸面,在自己的土地上,被狠狠地踩进了泥里。
父皇震怒,朝野哗然。
可偏偏,他们找不到任何可以攻讦的理由。
因为楚休从头到尾,都举着“为两国邦交”和“顺应民意”这两面大旗。
他把自己摆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大周朝廷想要有所反击,却只能憋回肚子里,忍着,咬牙忍着。
今天,父皇命他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摆出这最高规格的礼节。
周明清楚,这并非礼遇,而是一种无声的宣示。
宣示大周依旧是那个天朝上国,依旧拥有掌控一切的气度与实力。
这更是一场心理上的博弈,他们要用煌煌国威,压下楚休在安阳县掀起的那股邪火。
然而,当车帘掀开,那个白衣胜雪、面容苍白的少年,带着一脸纯真无邪的笑容走下马车时。
周明感觉自己精心准备的所有气势,瞬间土崩瓦解。
那少年,就那么安静地站在那里,站在那群黑甲黑骑之中。
身上那件雪白的狐裘,衬得他整个人仿佛与凡尘隔离,恍若谪仙。
他的笑容温暖和煦,他的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在场所有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朝中重臣,都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寒意。
人的名,树的影。
鸿胪寺卿高远传来的密旨,铁壁关王佳豪的断臂,安阳县被踩成肉泥的钱德彪。
桩桩件件都诉说着楚休的恐怖。
楚休走下马车,目光扫过眼前这盛大的阵仗,最后落在了为首的太子周明身上。
他对着周明,微微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平辈之礼,声音温和清朗,充满了真诚道:
“大夏楚休,见过大周太子殿下。”
周明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悸动,脸上挂着一个尽可能显得大度的笑容,上前一步,虚扶了一下道:
“九殿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父皇听闻殿下即将抵达,特命孤率百官在此恭候,为殿下接风洗尘。”
他的声音洪亮,刻意做出了一副礼贤下士、不计前嫌的姿态。
周围的百官也纷纷附和,口中说着各种场面上的客套话。
一时间,气氛似乎变得热烈而融洽。
然而,楚休接下来的话,却让这刚刚营造出的热烈气氛,瞬间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