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影视基地的“赤壁之战”实景片场,刚搭好的木制战船在夕阳下泛着冷光,道具组的师傅们正围着一艘复刻的汉代楼船发愁——按照历史记载,这艘船需要“高十余丈,可容战士千余人”,船舷两侧还要布置“拍竿”(古代水战武器,用于撞击敌船),但如何通过特效还原“战船列阵、拍竿击船”的壮观场景,成了摆在剧组面前的难题。
“普通的国内特效团队试过了,能做出战船的样子,但做不出汉代水战的‘力学感’。”总导演陈舟拿着一张设计图,眉头紧锁,“比如拍竿撞击敌船时,木材的断裂纹理、船体的倾斜角度,都要符合汉代造船的工艺特点,不能像仙侠剧那样‘悬浮’——这需要懂历史、又懂高端特效的团队,可我们联系的几家,要么报价太高(超出预算30%),要么没做过历史题材,没经验。”
苏澈站在岸边,看着水面上的战船模型,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系统界面。之前鼎盛搞“资本联盟”抵制,虽然没影响到核心拍摄,但在特效这类“锦上添花”的环节,确实遇到了些隐性阻力——有几家原本有意向的特效公司,私下透露“接到了联盟的暗示,不建议和《三国》深度合作”。
“要是能有顶级的特效团队,既能还原历史细节,又能做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就好了。”苏澈在心里默念,这时系统界面突然弹出一个新的模块——【声望商城】,淡蓝色的光膜上清晰写着:“累计声望值达标,解锁‘资源兑换’功能,可消耗声望值兑换影视全产业链优质资源,含特效、发行、宣发等。”
他点进“特效团队”分类,一眼就看到了排在首位的“维塔数码(蓝星分部)”——备注栏里写着“曾参与《阿凡达》《指环王》等顶级项目,擅长‘写实类特效’,可精准还原历史场景、兵器动力学效果”,兑换所需声望值:点。
当前苏澈的累计声望值是点,15万只占不到3%,但他还是犹豫了几秒——这部分声望值原本计划留着兑换“历史文献数据库”,用于后续《楚汉争霸》的开发。可看着眼前的战船模型,想到“赤壁之战”是《三国》电视剧的重头戏,他咬了咬牙:“兑换!好的特效不是‘炫技’,是帮观众‘看懂历史’,值!”
确认兑换的瞬间,光膜弹出提示:“已为您对接维塔数码(蓝星分部)负责人马克,对方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携带团队核心成员赴片场沟通。”
第二天上午,马克带着三位特效总监准时出现在片场。这位金发碧眼的特效大师,没有穿西装,而是穿着一件印着“汉代兵器图谱”的t恤(出发前特意查了《三国》的历史背景),手里拿着一本翻得卷边的《三国:风起乱世》实体书,书里还夹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苏先生,陈导演,我必须先说——这是我见过最严谨的历史剧剧本!”马克一开口就带着激动,翻到“官渡之战”的章节,指着“投石机抛射石弹”的描写,“你们甚至标注了石弹的重量(30斤)、投石机的射程(150步),还参考了居延汉简里的‘军器簿’,这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做《阿凡达》时,花了三年研究潘多拉星球的生态,而你们对汉代历史的考据,比我们对虚构星球的研究还细致!”
陈舟拿出特效需求文档,指着“赤壁之战”的分镜:“我们需要还原‘火攻’的场景,但不是好莱坞式的‘爆炸美学’——汉代的战船用的是桐油、麻布做助燃物,火蔓延的速度会慢一些,烟的颜色是淡青色;拍竿撞击敌船时,要体现出木材的‘韧性’,而不是一撞就碎,因为汉代造船用的是‘榫卯结构’,比普通木材更坚固。”
马克的特效总监立刻拿出平板,调出之前做的“古代水战特效测试”:“我们之前为一部罗马历史剧做过战船特效,研究过古代木材的力学参数,现在只要根据你们提供的汉代造船资料,调整一下材质参数、火焰燃烧模型,就能达到你们要的‘写实感’。”他指着屏幕上的模拟画面,“比如这个拍竿,我们会给它加‘金属加固层’的细节(参考汉代‘错金铜箍’的记载),撞击时会先出现铜箍变形,再是木材断裂,这样既真实,又有视觉冲击力。”
沟通到报价环节时,苏澈心里还捏着一把汗——按照维塔数码的市场价,这样的特效项目至少要1.2亿,而剧组的特效预算只有5000万。可没等他开口,马克就主动说:“我们愿意降薪30%,只收8400万!而且,我们会额外派两位‘历史特效顾问’驻组,全程配合你们的历史顾问团,确保每一个特效镜头都符合史实。”
苏澈愣住了,马克笑着解释:“在好莱坞,我们总拍虚构的科幻、奇幻题材,能有机会拍一部这样尊重历史、细节严谨的剧,对我们团队来说是‘荣幸’——这比赚更多钱更有意义。而且,我们相信,《三国》电视剧一定会在全球火起来,这对我们团队的‘历史特效’业务,也是最好的宣传。”
他指了指手里的《三国》实体书:“我已经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总部,他们都很感兴趣,说要是这部剧成功了,以后可以和你们合作开发‘蓝星古代文明系列’特效项目——比如你们的汉代、唐代,我们的罗马、希腊,用特效让更多人了解古代文明的魅力。”
消息传到剧组,所有人都沸腾了。道具组的师傅们拿着汉代兵器模型,围着特效团队讨论“投石机的抛射轨迹”;演员陈凯特意过来,和马克聊“骑兵冲锋时的特效配合”——比如战马奔跑时的马蹄扬起的尘土,要符合汉代战场的“土质特点”(根据考古,官渡之战的战场土壤含沙量较高,尘土颜色偏黄)。
瓷坊老师傅听说后,特意烧了一套“特效团队纪念瓷偶”——每个瓷偶都拿着迷你的“特效设备”,底座刻着“科技还原历史”,让苏澈转交给马克:“告诉外国朋友,我们用瓷器还原汉代生活,他们用特效还原汉代战场,咱们一起把三国的故事讲好!”
老周也从医院发来视频,激动地说:“苏老师,有这么厉害的特效团队,以后看‘赤壁之战’,就像真的回到三国时期一样!我一定要让孙子好好看,让他知道咱们古代的军事家有多厉害!”
当天下午,维塔数码加入《三国》剧组的消息,在影视圈和海外平台引发轰动。亚马逊prime Video的亚洲区负责人第一时间发来贺电:“维塔数码的加入,让《三国》的海外竞争力提升了一个档次,我们愿意追加2000万美元的宣发预算,同步在北美、欧洲推出‘三国历史+特效解析’的纪录片。”
之前搞“资本联盟”的鼎盛影视,得知消息后彻底沉默。有内部员工透露,赵凯在办公室里把《三国》的特效方案摔在地上,却没敢说一句反驳的话——连好莱坞顶级特效团队都主动降薪合作,再质疑“苏澈项目没市场”,只会显得自己更可笑。
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资源赋能”的力量:
【检测到宿主通过“声望商城”兑换顶级特效团队,维塔数码主动降薪合作,显着提升《三国》电视剧品质与海外影响力,触发“资源优化”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抵消兑换消耗后,净增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推进《三国》电视剧拍摄”任务进度更新:
1. 特效团队(维塔数码)入驻,完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特效方案定稿,任务进度提升至60%;
2. 解锁“国际特效合作绿色通道”,维塔数码承诺优先调配设备、人员,确保特效制作周期(原计划6个月,缩短至4个月);
3. 海外预售订单突破5000万美元,多家欧洲电视台(如bbc、法国电视二台)主动联系,希望购买《三国》电视剧播映权,推动中华文化海外深度传播。】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片场里忙碌的身影——马克的团队正在和历史顾问团校准“汉代投石机的参数”,陈舟在和特效总监讨论“火攻场景的镜头调度”,陈凯骑着训练用的战马,配合特效团队拍“骑兵冲锋的参考镜头”。夕阳下,汉代战船的剪影在水面上拉长,远处的特效设备发出轻微的嗡鸣,像是在为这部即将诞生的历史剧,奏响序曲。
他走到岸边,捡起一块来自“赤壁之战”实景片场的土块,土壤的颗粒感清晰可触——这是真实的历史印记,而维塔数码的特效,会让这份“真实”以更震撼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苏澈突然明白,系统“声望商城”的意义,不是“走捷径”,而是让真正用心的项目,能获得匹配的优质资源,让好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见、看懂、记住。
夜色渐深,特效团队的办公室还亮着灯,马克和他的团队正在修改“拍竿撞击”的特效细节,电脑屏幕上,汉代楼船的3d模型缓缓旋转,每一根木头的纹理、每一个铜箍的光泽,都还原得恰到好处。而在片场的另一边,瓷坊老师傅送来的“特效团队纪念瓷偶”,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瓷偶上“科技还原历史”的字样,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这一晚,苏澈睡得很踏实。他知道,有了维塔数码的加持,《三国》电视剧不仅能填补蓝星历史剧的空白,更能成为一座桥梁,让海外观众通过最先进的特效技术,读懂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文明——这,就是“科技+文化”的力量,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用文娱作品传递文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