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宫的穹顶下,暖金色的灯光落在铺着深红色丝绒的颁奖台上,台上摆着的不是常规的金属奖杯,而是一尊青瓷鼎——陈老师傅特意为“国际互动影视节”烧制的,鼎身刻着“赤壁战船”的浮雕,鼎足缠着王桂英团队剪的“云气纹”剪纸,风从窗边吹过,剪纸轻轻颤动,竟让这充满欧式古典风的会场,飘进了几分江南的温润。
今天是《三国:互动版》角逐“最佳作品奖”的日子。苏澈穿着一身深青色暗纹西装,袖口的青花瓷纽扣在灯光下泛着淡光,正站在后台,和李然一起调试最后一版互动片段的播放设备。李然手里攥着平板电脑,屏幕上反复播放着“赤壁火攻”的互动分支——观众可以选择“周瑜的火攻计”“黄盖的苦肉计”“诸葛亮的借风计”,每个分支里的兵器、服饰、战术细节,都严格对应《三国志》的记载。
“刚才技术组说,海外评委对‘战术选择影响剧情走向’的设计特别感兴趣,但有人问‘为什么火船要按扇形排列,而不是一字冲锋’。”李然的语气里带着点紧张,指尖在屏幕上划过火船的3d模型,“我要不要再准备一份汉代水军战术的考据资料?”
苏澈笑着按住他的手,目光落在平板电脑壁纸——那是老周去年发来的照片,照片里是徐州汉墓出土的“火船残件”拓片,老周用红笔圈出了“分舱设计”的细节:“不用。你忘了老周帮我们找的那位退休历史老师?他特意写了《汉代水军战术考》,咱们早就把资料放进影片的‘文化注解’里了,评委点一下屏幕就能看到。”他顿了顿,想起拍互动版时的场景,“当初为了火船的排列,咱们和老周通了三个小时电话,他说‘历史不是想当然,扇形排列能减少侧风影响,还能包围曹军水寨’,这些细节,才是咱们的底气。”
正说着,后台的门被推开,好莱坞导演迈克尔举着一杯香槟走进来,脸上满是笑意:“苏,我刚和评审团主席聊了,他说《三国:互动版》让他‘重新理解了互动影视’——之前的互动作品要么是‘选A选b’的简单分支,要么是为了炫技忽略内容,你们却把历史考据和互动设计融得这么好,太了不起了!”
“多亏了你当初的建议。”苏澈接过香槟,想起迈克尔曾提醒他们“海外观众可能对三国历史不熟悉,要在互动中自然融入背景”,“你说‘好的互动不是让观众选剧情,而是让观众懂剧情’,我们在每个分支前加了‘历史小剧场’,用剪纸动画讲清楚前因后果,比如选‘苦肉计’前,先放黄盖和周瑜密谋的小片段,观众就不会觉得突兀。”
迈克尔指着李然手里的平板:“我最喜欢‘借风计’的分支,诸葛亮登坛借风时,背景里的祭台纹样是汉代的‘北斗纹’,连他手里的桃木剑,都和陕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一模一样——这种细节,西方观众可能一开始不懂,但会好奇,会去查,这就是文化传播的魔力。”
晚上八点,颁奖仪式正式开始。当主持人念到“最佳作品奖”时,电影节宫的大屏幕亮起,《三国:互动版》的片段瞬间铺满屏幕——先是“桃园三结义”的互动场景,观众可以选择“刘备的致辞内容”,不同的致辞会影响后续张飞、关羽的信任值;接着是“官渡之战”,观众需要根据粮草情况选择“速攻”或“持久战”,选错会触发“粮草耗尽”的失败剧情,屏幕会弹出“汉代粮草运输制度”的注解;最后是“赤壁火攻”,扇形排列的火船冲向曹军水寨,火焰的颜色是按汉代“松脂燃火”调的橘黄色,水下还能看到按史实复刻的铁锚。
“《三国:互动版》开创了互动影视的新范式!”评审团主席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会场,“它没有把互动当成技术噱头,而是用互动让观众‘走进’历史——选择战术时要懂汉代军事,欣赏服饰时能看到非遗工艺,这种‘技术为文化服务’的思路,为全球文娱行业提供了新方向!”
当苏澈走上台接过青瓷鼎奖杯时,台下响起了持久的掌声。他低头看着鼎身的赤壁浮雕,突然想起陈老师傅烧制时说的话:“这鼎要烧得扎实,像三国的故事一样,经得住时间看。”
“这个奖,属于每一个为《三国:互动版》付出的人。”苏澈的声音平静却有力,“有帮我们考据历史的退休教师,有把汉代纹样绣进服饰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在乡村影视计划里教我们‘接地气’的村民——他们让这部作品不止有技术的温度,更有文化的根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迈克尔,也扫过屏幕上滚动的海外观众留言——“I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han dynasty!”(我想了解更多汉代历史!)“the celadon props are so beautiful, where can I see more?”(青瓷道具太漂亮了,哪里能看到更多?)“can we have an interactive version of European history like this?”(我们能有这样的欧洲历史互动作品吗?)
“有人问,能不能用这种模式做其他文化的互动影视。”苏澈继续说,“我的答案是‘可以,但要尊重每个文化的根’。就像我们做《三国》,没有把它改成‘西方史诗’,而是保留汉代的军事、非遗的工艺——只有尊重自己的文化,才能让别人看懂、喜欢。”
颁奖仪式结束后,苏澈被一群海外影视公司的代表围住。英国“历史互动工作室”的负责人爱丽丝,手里拿着《三国:互动版》的剧本,语气急切:“苏总,我们想引进你们的互动技术,做一部关于‘亚瑟王’的互动影视,能不能请你们的团队帮忙指导?我们也想在里面加入英国的传统工艺,比如刺绣、陶器,就像你们的青瓷和剪纸一样。”
旁边的法国“欧罗巴影视”总裁皮埃尔也凑过来:“我们想和澈心文娱合作,成立‘跨文化互动实验室’,把中国的互动技术和欧洲的历史Ip结合,比如用你们的‘非遗数字化引擎’,还原法国中世纪的挂毯工艺,让观众在互动中触摸历史。”
苏澈笑着点头,让张岚拿出“互动技术输出方案”:“我们的技术不仅是代码,更包含‘文化适配’的思路——比如做亚瑟王,要先找英国的历史学者、手工艺人,确定挂毯的纹样、铠甲的形制,就像我们做《三国》时找老周、陈师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