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电视金鹰奖的颁奖现场,湘江畔的国际会展中心被璀璨的灯光包裹,红毯两侧挤满了举着相机的媒体,嘉宾席上坐着影视圈的资深导演与制片人——所有人的目光,都时不时投向观众席的一角:澈心工作室的艺人区,林浩正攥着西装下摆,指尖微微泛白,身旁的林晓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别紧张,你演的孙权,早该被看见的。”
这是林浩第一次入围主流奖项,提名的“最佳新人”竞争格外激烈——对手有流量爱豆出身的偶像剧男主,有正午阳光力推的现实题材新人,而他,是凭借《三国》里“少年孙权”这一历史角色入围,在此之前,很少有历史剧新人能闯进这个奖项的最终名单。
“接下来,颁发的是第32届蓝星电视金鹰奖最佳新人奖!”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提名者的片段——林浩的镜头停留在“孙权决计抗曹”的名场面:他站在江东城头,手指无意识摩挲腰间玉佩,从最初的犹豫到抬眼时的坚定,一句“江东子弟,岂惧曹贼”,少年英主的锐气透过屏幕扑面而来,连台下的资深导演张国立都忍不住点头:“这眼神里的戏,不像个新人。”
“获得最佳新人奖的是——《三国》中孙权的扮演者,林浩!”当颁奖嘉宾念出名字时,林浩愣了三秒,直到身边的苏澈推了他一把,才反应过来,快步走上舞台。接过水晶奖杯时,他的手还在抖,对着话筒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能站在这里,全靠苏老师——如果不是他给我演孙权的机会,我现在可能还在跑龙套,连‘拱手礼’都做不标准。”
台下的苏澈看着他,想起两年前林浩刚进组的样子:第一次试镜时,他把“拱手礼”做成了现代拱手,台词念得生硬;是苏澈让他跟着历史顾问王教授学汉代礼仪,每天对着镜子练“江东贵族的站姿”,甚至带着他去江夏古战场遗址,感受“孙权当年面对曹操大军时的压力”。“苏老师总说,‘演历史人物,不是模仿样子,是懂他的心事’。”林浩的声音哽咽,“拍‘孙权丧兄’那场戏,我总找不到哭的感觉,是苏老师陪我聊了一整夜,讲‘19岁少年突然要扛下江东基业的恐惧’,直到我明白,孙权的眼泪不是软弱,是责任——那场戏,我没用眼药水,哭的是真的懂了他。”
这段真诚的获奖感言,让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社交媒体上,#林浩感谢苏澈# #孙权演技封神# 话题瞬间冲上热搜,网友们翻出林浩刚进组时的青涩片段与剧中的高光时刻对比:“从连礼仪都不会,到演活少年孙权,苏澈的眼光太毒了!”“这才是真正的艺人培养,不是靠流量包装,是靠用心打磨演技!”
更令人惊叹的是,本届金鹰奖上,澈心工作室共有5位艺人获得提名,形成了覆盖历史剧、现实剧、音乐综艺的“澈心系”艺人矩阵:
- 林晓(《三国》小乔扮演者)凭借《后来》的oSt入围“最佳影视歌曲”,她在颁奖礼上弹唱这首歌时,台下的李伯庸轻轻跟着打节拍,这个曾因拒绝炒cp被综艺封杀的歌手,如今靠实力成为“影视oSt女王”;
- 阿哲(《歌手》年度歌王)跨界入围“最佳音乐节目嘉宾”,他在《歌手》幕后直播里教素人唱歌的片段,被评委会称赞“传递了音乐的纯粹力量”;
- 张悦(《生命的价签》中小宇的扮演者)凭借现实题材角色入围“最佳女配角”,这个之前靠接小广告谋生的新人,在苏澈的推荐下,获得了与陈凯歌导演合作的机会;
- 陈阿瑶(《歌手》戏腔歌手)入围“最佳新人歌手”,她将越剧与流行结合的演唱方式,带动了“戏曲年轻化”的潮流,甚至被央视邀请参加戏曲春晚。
“澈心系的艺人,没有一个是靠流量起家的。”颁奖礼后台,某娱乐记者的评论被广泛转发,“林浩靠历史剧打磨演技,阿哲从酒吧驻唱走到歌王,张悦凭现实题材角色出圈——他们的共同点是:有实力,肯沉淀,还有苏澈为他们搭建的‘不追流量、只重品质’的舞台。”
瓷坊老师傅听说林浩获奖,连夜烧了一套“金鹰奖纪念瓷”——给林浩的是“孙权造型瓷偶”,底座刻着“少年英主,演技初心”;给其他提名艺人的是“专属角色瓷牌”,林晓的瓷牌上刻着“小乔抚琴”,阿哲的刻着“吉他弹唱”。“苏小子培养艺人,就像我烧瓷,不图快,只图真。”老师傅在社交平台晒出瓷偶,“这些孩子配得上这份荣誉,因为他们没丢‘用心做事’的根。”
老周的病友群里,大家围着平板看颁奖礼直播,有人截图林浩获奖的瞬间,做成表情包发在群里:“这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孙权啊!”还有人提议“等《楚汉争霸》开播,咱们集体给澈心系艺人打call”——这个曾因《生命的价签》获得温暖的群体,如今成了工作室最忠实的“民间后援团”。
行业内的合作邀约也随之蜂拥而至。正午阳光的制片人找到苏澈,希望邀请林浩出演新历史剧《大明风华》的少年朱棣:“我们看了他演的孙权,知道他能驾驭‘少年帝王的隐忍与锐气’,这不是流量艺人能做到的。”张艺谋导演的团队则联系阿哲,邀请他为新电影创作主题曲:“你的歌声里有故事感,符合电影的现实题材调性。”
面对纷至沓来的机会,苏澈却保持着清醒:“我们不追求艺人‘多曝光’,只希望他们‘选对角色’。”他在工作室的艺人培养会上强调,“林浩接下来的重心是《楚汉争霸》的项羽角色,需要提前三个月学马术和汉代兵器;阿哲要筹备原创专辑,不能接太多综艺——澈心系的艺人,要靠作品说话,不是靠热搜维持热度。”
当天晚上,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艺人矩阵成型”的厚重感:
【检测到林浩获金鹰奖最佳新人,澈心工作室5位艺人提名,“澈心系”艺人矩阵形成,推动行业“品质艺人”培养潮流,达成“艺人孵化标杆”里程碑,触发“人才赋能”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艺人培养”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艺人定制培养系统”:系统为每位艺人生成“个性化发展方案”(如林浩的“历史剧演技进阶计划”、阿哲的“原创音乐扶持计划”),含资源对接、技能培训、作品筛选建议;
2. 触发“国家级艺人扶持合作”:文旅部邀请澈心工作室参与“非遗文化传播艺人计划”,选派林晓、陈阿瑶等艺人参与非遗展演,推动戏曲、传统音乐的年轻化传播;
3. 获得“国家电影局青年演员扶持基金”3亿元,用于工作室新人的演技培训、形体训练、文化素养提升,打造“德艺双馨”的艺人团队。】
苏澈关掉光膜,站在颁奖礼后台的窗边,看着林浩和其他艺人被媒体围住采访——林浩手里捧着瓷坊的孙权瓷偶,认真地回答“接下来想挑战更复杂的历史角色”;林晓在被问“是否会接流量综艺”时,坚定地说“我更想唱好影视oSt,像《后来》一样能打动人心”。这些年轻艺人的眼神里,没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只有对“作品”的敬畏,这正是苏澈最想看到的。
“苏总,谢谢您。”采访结束后,林浩走到苏澈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您不仅给了我机会,还教会我‘做艺人先做人,演角色先懂人’——我以后不会辜负您的期待。”苏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给你搭了个舞台。记住,孙权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好角色等着你,更重要的是,别丢了这份‘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