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澈心文娱北美分公司的落地窗,落在墙上悬挂的《三国》电影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的纪念海报上。海报上,赤壁战船的火焰与青龙偃月刀的寒光交相辉映,下方“华国主导,全球共鸣”的字样在晨光中格外醒目。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艾伦·沃克举着手机狂奔进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苏!提名了!我们真的提名了!”
苏澈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三国》前传电影的剧本初稿,闻言抬头,目光平静却难掩眼底的微光。艾伦将手机屏幕怼到他面前,奥斯卡官方网站的提名名单赫然在目——“最佳国际影片”一栏,《三国》的英文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紧随其后,旁边标注着“蓝星华国”的出品方归属。这是奥斯卡设立该奖项以来,首部由华国主导、完全保留文化内核的电影获得提名,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电影在该奖项的垄断,更终结了“华国电影只能作为合拍片陪跑”的偏见。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是华国文化的胜利。”苏澈接过手机,指尖轻轻划过屏幕上的提名信息,语气沉稳却有力。他想起电影筹备时,无数人质疑“三国历史太晦涩,西方评委看不懂”,想起为了保留“曹操横槊赋诗”的片段,与好莱坞团队反复争论的日夜,想起历史经典全库中《三国志》的记载为剧本提供的坚实支撑,“我们没有为了迎合奥斯卡的审美,去篡改历史、弱化文化符号,而是把最真实的三国、最东方的英雄情怀呈现在银幕上。现在证明,好的故事、深的文化,从来不需要刻意讨好,自然能跨越国界。”
张岚的视频电话恰好打来,屏幕里,江城总部的员工们已经沸腾,彩带纷飞,欢呼声透过听筒传来:“苏总!国内已经炸锅了!#三国奥斯卡提名# 话题十分钟内冲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破50亿!文旅部特意发来贺电,说这是华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性突破!”
“让公关团队稳住节奏,重点宣传提名的文化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奖项竞争。”苏澈叮嘱道,“另外,通知造型团队,颁奖典礼的红毯造型要突出东方美学,但不要刻意张扬——简约、大气,能体现文化自信就好。”
接下来的几周,全球目光都聚焦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纽约时报》特意刊发专题报道:“《三国》的提名,标志着华国电影从‘边缘参与者’成为‘核心创作者’,其背后是华国文化Ip宇宙的持续深耕。电影中对历史细节的考据、对东方美学的呈现,让西方观众看到了华国电影的专业与深度。”英国《卫报》则评价:“这部电影没有把东方元素当成猎奇的噱头,而是让三国的英雄豪情、家国情怀成为叙事核心,这种‘以文化为核,以技术为翼’的创作模式,值得全球电影人借鉴。”
颁奖典礼当天,洛杉矶杜比剧院外星光璀璨。全球顶尖的电影人、媒体记者齐聚红毯,闪光灯如星河般闪烁。当苏澈的身影出现在红毯入口时,现场瞬间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他身着一身深青色暗纹西装,衣料采用改良版的云锦工艺,低调中透着华贵;袖口依旧别着那枚标志性的青花瓷纽扣,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搭配一双黑色云纹刺绣皮鞋,每一处细节都融入了东方美学元素,却又不失现代剪裁的利落。
“苏先生!能谈谈获得提名的感受吗?”一位金发女记者举着话筒挤到前排,用英语问道。
苏澈停下脚步,微笑着接过话筒,没有切换到英语,而是用清晰、沉稳的中文回应:“首先,感谢奥斯卡组委会的认可。《三国》能获得提名,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华国文化被全球主流电影界接纳的证明。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华国故事,保留自己的文化内核,很高兴能被世界看见。”
现场的记者们有些意外,随即纷纷调整录音设备,示意翻译同步转达。苏澈继续说道:“很多人问,为什么不迎合西方市场调整叙事?我的答案是,真正的文化交流,不是单方面的讨好与妥协,而是平等的展示与共鸣。三国的英雄情怀、家国大义,是人类共通的价值追求,不需要通过改变文化底色来获得认可。”
他的声音透过翻译传遍红毯,不少华人记者当场红了眼眶。一位来自国内的媒体人哽咽着提问:“苏总,这是首部华国主导的电影获得奥斯卡提名,你想对国内的电影人和观众说些什么?”
“我想对所有坚持文化原创的电影人说,坚持下去,我们的文化有足够的魅力打动世界。”苏澈的目光透过镜头,仿佛望向远方的祖国,“对观众说,感谢你们的支持,是你们的热爱,让我们有底气在全球舞台上讲述华国故事。未来,会有更多华国电影、华国Ip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东方风华。”
全程中文发言的举动,瞬间引爆全球社交平台。#苏澈奥斯卡红毯全程中文# 的话题迅速登上推特、微博等平台的热搜榜首,海外网友留言:“虽然听不懂中文,但能感受到他的坚定与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太迷人了!”“特意去查了电影的剧情,三国的故事太精彩了,已经预约了中文版原片!”华人网友更是骄傲不已:“在奥斯卡红毯上说中文,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苏总太帅了,不迎合、不讨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自信!”
艾伦·沃克站在红毯旁,看着被记者包围的苏澈,眼中满是敬佩。他走到苏澈身边,笑着用中文说道:“苏,你刚才的发言太棒了!之前我还担心全程中文会影响传播,现在看来,自信就是最好的语言。”
苏澈拍了拍他的肩膀:“艾伦,文化交流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我们尊重奥斯卡的舞台,也尊重自己的文化,用中文发言,不是排斥,而是用最本真的方式表达自己。就像我们的电影,没有刻意用西方的叙事逻辑去包装,反而获得了认可,这说明真诚与尊重,比刻意迎合更有力量。”
颁奖典礼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当主持人念到“最佳国际影片”提名名单时,镜头特意给到苏澈,他坐在观众席上,神色平静,指尖轻轻搭在膝盖上。身旁的艾伦紧张地握紧了拳头,而苏澈的目光却始终坚定,仿佛在思考着比奖项更重要的事情。
虽然最终奖项被一部丹麦电影获得,但《三国》的提名本身就已经创造了历史。颁奖典礼后的庆功宴上,不少好莱坞导演、制片人主动向苏澈举杯祝贺。奥斯卡评委之一的玛丽安·科恩握着他的手说:“苏先生,《三国》是我今年看过最震撼的电影。你们对历史细节的考据、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还有那种宏大而不失细腻的叙事风格,都让我印象深刻。提名只是开始,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华国电影站在奥斯卡的舞台上。”
“感谢你的认可。”苏澈回应道,“我们接下来计划拍摄《唐诗风云》的动画电影,希望能继续用电影的形式,传播华国的文化与美学。如果有机会,很期待能与你合作。”
玛丽安眼睛一亮:“我非常期待!唐诗的意境与美学,本身就极具电影感。你们之前在《三国》中展现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能力,一定能把唐诗的美呈现得淋漓尽致。我很乐意担任影片的艺术顾问。”
庆功宴上,华人导演李安也特意赶来,与苏澈促膝长谈:“你今天在红毯上的中文发言,我特别感动。我们这代电影人,一直希望能让华国电影被世界认可,但总免不了要做一些妥协。而你不一样,你坚持文化内核,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新路,为年轻一代的电影人树立了榜样。”
“李导您过奖了。”苏澈谦逊地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因为有您这代人的探索与铺垫,我们才有机会在全球舞台上坚持自己的文化。未来,希望能与您一起,为华国电影的全球传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