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的太极殿内,新帝耶律现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躬身行礼的使者。使者约莫二十余岁,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岭南人的灵动,正是冯盎之子冯子戴——他此行前来,是代表盘踞岭南多年的父亲,向新建立的大辽请降。
“冯公子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耶律现的声音沉稳而威严,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你父亲冯盎盘踞广州数年,掌控交、广之地,如今朕登基称帝,他愿率部归附,这份识时务的心意,朕心甚慰。”
冯子戴连忙叩首,语气恭敬:“陛下天威浩荡,平定中原,一统天下,乃天命所归。家父自隋末以来,虽据守岭南,却始终以隋室为正朔,从未有过割据之心。如今陛下承继大统,建立大辽,家父感念陛下仁德,愿率交、广两地军民归附,为陛下守护岭南,绝无二心!”
耶律现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看向身旁的房玄龄,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说起冯氏一族,倒也算是忠良之后。子戴,你可知你曾祖母冼夫人?”
冯子戴一愣,随即点头:“回陛下,臣自幼便听闻曾祖母的事迹。曾祖母冼夫人乃岭南巾帼英雄,隋初之时,率部归附大隋,助朝廷平定岭南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被先帝(隋文帝)封为谯国夫人。”
“不错。”耶律现赞许地点了点头,声音提高了几分,让殿内百官都能听清,“冼夫人深明大义,以天下统一为重,拒绝割据,归附隋室,其功绩足以载入史册。如今你父亲冯盎,效仿冼夫人之举,在天下一统之际主动归附,这份忠顺之心,与冼夫人一脉相承,理当奖赏!”
话音刚落,耶律现便朗声道:“传朕旨意!封冯盎为越国公,世袭罔替,继续镇守广州,统辖交、广两地军政要务;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以示嘉奖。冯子戴忠心可嘉,封正五品通事舍人,留京任职,随朕学习朝政。”
冯子戴闻言,大喜过望,连忙再次叩首:“臣代家父谢陛下隆恩!臣父子定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守护岭南,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起来吧。”耶律现摆了摆手,示意冯子戴起身,“岭南地处偏远,民风复杂,你父亲镇守多年,经验丰富,朕相信他能治理好岭南。不过,朕也会派官员前往岭南,协助你父亲推行新政,推广我大辽的新农具、新历法,让岭南百姓也能过上安稳日子。”
“臣遵旨!”冯子戴恭敬应答,心中对耶律现更是敬畏——他知道,陛下看似放权,实则是在暗中加强对岭南的掌控,可这份掌控却温和而得体,既给了冯家足够的体面,又确保了朝廷对岭南的统治,这份手段,绝非一般帝王能及。
待冯子戴退出大殿后,百官纷纷上前恭贺:“陛下圣明!冯盎归附,岭南平定,自此天下一统,再无割据之患!”
耶律现笑着点头,心中却暗自吐槽起来:“冯盎要是敢不归附,那才是真的傻!十几年前,朕还是安北王的时候,就已经派风帆舰队带着辽铁、辽盐和各种新式货物进入岭南了。这么多年下来,岭南的贸易渠道早就被朕的商队掌控,他冯盎的经济命脉都捏在朕手里,要是敢反抗,朕断了他的盐铁供应,他手下的人用不了多久就得反!”
他想起前几年,以大隋丞相的名义在广州港周边修建的新军港——那里常年停靠着十几艘蒸汽战舰,舰上的线膛炮能轻易轰塌广州的城墙。冯盎要是真有割据之心,那些蒸汽战舰用不了三天就能兵临广州城下,到时候他冯家可就不是归附那么简单了,恐怕连性命都难保。
“不过话说回来,冯盎这一家子确实还算识时务。”耶律现在心中继续盘算,“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他手握岭南重兵,却始终没敢称帝,一直奉隋朝为正朔,算是给足了隋室面子。现在朕建立大辽,他又第一时间派儿子入朝请降,态度恭顺,没有丝毫犹豫,倒也省了朕不少麻烦。”
他看向舆图上岭南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岭南物产丰富,海岸线漫长,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产地,更是海外贸易的关键节点。掌控了岭南,就能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将大辽的影响力扩展到南海诸国,这对大辽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房玄龄。”耶律现突然开口,叫住正要退下的房玄龄,“你安排一下,让户部尽快制定岭南新政的细则,重点推广新农具和新式耕种方法,同时在广州设立市舶司,规范海外贸易,确保朝廷能掌控岭南的经济命脉。另外,让兵部从禁军抽调一支部队,进驻广州新军港,协助冯盎镇守岭南,同时也……监督他的动向。”
房玄龄心中一凛,立刻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定会尽快落实,绝不让陛下失望。”
耶律现点了点头,再次看向舆图。如今岭南归附,天下真正实现了一统——中原、江南、巴蜀、陇右、岭南,尽归大辽版图。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整合天下资源,推行改革,发展工业,让大辽真正强大起来,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
而此时的广州,冯盎正坐在府中,听着儿子冯子戴传回的消息。当得知自己被封为越国公,世袭罔替时,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父亲,陛下不仅封了您的爵位,还让我留京任职,可见陛下对咱们冯家是信任的。”冯子戴兴奋地说道。
冯盎却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清醒:“陛下信任的,不是咱们冯家,而是咱们识时务的态度。你在京城要多加小心,多观察陛下的动向,多向朝廷表忠心,只有这样,咱们冯家才能在岭南长久地立足下去。”
他看向窗外广州港的方向,隐约能看到新军港内蒸汽战舰的影子。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归附大辽,不仅保住了冯家的地位,更保住了岭南的安稳,这对他而言,已是最好的结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