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天昊在最后的审讯中精神瓦解,并未提供更多作案细节,但现有的证据已经足够坚实。
警方在王天昊的老机床厂家属区储藏室内起获的物证成为了定罪的关键:
1.作案工具:那套特制的、带有舒适握柄和精密锁扣的勒颈工具,经过与三名受害者颈部伤痕的比对,完全吻合。上面虽被精心擦拭,但在连接缝隙处仍提取到了微量的受害者生物痕迹。
2.雨衣与衣物:那件高端Gore-tex雨衣上提取到的微量皮屑组织,经dNA比对,与第二名受害者钱卫东匹配成功。其鞋子鞋底缝隙中嵌着的泥土矿物质成分,也与第三起案件刘兴国家小区外的花坛土壤成分一致。
3.“死亡名单”笔记:那本详细记录了三名受害者信息、作案计划及七名“待净化”目标信息的笔记本,是其预谋杀人的最直接证据,笔迹鉴定确认为王天昊本人所写。
4.购买记录:其网购高强度钢丝绳、精密工具、特定型号Gore-tex雨衣的记录,与作案工具和现场痕迹形成闭环。
5.监控与行踪:虽然其反侦察能力强,但通过海量监控分析和陈凯的技术追踪,依然构建起了其在三起案件案发时间段内的活动轨迹,与作案时间高度重合。
零口供,但铁证如山。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非法持有管制器具等罪名,对王天昊正式批准逮捕,并准备提起公诉。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高明支队长和陆野出席,向社会通报了“雨夜连环杀人案”的侦破情况。
发布会现场,高明支队长沉稳地介绍了案件基本情况、侦破过程,重点强调了警方是如何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析锁定嫌疑人,并展示了部分不涉及血腥内容的物证照片(如笔记本、特制工具照片)。
随后,陆野代表专案组发言。他没有回避凶手的动机,简要提及了凶手因其父亲遭遇而产生的扭曲心理,但紧接着,他用清晰而有力的语言,深刻驳斥了“私刑正义”的危害性。
“…法律的尊严和程序的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任何人都无权以任何理由,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以暴制暴,只会带来更大的暴力和混乱,让社会失去最基本的秩序和安全感…警方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犯罪,无论其披着怎样的外衣…”
这番表态,通过媒体直播传递了出去,有力地回应了之前网络上那些危险的“叫好”言论。
果然,舆论开始发生显着转向。之前那些为凶手叫好的声音,在确凿的证据和警方掷地有声的表态面前,逐渐变小、消失。更多的声音开始反思暴力的危害,呼吁理性看待社会问题,信任并支持法律程序。
“清道夫”案,终于在法律和社会层面,都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