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令获批,行动刻不容缓。鉴于张海的高度危险性和反侦察能力,行动方案经过精心设计。选择在其一次夜间外出,疑似再次前往采石场方向“巡查”其隐藏据点时,同步对其住所和车辆进行搜查。
夜色深沉,北州市老城区那个旧小区一片寂静。张海租住在一栋筒子楼的一楼,带一个小院子。确认张海已经驾车离开后,由技术开锁专家和痕迹检验人员组成的搜查小组,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其住所。
与此同时,另一组人员在其住所附近找到了那辆停放在暗处的银灰色五菱宏光,并进行了隐蔽的勘查和证据提取。
陆野在北州市局指挥中心,通过实时传回的画面,密切关注着两边的进展。
张海的住所内部比想象中整洁,甚至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带着一种冰冷的秩序感,这与“解剖者”的侧写相符。但搜查初期,并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违禁品或犯罪证据。
“报告,卧室床下发现一个上锁的工具箱。”
“打开它。”
工具箱被技术打开,里面除了常规工具外,还有几样特殊物品:一把保养得很好、但型号较老的手术刀柄和几片未开封的刀片;一小瓶标签被撕掉,但气味刺鼻的有机溶剂(后经快速检测,成分与抛尸现场发现的残留溶剂高度相似);几卷不同型号的强力塑料扎带(与受害者身上可能存在的约束痕迹吻合)。
“厨房发现一个嵌入式冰柜,运行正常。”
“检查冰柜。”
冰柜里存放着一些普通食材,但在最底层,发现了一个用黑色塑料袋紧紧包裹的、长方形的硬物。打开塑料袋,里面是一个黑色的、硬质塑料材质的箱子,类似于精密仪器包装箱。
搜查人员小心地打开这个箱子。
里面是——一套带有细长金属探针和微型摄像头的内窥镜设备!“法医后续分析确认,部分受害者的体表创口存在‘精准定位’特征(如避开主要血管),推测凶手可能使用内窥镜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确保分尸过程高效且减少血迹残留 —— 这与查获的内窥镜设备功能完全吻合。”
以及一些擦拭得锃亮的、形状特殊的镊子、钩子等工具!这些显然是医疗或特殊工业用途的器械,绝不是一个前救护车司机应该拥有的东西!
而在箱子夹层里,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用油布包裹的笔记本。
搜查人员小心地翻开笔记本,里面用极其工整、甚至有些刻板的字迹,记录着一些片段:
“…结构的完美与脆弱…秩序的打破与重建…”
“…那些肮脏的、无用的生命,只配成为素材…”
“…清洗,必须彻底清洗,不留任何痕迹…”
“…下一个,该选择谁?需要更…完整的标本…”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漠视、对“结构”和“秩序”的扭曲迷恋,以及那种冰冷的“实验”心态。这几乎就是“解剖者”的内心独白!
与此同时,对车辆的搜查也有重大发现。在副驾驶座位底下极其隐蔽的缝隙里,技术人员用强光和多角度探测,发现并提取到了几根微短的、与已知受害者发色不同的毛发!并且在车厢角落,发现了一点已经干涸的、疑似喷溅状的血迹!
物证!直接物证!
“确认目标张海为‘4.15系列杀人碎尸案’重大犯罪嫌疑人!”陆野看着传回来的笔记本照片和物证报告,声音冰冷而肯定,“立即实施抓捕!注意,目标极度危险,可能持有工具或激烈反抗!”
所有前期侦查的线索,在这一刻汇聚成一股无可辩驳的洪流,彻底锁定了这个隐藏在救护车司机外表下的冷血“解剖者”!
抓捕的指令,迅速传达到正在外围监控张海行踪的行动组。夜色中,一场针对恶魔的最终围猎,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