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老少爷们儿静坐安听,今儿个这故事,经那降妖伏魔的杨天一口述,端的是一段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义鼠传奇”!
话说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且看那荒草萋萋的野地里,正有俩灰毛小耗子结伴溜达……
这二位爷可不是寻常鼠辈,那是刨过十八家粮仓、躲过二十只老猫的江湖老手!一个唤作机灵鬼,一个叫作窜天猴,正哼着鼠族小调儿找食儿呢。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草丛里一声响,猛地窜出条花鳞大蛇!这蛇可不是省油的灯——碗口粗的身子丈把长,信子吐得响,眼珠子活像两盏幽冥灯!
好个孽畜!但见它身子一弓一弹,快似离弦箭!机灵鬼还没闹清咋回事,一声就被吞进蛇腹!
可怜这位好汉哟,方才还说着晚间要偷半斤香油,转眼就成了蛇肚里的冤魂!
您再瞧那幸存的主儿——窜天猴!但见它地蹦出三丈远,浑身的毛炸得像刺猬,小眼睛瞪得比花椒还圆!两颗门牙咬得响,爪子把地皮刨得尘土飞扬。
这要是能说人话啊,准得骂上三天三夜:好你个长虫!还我兄弟命来!
可气归气,咱这耗子将军终究才巴掌大小。那大蛇吃饱喝足,慢悠悠扭着水桶腰,哧溜哧溜往石缝里钻。
您猜怎么着?这蛇洞竟是个葫芦口——外宽内窄,蛇脑袋钻进去容易,胖身子可就卡得哼哼唧唧!
精彩处来了!眼见那蛇身钻进大半,只剩尺把长的尾巴尖在外头晃悠。窜天猴突然眼放精光——好个义薄云天的鼠辈!
但见它后腿猛蹬,地化作灰色闪电,照准蛇尾巴就是一口!好牙口!这一咬带着杀弟之仇,愣是把蛇鳞咬得迸溅!
大蛇吃痛,一声倒蹿出来!
可咱这耗子英雄早有准备——但见它松口扭身,尾巴一甩,钻草棵子里没影了!
那长虫气得眼冒金星,在空地上转着圈儿骂街,可哪儿还找得着仇家?
这蛇琢磨着:好鼠崽子,爷不跟你计较!
二次又要钻洞。刚把头塞进去——!灰影闪过!!尾巴又是一痛!回头抓鼠——早溜了!
第三次缩头缩脑试探——那耗子偏等在三步开外,小眼睛滴溜溜转,分明在说:你进我就咬,你追我就跑!
如此这般,蛇进鼠袭,蛇出鼠遁。您说这耗子怎生聪明?专挑那蛇身入洞七分的当口下嘴——这时候蛇头卡在洞里,转身不便,退出来更费劲!直把那长虫折腾得欲哭无泪。
草丛里的蝈蝈儿都看乐了,蹦着高儿唱:该!该!让你贪嘴吃人家兄弟!
约莫缠斗了半个时辰,那大蛇忽然浑身一抖,地把死鼠吐在地上,扭头就往洞里钻。
您道怎的?原是这长虫盘算明白了——为口吃食惹这难缠祖宗,不值当啊!
只见那窜天猴蹑手蹑脚凑到同伴尸身旁,先用鼻子轻嗅,接着浑身剧颤,哀鸣如小儿夜哭。
它用爪子轻推同伴,哭道:老弟醒醒!香油找着啦!
可那鼠尸早已冰凉......,最是催人泪下处——这义鼠突然人立而起,对着四方作揖般拜了三拜,竟使出平生力气叼起比它还重的同伴,一步一趔趄地往家挪。
夕阳把这对鼠兄弟的影子拉得老长,草尖上的露珠儿,也不知何时沾湿了眼眶。这正是:蟒口余生智勇全,衔尸悲鸣感苍天。
后人有诗赞曰:
蛇口夺尸胆气豪,迂回战术显英豪。
莫道鼠辈无义气,畜生有时胜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