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五章 春耕枪响,民心扎根

(一)

山坳里的冻土彻底化透时,李明远带着战士们把开垦出的三亩荒地分成了三十多畦。田埂用石头垒得整整齐齐,像给土地系上了白腰带。他蹲在地里,用手量着行距,指尖插进黑土,能摸到混在土里的碎弹片——这是去年战斗留下的印记,如今要和麦种一起,埋进这方土地。

“连长,这土豆种真要切成块?”小周捧着个拳头大的土豆,举着菜刀迟迟不敢下刀。他手里的菜刀是缴获的鬼子军刀改的,刀刃上还留着豁口,是上次拼刺刀时崩的。

“每块留两个芽眼,”李明远示范着切下一块,土豆肉白生生的,芽眼像颗小小的黑痣,“这样一棵能发好几棵,产量能翻番。”他这是从现代农业知识里学的,放在这年头,算得上“奇技淫巧”。

小周似懂非懂,小心翼翼地切着,生怕碰坏了芽眼。旁边的老郑蹲在地里,把切好的土豆块往草木灰里滚:“沾点灰能防烂根,俺们老家种土豆都这么干。”他手里的草木灰是特意烧的豆秸灰,比普通柴灰更肥。

战士们分成几拨,有的挖坑,有的下种,有的覆土。三排长带着两个人,用竹子做的耙子把土耙平,动作慢却稳。他们的军鞋上还沾着泥,裤脚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深浅不一的伤疤——有刺刀划的,有冻伤的,此刻都浸在春天的潮气里,却没谁喊疼。

“这地真肥,”老郑抓起一把土,黑得发亮,“去年埋的那些鬼子尸体,算是给土地上了肥。”他这话带着点狠劲,却让战士们都笑了——这是属于他们的,最朴素的复仇。

李明远没笑,他望着远处的王家村。村里的烟囱冒着烟,隐约能听见鸡鸣。自从后勤基地建好,他就让战士们轮流去村里帮老乡干活,挑水、劈柴、修补被鬼子烧过的房梁。起初老乡们还怕,后来见战士们秋毫无犯,才渐渐放下心防。

“下午让炊事班蒸两锅馒头,送些给村里的老人。”他对小周说,“再问问谁家有多余的麦种,咱用钱买,别白拿。”

小周记在本子上,笔尖在“钱买麦种”四个字上顿了顿:“连长,咱的银元不多了……”

“那就用缴获的布料换,”李明远指着仓储洞里堆着的鬼子军服,“那些粗布能做衣服,老乡们用得上。”他知道,民心比银元金贵,尤其是在这被鬼子祸害过的地方。

(二)

送馒头的队伍刚到王家村口,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破棉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战士手里的面袋,咽口水的声音都听得见。为首的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约莫七八岁,手里攥着个豁口的陶碗,碗里盛着野菜糊糊。

“婶子说,解放军的馒头能吃饱。”小姑娘仰着头,声音细弱,却带着股执拗。

英子蹲下身,从面袋里拿出个热馒头,递到她手里:“慢点吃,还有呢。”她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缝补的补丁,是用鬼子的破军装改的。

小姑娘捧着馒头,先往嘴里塞了一大口,噎得直瞪眼,又赶紧掰了一半递给身后的弟弟。弟弟更小,流着鼻涕,接过馒头就往嘴里塞,嘴角沾着的面渣像朵小胡子。

村里的老人拄着拐杖出来,看见这场景,眼圈都红了。王大爷颤巍巍地走过来,手里攥着个布包:“李连长,这是俺家最后留的两升麦种,不要钱,不要布,你们种吧,种出来能让孩子们多口吃的就行。”

布包里的麦种装在个陶罐里,罐口用红布封着,看得出是精心保管的。李明远知道,这年头的麦种比命金贵,这两升麦种,是老人的全部指望。

“大爷,这钱您一定收下。”李明远从口袋里摸出两块银元,塞进老人手里,“您要是不收,这麦种我们不能要。”他又对身后的战士说,“把那匹蓝布给大爷送家去,让英子给大爷做件新褂子。”

老人攥着银元,手都在抖:“你们……你们比亲人还亲啊……”

这时,村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村里的货郎张二,他从黑风口那边回来,脸色煞白,缰绳都抓不稳:“鬼子……鬼子来了!在黑风口设了卡子,见人就抓,说要征粮!”

刚才还热闹的村口瞬间安静下来,孩子们吓得躲到大人身后,手里的馒头都忘了啃。王大爷的脸一下子白了:“他们……他们还敢来?”

李明远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老乡们别怕,回屋躲着,这里有我们。”他对三排长使了个眼色,“通知山洞里的人,准备战斗。”

(三)

黑风口的鬼子来得比预想中快。三十多个鬼子押着辆马车,顺着山路往王家村来,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嗒嗒”声像敲在人心上。领头的是个歪戴军帽的小队长,手里挥着军刀,嘴里骂骂咧咧,车辕上还绑着个被打得头破血流的老乡——是去赶集的赵大叔。

“都给我出来!交出粮食!”鬼子小队长用军刀指着村口的老槐树,“不然这老头就吊死在这儿!”

赵大叔咳着血,却还在骂:“狗娘养的!老子就是饿死,也不给你们一粒粮!”

李明远趴在山坡的灌木丛里,看着这一幕,拳头攥得发白。他对身边的战士们做了个手势:等鬼子进村一半再动手,尽量抓活的,别伤着老乡。

战士们点点头,手里的步枪都上了膛,枪栓拉动的轻响被风吹散。小周紧紧攥着二排长的步枪,指节发白——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保护老乡”的战斗,心里又怕又激动。

鬼子慢慢往村里挪,军靴踩在村口的泥地里,陷出一个个深坑。当最后一个鬼子走进伏击圈时,李明远低喝一声:“打!”

枪声突然炸响,像平地起了惊雷。走在最前面的两个鬼子应声倒地,子弹从他们的胸口穿过去,带起的血珠溅在刚发芽的野草上。

鬼子小队长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举着军刀吼道:“有埋伏!还击!”

可已经晚了。秋收连的战士们从山坡上冲下来,像股黑风,瞬间就把鬼子冲散了。李明远一马当先,手里的步枪连续开火,每一枪都撂倒一个鬼子。他的枪法是穿越后练出来的,结合了现代射击技巧,在这山地作战里格外管用。

小周跟着冲,却被个鬼子绊倒,摔在泥地里。鬼子举着刺刀就扎过来,他情急之下,抓起身边的土豆种砸过去——土豆块砸在鬼子脸上,虽然没杀伤力,却给了他喘息的机会。他趁机滚到一边,捡起地上的步枪,扣动扳机,子弹从鬼子的肋下穿过去。

“好小子!”老郑在旁边喊了一声,手里的柴刀劈倒一个鬼子,刀上的豁口又大了些。

战斗没持续多久。三十多个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加上怕伤着被绑的赵大叔,不敢用重火力,很快就被收拾得差不多了。那个歪戴军帽的小队长想跑,被李明远一枪打中腿,摔在泥地里,嘴里还在嗷嗷叫。

赵大叔被解开时,第一句话就是:“谢谢解放军!谢谢你们!”他不顾身上的伤,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硬得像石头的玉米面饼,“快吃点,补充体力。”

李明远接过饼子,掰了一块递给小周,自己也咬了一口。饼子硌得牙生疼,却带着股让人踏实的味道。

(四)

清理战场时,老乡们都出来了。王大爷带着人,用门板抬伤员;英子和几个妇女烧了热水,给战士们擦脸;连刚才躲在大人身后的孩子们,也敢跑过来,给战士们递上自己攒的野果。

“连长,这马车里有不少粮食!”小周从鬼子的马车上跳下来,手里捧着个麻袋,“还有盐和布!”

李明远走过去一看,马车里果然堆着不少麻袋,上面印着“军用”字样——显然是鬼子从别的村子抢来的。他对王大爷说:“这些粮食,先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剩下的拉回山洞当储备。”

“这……这合适吗?”王大爷搓着手,眼里满是感激,又有些不好意思。

“有啥不合适的,”李明远拍着他的肩膀,“这些本就是老百姓的东西,现在物归原主。”他又对战士们说,“把那几个活着的鬼子绑结实了,押回山洞,让他们也尝尝种地的滋味。”

押着鬼子往山洞走时,路过那片刚种好的土豆地。李明远让战士们把鬼子推到地里:“给我好好翻土,翻得深点,秋天要是长不出土豆,有你们好受的!”

鬼子们吓得直哆嗦,不敢不听话,只能光着脚在泥地里刨。小周拿着根竹鞭,站在旁边监督,嘴里念叨着:“使劲!再使劲!这可是英子姐亲手种的土豆!”

夕阳西下时,山坳里飘起了炊烟。王家村的老乡们杀了只鸡,炖了锅鸡汤,非要请李明远和战士们去吃。鸡汤里飘着葱花,香气能飘出半里地。

“李连长,俺们商量好了,”王大爷端着碗鸡汤,眼里闪着光,“村里的壮丁都愿意跟着你们干,保卫家园!还有这山,这地,你们想种多少种多少,俺们帮着种!”

李明远喝着鸡汤,心里热乎乎的。他知道,他们种下的不只是土豆和麦种,还有民心。这些曾经被鬼子吓得胆战心惊的老乡,现在愿意站出来,和他们一起守着这片土地——这才是最坚实的根据地。

他看向窗外,那片刚种好的土豆地在暮色里泛着黑油油的光。地里的碎弹片和麦种一起,在土里悄悄孕育着希望。他想起自己穿越前看过的一句话:“战争的胜利,最终是民心的胜利。”

现在,他信了。

(五)

接下来的日子,山坳里热闹起来。王家村的老乡们带着农具,来帮着秋收连种地。男人们翻土、挑水,女人们除草、施肥,孩子们则在田埂上跑来跑去,给大人送水送干粮。

李明远教大家做了个简易的播种器——用竹筒打通,下面钻个小孔,装着麦种边走边摇,比用手撒均匀多了。老乡们啧啧称奇,说这比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好用十倍。

“等秋天收了粮食,”李明远站在田埂上,望着忙碌的人群,“咱就修个打谷场,再做个石碾子,不用再靠手搓麦粒了。”

老郑蹲在地里,手里的锄头挥得飞快:“连长,您说的那拖拉机,真能一天耕百亩地?”

“不光能耕地,还能拉货、拉人,”李明远笑着说,“等胜利了,我就给咱村弄一台,让你们尝尝不用挥锄头的滋味。”

大家都笑了,笑声在山坳里回荡,惊起了树上的麻雀。

这天傍晚,李明远坐在山洞前的石头上,看着夕阳给土地镀上金边。英子端来一碗新煮的土豆,刚从地里挖的嫩土豆,连皮煮的,面面的,带着股土腥味。

“你看,”英子指着地里,“刚种下的麦种发芽了。”

李明远望去,果然有层淡淡的绿,像给土地铺了层绿绒毯。他拿起个土豆,咬了一口,甜丝丝的。

“等麦子熟了,”他说,“咱就用新麦磨面,蒸大白馒头,让老乡们和孩子们都吃饱。”

英子点点头,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

远处的黑风口静悄悄的,鬼子没再敢来。但李明远知道,他们只是在等待机会。可他不再担心了——因为他的身后,站着越来越多的人。这些人手里的锄头,和战士们手里的枪一样,都是守护这片土地的武器。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打火机,金属外壳被体温焐得暖暖的。他想,这大概就是穿越的意义——不是来当英雄,而是来种下希望,让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重新长出庄稼,长出笑声,长出未来。

晚风拂过田埂,带来了麦种发芽的清香。李明远抬起头,看见星星已经出来了,一颗一颗,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金子。他知道,只要这土地还在,民心还在,胜利就不会太远。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斗罗2:和霍挂比金手指后成团宠穿越成姐姐,妹妹你要干嘛?问鼎记!寻找胭脂[射雕同人]妖女七零:炮灰夫妻发家忙七零之小媳妇甜甜嘴疯批跑断腿穿越异界之崛起逆世穿越之灵域传奇盛宠之嫡女医妃陆沉周若雪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好孩子小明去哪了盗墓:选对喜欢的CP嗑合成召唤摄政王的神探娇妻龙珠:我能吸收能量变强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我有一个诡王朝精灵游病娇师姐装呆套路我,人麻了!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掐指一算,你是逃犯!重生娇妻已上线崩坏:雷电芽衣之名阴郁疯批师尊,对我垂涎欲滴快穿之这段数据成精了吧我在万界都有分身是拖油瓶也是青梅竹马我打打打打打打死你个渣男换老公女尊也得嫁人斩神:穿越后的决斗之旅四合院:开局先把媳妇娶了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重生木兰辞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狐妖:剑圣一心重生1962之开局怒扇禽淮茹要命!我睡的小白脸是首富太子爷星林风途娶鬼妻行阴阳小鬼拜师璃雪快乐田园生活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味主骑砍:从破落农庄开始四合院,开局一个太初仙境手握空间,和离后开启流放高端局仙游云风录重生最强农妇修仙之混沌道果
随梦书屋搜藏榜:我的后宫奋斗记穿越改造男女的身高体重快穿之鬼差女配打工日常冷冬气候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位面收集功德高武:金手指姐姐是我的理想型无上至尊是狼不是狗给疯批霸总当替身后,我成了顶流盗墓:反派系统,开局保护伞公司下堂王妃是毒医救命!我好像被禁欲陆警官看上了重生六零,带着空间宠夫暴富被迫攻略反派剑尊后,全书he了通天神医本是人好可不可以勇敢点从龙族开启的异世界生活表白装高傲,我转身校花崩溃哭了除魔人:开局遇到大黑佛母恋综直播:女扮男装的她引爆热搜重生之后,娶了诡新娘做老婆孤女穿成小丫鬟龙族之龙骑士从聊斋开始,证就人道古史!爱的谜题:林晓萱要命!和章鱼网恋后,他疯了!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海贼王:渣女今天也在努力死遁跨越时空的花季我,诡异NPC,吓唬哥哥怎么了劫天之人天灾囤货,灵泉空间种田记[综韩]黑色阳光重生不谋爱,京圈大佬给我下跪了金玉传奇终默沦陷修罗场,大佬都想独占她守寡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五十年代卷到飞升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港综开局之我有一座万界楼林海边和陈心的爱情故事叶罗丽之命宝可梦科普与职业日常心被俘获后?我化形了!回到旧石器时代无尽轮回:从禁酒令开始月老可能忘了给我绑红线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修仙囧乐记浮生客栈:纹心宠物小精灵之重生小智素手挽天执剑者暗流扶贫路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开局不是获得而是成为数码蛋吗?沉浸式快穿商K点校花,惊悚带回家巴蜀玉脉砍柴少年仙缘录公主和亲记破天求圣我只想种田,宝可梦老往我身上贴为活命,她到寺庙引诱第一奸臣身为精灵王的我太受欢迎了!与师尊的双魂羁绊:忘忧南柯梦长青仙庭子女不孝,重生后她嫁绝育军官火影:开局获得青龙果实风华四绝:逆界斩邪定乾坤夫人和离后,四大丫鬟跪迎回归我在宝可梦世界做游戏赚旅费我家香火店通无限流世界开局休夫嫌我穷我赘新夫你哭什么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朝花瑾雪HP黑魔王与他的共犯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鸦咒天师传:靠传送阵在修仙界做倒爷困兽,生路何求壹剑无尽乾坤嫡女归来,太子称其师叔祖!离婚后,前夫每天都想跪求复合四合院1959我不是好人港综我为填海事业做贡献穿成小农女,开局差点被卖龙访天下种田驭夫暴富三不误直男他被变态疯批缠疯了重生水鬼,我从黄泉逃出来替嫁入门,冷面毒妃穿成废后?医妃她拽开了深阱:假面围城里的光婆婆逼竹马退婚,转身改嫁首辅高门小妾流放后,靠种田经商发家贫道,所求长生!我在异世界大陆以真理服人尸叔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