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晚了来找我作甚,这个时候赏月也太晚了。”
郭德成府邸后院,此时天色已黑,寻常人家早已睡下,郭岳却找了过来,郭德成不得已,只能点上烛火带着郭岳去了后院。
“我想请教三叔,如何用计。”
“用计?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要作甚?”
“防患于未然,我想搞清楚如果要算计别人,或者防止被人算计,怎么能算计成功以及发现别人的算计。”
“这东西没办法教,全靠阅历,经历的东西多了,有些事自然就明白了。”
“一点痕迹都找不到?”
“倒也不是。”郭德成提着酒壶想了想。“如果用计,那计谋就得越简单越好,除了简单外,给对方的选择越少越好。”
“越简单越好?”
郭德成的话让郭岳大为意外,他还以为计谋这东西首先第一个关键点就得隐秘,第二关键点就是复杂,复杂到让对方看不出才对。
“简单这个很好理解,事情简单,人简单,过程简单,最主要的还是留给对方的选择。”
郭德成沾了沾杯子里的酒水,在桌子上轻轻画了一笔。“就比如那金刀计。”
“金刀之计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将简单自己对方的选择空间压到了极致,慕容父子别无选择,只能按着王猛计谋走,你可明白?”
金刀计郭岳是明白的,但他也只是了解个事情的大概,只觉得厉害,但是到底厉害在哪里,以及具体的内情他却不得而知。
“请三叔赐教。”
“此计精妙之处就在于牵扯人数极少,王猛在构思计谋之时,预测此计仅仅四人就可施行,除了他和慕容父子外,假手之人只有一个被收买的亲信,此为第一妙。”
“此计妙就妙在亲信有很多选择,且经手之人只有一人,避免了人多太多存在暴露的可能性,所以一个计谋的实施,人数越少越好。”
“此计精妙之二,就是限制了慕容父子的选择。”
“对慕容令来说,朋友之间临别之际互送礼物乃非常合理的理由,甚至都不算是理由,王猛开口索要礼物,慕容垂必然会给。”
“而王猛当时身份高贵,乃文臣之首,一国丞相,慕容父子初来乍到,叛逃匆忙,家中能拿得出手且配得上王猛身份的礼品定然少之又少。”
“没有金刀还会有美玉,不是美玉就是劲弓,可以预见,能被送给王猛的礼品定然是家中极为珍贵之物。”
郭岳点了点头,大为赞同,慕容父子是叛逃的,叛逃之人怎么可能准备太多的财物,如果王猛索要礼品,确实符合礼仪,慕容家送出去的也基本上是随身携带的贵重礼品,确实精妙。
“对于慕容令来说,当他见到自己父亲的贴身金刀之时,他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要么叛逃,要么回去请罪,但若是自己父亲真的叛逃了,他回去八成会被处死,且他的下属不会让他回去送死的,剩下的只有叛逃这一条路了。”
“而慕容垂得知儿子叛逃,也只剩下叛逃这一条路了,这父子二人从头的选择几乎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因为一个简单到对手没有选择的计谋才是最厉害的谋划,你明白了吗?”
精彩!郭岳内心暗叹不已,原来只知道金刀计是什么第一阳谋,原来里头还有这么多门道,王猛设的计谋让慕容父子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叛逃。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慕容父子的任何一方,恐怕都无法解决,除非王猛在索要礼品的第一时间,慕容垂就给儿子去信,告诉慕容令金刀赠予王猛的事实。
但还是那句话,从古至今好友分别时互赠礼物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慕容垂压根就没预料到,王猛打了个信息差。
郭岳轻点桌面,他现在要做的是让朱标登基为帝,朱标登基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朱元璋自己愿意禅让,要么朱元璋暴毙。
让朱元璋暴毙肯定不可能,除非找个机会和他一换一,这么做成功率最高,但也是最不可取的方法。
让朱元璋禅让,凭自己也根本不可能,禅让要讲究三辞三让之礼,没有人能胁迫朱元璋,也没人能让大权在握的朱元璋心甘情愿的放下手中的权力,那只剩下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可是朱标真的会造朱元璋的反吗?郭岳不禁在内心自问。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朱标就不可能造朱元璋的反,但人是会变得,郭岳想到了一个主意,一个几乎十成十会成功的主意。
挑拨朱元璋和朱标的关系!说的再准确一点就是让朱标对朱元璋极为失望,且朱元璋不会对朱标失望。
这么做起来就简单多了,让朱元璋杀人就行了,只要朱元璋杀人,还是杀大量的人,其中牵扯过大朱标定然反对。
杀的越多朱元璋和朱标之间的争吵就会越激烈,尤其是当朱元璋杀人是为了掩护自己儿子的过错时。
秦王晋王的事情可以做做文章,只可惜自己一点底蕴都没有,这种事换成朝堂任何一个三品大员都能找一些人出来弹劾他们,把事情点燃,而自己却做不到。
“想什么这么入神?”
“在想秦王和晋王的事。”
“西安府的事拦不住的,早晚要上朝议,先前只不过是大行皇后丧期,现在丧期已过,这几日就要开始了。”
“我在想西安府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这么长时间丧期都过了,那去西安府的三人竟然还有两个都没回来,秦王也是隔了好久才回的应天,差点错过生母送葬,简直不可思议!
“我倒是有点消息。”
郭德成微微一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
“什么消息?哪里来的?”
“哪里来的你就别管了,总之秦王之所以回的这么晚,是因为秦王被暗杀了,人差点都没了。”
“什么!”
郭岳惊的直接都站起来了,这可是刺王杀驾的大事,他竟然什么风声都没听到,朱元璋竟然没有大发雷霆!
“我也只是听说,也不知真假,只听闻秦王中了一箭。”
“什么时候的事?”
“大行皇后山崩不久,听闻还是王府的护卫做的。”